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你怎样帮助孩子乐于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亲是有权威的。父母亲每天的行动都能使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得到发展。父母亲能用许多方法帮助孩子。这里是一些建议: 一、教你的孩子怎样做事情:把一个任务分成几个步骤:"我告诉你怎样写你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在上面画一横,然后画一竖,这就是你的名字特德的第一个字母。"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试验。·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就帮助他们:"假如你要系鞋带,我会做给你看怎样解开和打结。"  相似文献   

2.
当你孩子想象能力扩大的同时,他害怕的可能性也扩大了。现在是时候用你的想象力找出聪明的办法帮助孩子面对使他害怕的事物了。下面是一些专家提出的建议,包括孩子恐惧的因素和你该如何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相似文献   

3.
正让孩子在早期阶段就心存感恩,对他未来性格的形成与人际交往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平时生活中,你可以采取一些小策略帮助孩子了解感恩、学会感恩。了解:为何要感恩?让孩子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是帮助他学会感恩的第一步。但切忌对年幼的孩子进行简单说教。你可以尝试一些容易让孩子理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你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讨论身边的人以及他们从事的职业,讨论他们是如何让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下班回家看孩子作业没有写,还在疯玩,往往又气又恼。那么怎样才能帮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呢?以下八种方法可以帮助你。1.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问清孩子需要完成的作业。其目的是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哪里需要帮助,然后再帮助他制定一个行得通的作业完成计划。你需要了解作业的数量多少,孩子完成的质量怎样,孩子在学校近来的表现如何。及时和教师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必要。2.找一个适当的时间和孩子坐下来一起讨论作业问题,你的态度要和蔼,告诉孩子你想和他一起解决问题,你相信他能独立完成作业。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他 …  相似文献   

5.
发展健康的性态度和健康的性生活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因此,从一开始,你就应该帮助你的孩子建立好的感觉:他能从自己的身体得到快乐。性的内容远远不只是性交。它包括你和你的孩子之间所有的亲吻、抚摸、满足、依恋和爱。这些是成年人性爱的基础。新生儿也有着潜在的性感觉:小男孩可以勃起,我们有理由认为小女孩也会有对阴蒂的感觉。性反应对我们种系的生存繁衍是基础性的、必须的,因此,这些感觉和欲望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固有的。你给予你孩子的所有敏感的身体关注:抱着他,抚摸他的皮肤,给他洗澡,帮助…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知朋友难求。作为幼儿教师,你拥有许多的朋友——小朋友。我们把这些可爱的孩子称作小朋友,就应该把自己作为他们的大朋友。孩子来找你解决一个用大人的眼光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问题,你就应该很乐意地帮助他,因为孩子信任你,把你当作了朋友。  相似文献   

7.
正帮助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还不如帮助你的孩子培养更专注于他喜欢的事情的能力,而不是遇到一点点可能就随时会说"我不干了。"前一分钟,你的孩子还拿着画笔在专注地画一只猫,后一分钟,他就把笔扔到了地板上,一边哭一边说:"我画不出小猫的爪子。"显然,放弃而不是更努力地尝试,对于孩子,甚至成年人  相似文献   

8.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9.
《父母必读》2014,(9):114-115
孩子在与同伴玩的过程中,总免不了发生冲突。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冲突,让孩子与同伴的每次冲突都变成他的一次成长蜕变? 在同伴冲突中,孩子如果能够学会控制情绪和尽力克制自己,就能抑制冲动鲁莽的行为,更主动地与小伙伴好好相处。 下面为父母提供一些帮助孩子学习化解冲突的重要步骤,其中包括缓解情绪、抓住问题、想出不同化解冲突的办法。当然,孩子学习这些技能时,需要大人的帮助和练习。  相似文献   

10.
每个孩子犹如一部著作,随着生命的成长在渐渐地增加内容,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是细心地研读这部著作,读懂孩子的“爱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真实的内心需要和个性特点,从而在生活中打开沟通的渠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然,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没有明显倾向,你可以使用五种“爱语”向他表达你的爱心和关怀,当他慢慢长大时,你可以通过观察他的外在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来初步判断他的特点。怎样读懂孩子的“爱语”?———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特征描述,判断你的孩子是属于哪种“爱语”的持有者。“肯定言词”的孩子1.他喜欢你…  相似文献   

