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电容的决定因素 例1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00年全国) 分析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凡一‘_,.、一一·一一C=了书行可知,(A)错,(B)正确.一4欣d‘~,、沼蕊,‘,、~,一。. 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陶瓷板,即放人一电介质,所以电容C增大,(C)正确. 在下板的内…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课本下册四十九面练习六题2要求对图1—36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定性解释。图1—36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在静电计上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示电容器二极板电势差增大。其解释如下:极板距离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电容量减小,因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故两极板电势差增大。对这一解释有学生提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不可能不变,当极板距离  相似文献   

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什么决定?人教版新教材这样说明:理论分析表明,当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是真空时,电容C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距离d的关系为C=S/4πkd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相似文献   

4.
怎样理解电量几乎不变而电压变大──一道高考选择题解答释疑广东湛江一中申探禄1996年高考物理试卷第6题: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  相似文献   

5.
1.U不变。Q变例1如图1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U,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两极板水平放置并且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  相似文献   

6.
关于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计算的讨论已历时多年,解决的方法很多.文献[1]~[5]对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求解虽各有特点,但都涉及高等数学知识,本文从平行板电容器入手,利用补偿法给出求解非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的一种简单方法. 问题.设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的极板AD、BC,长和宽分别为L和l,AD、BC两板的夹角为θ(θ很小,以致于sinθ≈θ,cosθ≈1)[3],且极板的长和宽均远大于两极板间的距离.求该非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卷Ⅰ,物理压轴题25题如下:有一个演示实验,在上下两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铝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图1如图1所示,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ε、内  相似文献   

8.
如图(1)所示有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 d,极板面积为S,A 极板带电量为 QA,B 极板带电量为 Q_B。求两极板间的电位差。对此题一般有两种解法其一:先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及电荷守恒定律,求出两极板上电荷的分布;后根据电荷分布求场  相似文献   

9.
原题 某些非电磁量的测量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应的装置转化为电磁量来测量的。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台上,极板的面积为S,极板问的距离为d。极板1固定不动,与周围绝缘;极板2接地,且可在水平平台上滑动并始终与极板1保持平行。极板2的两个侧边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两个完全相同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图1是这一装置的俯视图。先将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后即与电源断开,再在极板2的右侧的整个表面上施以均匀的向左的待测压强P,使两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微小的变化,如图2所示。测得此时电容器的电压改变量为△U。设作用在电容器极板2上的静电作用力不致引起弹簧的可测量到的形变,试求待测压强P。  相似文献   

10.
一、原题呈现22.(16分)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α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负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e,  相似文献   

11.
物理科     
6.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传统薄膜厚度测量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实验中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具有较高厚度测量灵敏度的6电极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将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利用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软件Matlab,讨论传统平行板电容传感器与6电极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电场,给出2种传感器的电容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比较2种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结合软件Matlab数值模拟结果,得出6电极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远高于传统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结论,并指出提升6电极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厚度测量灵敏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用实验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比较难做的演示实验,该实验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正对面积S、极板间的距离d,与介质常数ε有关;正对面积S越大,电容C越大;极板间的距离d越大,电容C越小。但实际演示中,金属板带电后,往往存在漏电,指针很难保持稳定。究其原因大家会很习惯的将它归咎于空气潮湿,于是也就有了太阳底下做此实验的经历(并且效果还不是很好),或者用红外线灯泡照射来做。其实,空气潮湿是漏电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通过多次实验的研究发现,导致该实…  相似文献   

14.
电容器虽不属教学的重点,但近年高考中平行板电容器的命题频率较高,在含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路中,改变电容器两板间距离d、正对面积s、两板间的电介质都会改变电容,从而引起极板带电量Q、板间场强E、两板电势差U、板间某点电  相似文献   

15.
1.弄清楚两个相关的概念。 1.1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在LC振荡回路中,电容器不断的充放电,回路中通过的是交变电流。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极板间的正对面积S、板间距离d以及是否插入电介质,即C=εS/4πkd。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四川省理科综合第24题)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40cm。电源电动势E=24V,内电  相似文献   

17.
正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是高中物理的难点,高考中常会考查到,学生处理起来会很混乱,但如果掌握了各物理量之间的决定关系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平行板器电容的定义式是U QC,决定式kd sCp e4,其中ε是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两平行金属极板的的正对面积,k为静电力常量,d为两平行金属极板间的距离。当这些量发生变化时,两极板的带电量Q、板间电压U、板间电场强度E均有可能发生变化。到底谁变谁不变呢?  相似文献   

18.
[例1]如图1面积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竖直放置,极板间距离为d,接直流电压为U,正极板接地,极板中央放一半径为R(2R相似文献   

19.
1电容法测物体厚度 电容法主要用来测量一些具有一定介电常数的板形、条形的物体厚度。见图1,两块电容板构成一个电容,电容的值为C=ε·S/4kπd,式中ε为空气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d略大于最大测量范围即可,d越大精度越小。将被测物体放人二极板中间,  相似文献   

20.
数字万用表是传统机械指针式万用表的更新换代产品,具有更多的测量功能,例如最常见的DT890就有电容档,能直接测量电容器的电容,这样可以把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实验做得更好。 验证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极板间的距离d,正对面积S,介电常数ε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有关电容器的重要实验,传统的做法是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跟静电计相连,另一个极板接地,同时静电计的外壳也要接地。然后,用起电机使电容器带电,静电计的指针就会偏转一个角度,指示出电势差U的高低,根据公式C=Q/U,从U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推知电容C的变化情况。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一是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