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报纸,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同仁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在本期“姑苏晚报杯”征文里刊登的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扬州晚报》、《宜春晚报》和《莆田晚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未来十年,新型报种将陆续出现,有影响的全国性日报也可能横空出世。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日报,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什么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对此,必须作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唐山晚报1994年创刊以来,从最初的4版到现在的28版,从最初的4万份,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万份,可以说是个极大的飞跃.然而,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受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唐山晚报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其他省市报刊的后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具体而言,《银川晚报》为兼顾机关报和晚报特性作了哪些尝试?石晓奕:《银川晚报》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晚报晚出。作为当时宁夏报业市场上唯一的晚报,读者的期待很高。我们在形式上和报道手法上不断创新,试图与《宁夏日报》有所区  相似文献   

5.
刘建平 《新闻窗》2010,(1):32-34
作为一张全彩色的报纸,《贵阳晚报》从1999年算起,在贵州报业市场上走过整整10年。如果从1980年5月26日创刊计时,到2010年,《贵阳晚报》将迎来30岁生日。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7.
晚报创新:上海经验与市场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阳 《传媒》2006,(5):29-30
传统晚报如何创新,是近年中国报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上海晚报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以近年上海《新民晚报》与《新闻晚报》的连续改版为例,分析晚报如何在早报市场扩张压力下积极应对,并对这一市场的未来创新方向作一预测.  相似文献   

8.
晚报占有中国报业半壁江山,其发展变化攸关中国报业市场的繁荣与稳定,更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在2013年传统媒体被多方"唱空"的背景下,中国晚报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本刊就此采访了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下称晚协,编者注)秘书长梁秀伟,并请他介绍了晚协这一中国新闻界活跃社会团体当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解放50年来,在人民共和国的新闻发展史上,晚报作为报业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近10年来其变化之大、发展之快、影响之深,为其他品种所罕见。就其数量而言,已从解放初的仅存一家发展到今天的146家,增长了146倍,被人们称之为“晚报热”;就其发行量而言,已从解放初的上万份跃升到今天的2000余万份,被有识之士认为是值得研究的“晚报现象;就其创利而言,在全国公开发行的1997种报纸中,在前5名创利大户中晚报占了3家,被誉称为“风景这边独好”……人们不禁要问:在旧社会并不起眼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媒介的不断增加和现代科技飞速的发展,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在报道中出新?如何发挥晚报优势?是全国晚报同仁关注的事。 晚报,作为报业中快速崛起的大家族和后起之秀,目前普遍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晚报与日报相比,尽管出版时间十分紧张,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仅有5个小时时间,而日报却可以从容地有20来个小时准备稿件。但是晚报又有一个天然优势,凡是当天上午发生的新闻,读者基本上下午就可以在晚  相似文献   

11.
王凌 《新闻采编》2004,(3):41-42
进入2003年,山西省的报业市场和全国的报业发展形势一样似乎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代。《太原晚报》作为省城的主流报纸,如何应对?这关系到《太原晚报》的公众影响,社会效应和发展大局。《太原晚报》别无选择,只有横下一条心,运筹帷幄,急流勇进。改版——推出老牌晚报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晚报进入市场的几点思考朱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报业出现了竞相发展的蓬勃生机。报纸作为精神产品,虽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要进入市场,面临着读者的选择,其中,尤以晚报显得突出。因为从目前情...  相似文献   

13.
顾龙 《新闻记者》2004,(10):5-8
中国晚报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中,是发展还是衰亡? 这个话题是从"晚报是早出还是晚出"引起的。因为全国目前有147家晚报,改为出早报的已有100多家。从"晚报晚出"的比例来看,中国晚报似乎在走下坡路。 但是,真理只有一个:晚报就是傍晚出版发行的报纸。请注意一个事实:在中国十来个主要的大都市里,晚报至今仍是下午发行,而且都是所在城市发行量名列首  相似文献   

14.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大连晚报》零售市场又焕发出勃勃生机,2003年3月15日,随着晚报首创的“刮刮卡”促销活动的再次成功启动,《大连晚报》日零售发行量稳定突破15万份,最高达到16.4万份,并创造了两个大连报业史上的奇迹:创晚报零售发行最新纪录,创大连报业零售市场最新纪录。《大连晚报》的零售工作在自办发行之前,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先后由大连日报社、邮局和个体零售批发商进行代理  相似文献   

15.
霍春光 《新闻记者》2003,(10):23-23
改革开放以来,晚报事业的发展走在了各类报刊的最前沿。到2002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的晚报已有139家。老晚报的复刊与新晚报的创刊,给报业市场带来了新的繁荣,给广大读者送去了精美的精神食粮。这本是可喜的,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晚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弱化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趋向,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一、“取长补短”与“取短补长” 报业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无非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样,我国的报业市场也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喜人局面。晚报,作为改革开放时代诞生和快速发展的一种报纸,也呈现出强劲的持续的发展势头。纵观全面晚报,地市级晚报的数量,已占全国晚报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思考和探讨地市级晚报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文欢 《新闻窗》2006,(5):73-74
《兰州晚报》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西部省城兰州市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民中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但目前该报在西北地区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也暴露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以《兰州晚报》为例,对其现状及问题做一分析,以探讨西部省会城市晚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9.
扬子晚报创刊6年,走了六大步,发行量年年上一个台阶,目前已达50多万份。扬子晚报事业发展的成功秘诀在哪里呢?我们以为,最值得记取的有一条:那就是办报人心中要永远装着读者群众。只有植根于群众之中,才能枝繁叶茂。因此,6年中,我们进行晚报的新闻改革,始终着力探究一个问题:如何在新时期使晚报让千百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宣告停刊,到老牌晚报《羊城晚报》被《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远远抛在脑后,如火如荼的内地晚报业似乎被敲响了衰弱的警钟,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更令地市晚报的生存空间受到越来越重的挤压。地市晚报真的陷入四面楚歌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