11.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2,(27):9
@王人平: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家长,该在数学方面帮助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有个学龄前的孩子,你就念书给他听吧。你除每天给他讲故事、读报纸等而外,还可念一些含有数目字的东西给他听,这样你的孩子就可早早懂得数目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和他玩数字游戏,提问题,如:托德比埃伦个子高吗?你宁愿要两个镍币还是两个一角银币?那橙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大吗?这两块积木中哪一块更长、更重或更厚?这是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走进房间,发现地毯上有许多新的脚印,是你熟悉的一双小脚踩出来的,而你的孩子就站在旁边,他的鞋子上还有泥巴。虽然已经知道是孩子干的,但你还是非常生气地问他:“是你把这些泥巴带到房间里来的吗?”你的孩子会怎样说呢?他多半会说谎,否认这事与他有关。我们对学前年龄的孩子说谎话或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事进行分析,就可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得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家长,该在数学方面帮助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有个学龄前的孩子,你就念书给他听吧。你除每天给他讲故事、读报纸等而外,还可念一些含有数目字的东西给他听,这样你的孩子就可早早懂得数目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和他玩数字游戏,提问题,如:托德比埃伦个子高吗?你宁愿要两个镍币还是两个一角银币?那橙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大吗?这两块积木中哪一块更长、更重或更厚?这是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  相似文献   

15.
有很多时候,并非孩子说谎,而是成年人与孩子的思维不相同。比如:你走进房间,发现地毯上有许多新的脚印,是你熟悉的一双小脚踩出来的,而你的孩子就站在旁边,他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专家迪斯在他的人生记录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你是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那么,就从一只橘子开始,当你给孩子橘子时,记住,千万不要剥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迪斯原本是一家中学的教师,离开学校后开始致力于家庭教育,并帮助儿子普林教育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爸爸妈妈,快看!”你的孩子尖叫着,他要向你展示他刚掌握的每一项新本领———单足跳、翻筋斗、吹口哨等。刚开始时,你可能觉得他很可爱,但如果他无休止地向身边每一个人,展示他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本领———或者老爱向他的伙伴们炫耀他有世界上最大的芭比娃娃和玩具火车,你可能就会担心他会惹人厌烦。自我炫耀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米勒博士说:“它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对自己力量的认识正在增强,它就是孩子在宣称———‘看我的!’这是他们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你的孩子希望你能分享他的激情和欢乐。毕竟,你们会为他在…  相似文献   

18.
流年 《母婴世界》2008,(7):16-19
身为母亲,你一定为地震中坚强的孩子们深深感动。感动之余,是否把目光转到了自家宝贝的身上?备受呵护的孩子,一旦遇到意外、挫折或是灾难时.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坚强的意志是人类生存和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坚强?坚强不是想学就学得会的,而是在经历种种困难、危险、挫折、失败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父母早在婴幼儿阶段,就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和磨练,使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养成坚强的品质。坚强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简单地说,坚强教育就是:当孩子摔跤了,不要急于扶起他,当他自己设法站起来时,你再给予鼓励:当孩子受了委屈哭起来,不要急于去哄他,等他不哭了,你再去询问并帮助他;当孩子不会穿衣、心情烦躁时,不要急于帮助他,让他几经努力穿好后,再夸奖他……单纯的说教并不能使孩子变得坚强,父母若能调整心态,硬起心肠,在类似的细节教育和行为游戏上做足功课,就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9.
作为父母,你可能知道应该与孩 子谈谈关于钱的问题,但你可能并不很清楚应该如何教孩子理财和花钱,而这恰恰是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最大的事情之一。这里有10个关于正确认识和使用金钱的问题,值得你和你的孩子认真地去探讨。 一、做预算。帮助你的孩子建立简单预算方案,记载收入和支出,这样他就能够知道钱的去处和节余,并从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二、设立储蓄目标。与你的孩子讨论短期和长期的储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让他知道是为了什么节省——买衣服?买电脑?还是交学费?如果孩子很难存下钱,不妨和他一起看看“预算”,看看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与家教》2005,(2):4-9
你是不是忙着工作,一天难得和孩子说上两句话?你是不是忙于挣钱,认为只要挣足够的钱,让孩子衣食无忧就行了?你是不是觉得孩子懂什么,和他(她)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完全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