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锐 《中学理科》2008,(9):23-25
中篇:特色专业大扫描 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新增设的1711个本科专业中,有一批特色专业尤其引人注目.它们中有今年全新亮相的专业,也有经过数年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还有一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的专业。本篇将对这些特色专业进行详细分析.考生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专业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批次分为A、B两段。A段录取结束后再进行B段录取。虽不比在辽宁招生的一本A段高校那样星光闪耀。实力出众.但一本B段高校中依旧隐藏着不少性价比很高的特色院校.它们或有着剑走偏锋的特色专业:或拥有先天的地缘优势:或在就业市场上风生水起.毕业生炙手可热……特别是这些高校格外垂青辽宁考生.每年都在辽宁...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有些专业在名称和研究领域上很相似,堪称“孪生专业”。许多考生并不能真正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而是根据名字想当然地理解,这给报考带来了不小的误导。为此,我们将最典型的相似专业列举出来,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广大考生和家长对这些相似专业有一个系统而直接的比较,真正做到明明白白填志愿。  相似文献   

4.
高考命题为了有效检测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潜能,提出了不拘泥于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据此,命题者所受束缚减少,自主发挥的空间增大,所命制的试题往往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表述脱俗,背景鲜活,设问独特,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考生中能者攻之,不能者避之或瞎碰,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考生的综合实力及数学态度与情感.这些新颖的靓题或信息迁移或贴近生活或探究应用,不一而足.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品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考结束后.考生及家长并不轻松.其中感到最为困惑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第一志愿学校及专业。填报高考志愿常被人们称为“第二次高考”。一些过来人这样说:“准备得早,策划得合理,可能相当于考生的总成绩提高几十分”:“既要分数考得高,还要志愿填得巧,填得好”。然而,每年都有一大批考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志愿填报不合理,高分低取.甚至落榜,或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与自己的意愿相差太远而抱憾终生。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笔者想就近些年来填报高考志愿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考生及家长有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招考帮你问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33-33
能为我讲解一下文理兼收的含义吗?辽宁王馨予 兰州大学招生办:文理兼收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招生的院校,无论是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都可以报考;二是指招生的某个具体专业.对文科考生或理科考生没有限制.文科考生和理科考生均可以报考该专业。因为现在高校多是多科性或综合类大学.所以文理兼收现在多指专业。  相似文献   

7.
赵虎 《中学理科》2006,(5):20-20
物理试题中提供的图像,如描述物理场景的实物图,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线等等,对解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考生在大脑中模拟出动态的物理场景,迅速弄清物理过程,根据物理量的变化,建立起物理模型,确定临界状态,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但在解题时应注意命题人故意设置的一些“图像陷阱”,考生往往由于思维定势或凭直觉经验,很容易掉进这些“图像陷阱”中.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财经学科特色院校是每年考生都十分关注的高校类型之一,除去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发展优势突出外,许多校名中冠以"财经""经贸"名称的高校也受到考生的青睐.小编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位考生,他在填报志愿前就已经在心中默默定下了要报考财经学科特色高校的目标,成绩还不错的他,在考虑将哪所财经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作为心仪目标.这时他...  相似文献   

9.
《招生考试通讯》2007,(7):48-50
核心提示 如何选好专业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又一个核心问题.每个考生和学校相处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但专业往往伴随考生一生目前。很多考生在趋利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实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且常常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近年来的就业形势表明.中文、数学等传统的基础性学科的簌业形势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趋势.尤其是重点大学的上述专业。其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培台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好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0.
专业是考生志愿最终落脚之处,倍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然而,对专业的过多要求而导致不能被录取或降低批次录取的情况频频发生,甚至有的考生因不是被自己感兴趣专业录取就放弃大学。本期,我们邀请上海三所高校招办负责人,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模式来告诉考生:进校后仍有转专业的机会,莫在志愿填报时,因只填一个专业影响自己的录取。针对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今年,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院校299门国家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新鲜出炉让我们的眼睛亮了不少,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里我们特别约请部分院校的资深老师撰写有关章,使广大考生对这些精品课程及其所属专业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4,(5):15-16
近年来,随着学科之问的交叉和融合。许多学科的发展内涵不断扩大。许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为全面反映现在学科发展的内涵,一些高校对部分招生专业进行了调整。近日,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校本专科专业名单出台。其中包括2521个本科专业和14个医学类专科专业。据悉,这些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广大考生和家长欲知详情。可关注当地的招考资讯及查阅高校的招生简章。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高校新增的两千多个专业中。有近50个是教育部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为使考生及时了解这些新专业。以便准确填报志愿。从本期开始。我刊将着重介绍一些大家可能会感到陌生的新专业。  相似文献   

13.
刘馨 《高中生》2013,(8):47-49
应届生与往届生的限制 大多数院校和专业对应届生和往届生都一视同仁,但也有少部分院校和专业只招应届生。除了考生熟悉的军校、国防生只招应届生外,一些特殊院校和专业也只招应届生.如国际关系学院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考生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周岁以下)。”报考提醒如果院校的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那么往届生就要避免报考这些院校或专业。不过,一般对应届生和往届生提出要求的院校与专业极少。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余地很大。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和考生选专业时,往往是想着将来是否好找工作。其实,先不要说我们能否预测四年后的市场人才需求,就算是到时较容易找到工作,可如果考生对所学专业一直不满意,或许将来就可能影响到考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了解考生的性格与专业适合度,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涌现了一大批灵活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的创新题型,这些试题或形式新颖.或角度别致.或贴近生活,或紧扣时事,令人耳目一新。研究这些试题,对我们备战中考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中,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类型的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这不仅是高考化学实验题考试方向的改变,也是实验试题编撰要求的重要变化,并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以往更高.考生碰到这种类型的试题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十分棘手.下面将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类型试题的解答方法探析一二,以便使考生面对此类试题时能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7.
朱福文 《高中生》2012,(8):16-17
我们不能保证2012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一定会出现本专题中的这些题目或类似的题目,但是这些题目都是高考专家和一线老师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平时的研究、教学经验预测的,比较贴近高考的实际.从往年的高考预测情况来看,考生在考前看看这些题目.对提高高考数学成绩还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本期专题能够启发考生的思维,帮助考生考得高分.  相似文献   

18.
一、考试专业详见《河北省2002年7月、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课程与时间安排表》。二、报考条件1.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举行的自学考试。2.部门委托开考的专业原则上限本系统考生报考。除“公安管理”(本、专科)专业外,其部门委托开考的专业,系统以外的考生也可到部门报考。3.7月份考试只限在籍考生报考。(注:在籍考生指已持有准考证的考生)4.报名参加本科各专业论文答辩或毕业综合考核的考生,必须是取得所报本科专业考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的考…  相似文献   

19.
多数家长和同学对高校文科专业了解比较多。因而在选择文科专业时的盲目性要少一些。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人们对一些专业知之甚少。进而常常出现报考的专业根本不适合考生的情况,导致有的考生毕业都很困难。可见,关联度对于理工科的专业选择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无论是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还是不同学校相同专业之间。因此,考生和家长都有必要对专业间的差异进行详细、全面的比较。由于考生或家长很难接触和掌握到各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对高校的了解通常局限于总体水平层面,而对具体学科专业间差异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考生在比较、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存在难度和困扰。本文拟就对建筑类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