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普通话已经普及的今天,在全球化、全国流动的时代,为什么方言电视会突然兴盛并繁荣起来?作者以理论的视角和类似民族志的方式,对云南电视台的方言新闻栏目<大口马牙>、昆明电视台的方言新闻栏目<我挨你说>和长篇方言电视剧<东寺街西寺巷>进行了观察、访谈和解析,确认了寻求市场成功的动机和夸大地域搞笑形象、偏重文化娱乐性的当前方言电视特征,以及一种混杂地域文化的出现.本文认为,发展方言地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源泉,似乎还没有进入地方传媒的议事日程,因此,有必要提升文化使命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方言成为影视对话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诸多影视名著大量运用方言复现原生态.<疯狂的石头>里郭涛的重庆话、<有话好好说>里姜文的北京话、<没事偷着乐>里冯巩的天津话、<疯狂的赛车>里黄渤的青岛话,来自四面八方的方言在大银幕上营造了听觉乐趣.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以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推出的《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类节目的兴起,象一股冲击波,震荡着全国的广播电视界,省级台、地市台相继开设了方言类节目,并迅速掀起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方言热,如今的荧屏是四川话、杭州话、山东话、广东话和湖南话竟相亮相,方言新闻、方言娱乐和方言广告节目纷纷登场,出现了广播电视的方言潮。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订阅报刊杂志的时节.我再次豪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与写作>.这是我从1986年以来,第20次自费订阅这本被业内人士喻为"正经人为的正经刊物".20年来,我能顺利走过从通讯员,到市电台记者、新闻节目责任编辑的历程,离不开她的引领:八十年代,孙世恺的<新闻写作语言技巧>、胡文龙的<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等系列专栏文章,教会我如何把握各种全裁稿件的写作;九十年代,艾丰的<新闻写作方法谈>、商恺的<乔木颐园话新闻>等栏目,告诉我如何研究新闻业务;至于当今的<名师教案>、<采编提示>等栏目,则给予我新闻前沿理论和前沿信息,使我在新闻实践中有了努力的标抽向. 了<新闻与写作>.这是我从1986年以来,第20次自费订阅这本被业内人十喻为"正经人为的正经刊物".20年来,我能顺利走过从通讯员,到市电台记者、新闻节目责任编辑的历程,离不开她的引领:八十年代,孙世恺的<新闻写作语言技巧>、胡文龙的<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等系列专栏文章,教会我如何把握各种全裁稿件的写作;九十年代,艾丰的<新闻写作方法谈>、商恺的<乔木颐园话新闻>等栏目,告诉我如何研究新闻业务;至于当今的<名师教案>、<采编提示>等栏目,则给予我新闻前沿 论和前沿信  相似文献   

5.
一、角色的突破:从主持人到出镜记者 <新闻大学>:你从主持电台的<夜色温柔>到主持电视的<新青年>和<东方时空>是一次突破,2003年从<东方时空>到<新闻调查>又是一次突破;我们关心的是,从<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到<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方言出现在近代大众媒体上,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十年(1871年8月)基督教会创办的宗教性刊物<圣书新报>,这个刊物用上海方言撰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方言杂志之一.①近几年,随着方言文化的升温,电视、电影、广播、网络上大量出现以方言为传播形式的作品.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当今中国方言影视文化现象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始,以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为标志,之后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在温州,第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温州零距离>2003年初开播,之后相继涌现<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等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视访谈节目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选题便捷等优势,自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东方直播室>至今,电视谈话节目跃然风行于电视荧屏,全国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对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进行追问的<高端访问>、<新闻会客厅>,成功者成就展示及成功因素归因的<艺术人生>、<名人面对面>、<对话>,对普通人特定经历以及情感问询的<讲述>、<超级访问>、<天下女人>,以人的经历为主线来回顾历史的<冷暖人生>等.  相似文献   

9.
徐雁是各种书话内容与体式的创新实践者,从<秋禾书话>到<苍茫书城>载录其读万卷书的成果,网络版<秋禾话书>又记录其行万里路的收获,他以多彩的书话精品、诸种新书话体式引导阅读.  相似文献   

10.
马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8-118
近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已经在荧屏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深受国内电视观众喜爱、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方言类电视节目也因此成为一些地方频道竞争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方言类电视节目形式已从方言相声、小品发展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方言是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张彦 《声屏世界》2007,(8):13-14
方言新闻是用方言来播报新闻的一种新闻播报方式。如今打开电视,在许多区域电视台的节目里能听到满耳乡音,粤语、湖南语、四川话……南腔北调各地方言纷纷登上了电视舞台,方言新闻成为新时代的受众新宠。  相似文献   

12.
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雏形,已经小有影响了.而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叫<第7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  相似文献   

13.
电视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视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的效果,也关系到电视事业的发展.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并实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和<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两个<规定>和两个<准则>的出台,使我们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更加规范,也得到了广大电视工作者的拥护,更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王春丽 《新闻爱好者》2011,(17):101-102
方言新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方言播报新闻,目前,各地方言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川话、杭州话、河南话、湖南话、闽南话……纷纷展现在荧屏中,方言新闻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方言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态,迅速在全国升温.各级电视台纷纷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打开电视机,四川话、湖北话、湖南话、陕西话、浙江话、广东话等方言节目比比皆是,收视率一路走高,各地方台甚至把方言电视节目作为提升收视率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如今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以地方方言的形式来播报新闻的现象,像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一夜之间,方言仿佛成了保证收视率的"圣言".  相似文献   

17.
<正>相似的语音,相似的语调,天津方言与蚌埠话之间到底有何渊源?2月28日至3月1日,天津市档案局、天津卫视国际频道一行十人来到蚌埠开展天津方言寻根溯源,并在蚌埠市档案局、固镇县分别召开天津方言寻根溯源调研座谈会,与该市档案工作者、专家学者一起从档案的视角探讨天津方言与蚌埠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缘起、演变及保护。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全国性媒体基本集中在五大新闻集团手中.这五大新闻集团分别为<读卖新闻>集团、<朝日新闻>集团、<每日新闻>集团、<日本经济新闻>集团以及<产经新闻>集团.日本的五大私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分别由这五大新闻集团创办或控股.在日本,除了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日本广播协会(NHK)之外,地方的电视和广播电台也基本上隶属或者与这五大传媒有着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9.
章士钊,作为一位中国新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经历了清朝、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清末的<苏报>主笔到联合创办<国民日日报>,从主持<民立报>笔政到负气别组<独立周报>再到独立创办<甲寅>月刊、周刊,章士钊,这个名字注定要被载入新闻史册.  相似文献   

20.
一、解读<新闻日日睇>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4年2月2日开播的一档新闻评论类的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它鲜明的特点吸引着广大观众.节目的特点十分鲜明,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化":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