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妈妈”     
上午开展角色游戏时,我忽然发现在做《娃娃家》游戏的唐佳妍正在打“娃娃”的屁股。我忙走过去,问:“你怎么打‘娃娃’呀?”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的‘娃娃’不听话呀。”我一听就乐了,自己还是个调皮鬼,也知道打不听话的“娃娃”呢。我又一  相似文献   

2.
场景一 :班上有五个“娃娃家” ,两个分别在活动室拐角的城堡里 ,另三个在阳台上 ,五个“娃娃家”的玩具、材料都一样 ,但教师发现孩子每次最先选择的总是城堡中的“娃娃家” ,然后才去选择阳台上的。场景二 :活动室里有三个“娃娃家”。第一家放了一张床及一排封闭的柜子 ;第二家有独立的、仿真的粉红色娃娃家灶台 ,可以同时供两个孩子游戏 ;第三家设在一座塑料仿真小屋里 ,里面有灶台和灶具 ,窗外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第一、二家几乎无人问津 ,而第三家则热闹非凡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告诉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升入大班后,中小班以“娃娃家”为代表的社会交往区大多会以超市、医院或是餐厅等其它形式和内容来代替。那么,孩子们到了大班对“娃娃家”还感兴趣吗?这样的游戏对于大班孩子的挑战性和发展性又会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在教室的一角投放了一些锅碗瓢盆、炉灶等材料,同时还投放了各色橡皮泥以及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想看看孩子们能否发现这些材料,能否自发游戏起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有关散居儿童的教养问题,我们招收了一批孩子随班活动。“娃娃家”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在两个“娃娃家”里,孩子们互不认识,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交往。由于操便相应减少了。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一些问题:孩子们为了一只碗、一把勺子而争抢,他们互不相让,都想喂娃娃吃饭,可又都不愿意跑到另一个“娃娃家”去玩,“娃娃家”里因而常常传出哭闹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及时作了调整,把两个“娃娃家”合并成一个大“娃娃家”。这下,“家”变宽敞了,操作材料丰富了,孩子们在这个新的“娃娃家”里玩得更尽兴了,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游戏情节…  相似文献   

5.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 ,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 ,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第一天 ,齐齐哭着对我说 :“他们不让我玩 ,我好好地对他们说 ,他们还是不让我玩。”齐齐无奈 ,只好选择别的游戏。第二天 ,齐齐玩到了“娃娃家”游戏 ,他对我说 :“真好玩 ,明天我还要玩。”第三天 ,齐齐不肯出去玩。他说 :“他们不让我到‘娃娃家’。”我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呢 ?”过了一会儿 ,我看见齐齐高兴地在“娃娃家”玩着 ,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说 :“我送了他们家一个水池 (用纸盒…  相似文献   

6.
小班的孩子们刚刚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家”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全部内容。爸爸、妈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幸福;爸爸和妈妈的相亲相爱,让他们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爸爸、妈妈与邻居及亲朋好友的交往,让他们领悟到人们需要交往与合作。孩子们天性好模仿,我们每每开展角色游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到“娃娃家”里来做“爸爸”或“妈妈”,而且做起来既投入又逼真,煞是风趣。瞧:我们的小“爸爸”小“妈妈”们── 李仪琳最喜欢唱着摇篮曲哄着床上的小宝宝睡觉,当孩子醒来时,赶忙给孩子穿衣、洗脸、梳头,忙…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8.
刘剑莺 《山东教育》2012,(12):33-34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孩子们在"娃娃家"的环境、情境中通过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使用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互动,展开一系列的游戏情节,角色、材料、动作和情境是"娃娃家"游戏的基本要素。"娃娃家"游戏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如做饭、吃饭、照顾小宝宝、整理房间、洗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刚开始不久,我就发现“娃娃家”的孩子一趟趟往楼道里跑,而且每次都是拿着东西去,空着手回来。我好奇地来到楼道,只见平时闲放在此的一辆木制“火车头”里坐满了孩子,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正在把“娃娃家”的“食物”放在车头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如果单从游戏规则来讲,这种在楼道里乱跑,并把“娃娃家”中的东西随意搬出来的行为似乎是违反规则的,但我想,孩子们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于是,我走过去问坐在“驾驶室”看书的明明:“你们‘娃娃家’的人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很快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开心心地玩起来。今天欢欢、文文等四个小朋友成为了一家人,他们在娃娃家扮演起各自的角色来。这几个孩子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他们一进入娃娃家便开始讨论起角色分工来: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打扫卫生,有人负责照顾娃娃,可谓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心想:他们玩得真不错,一会儿我要请他们来介绍介绍,让其他小朋友也学一学。  相似文献   

11.
刘莹 《山东教育》2003,(27):40-40
教育笔记以前,总以为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老师最好参与进去,这样便于指导,可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使我改变了这种看法。一天下午活动时,我让幼儿自由游戏,然后就走来走去指导。张月瑶、吕安蓉、周和斌三个小朋友在玩“娃娃家”的游戏,只见吕安蓉对张月瑶说:“孩子,妈妈今天给你做蛋糕吃,你高兴不高兴?现在先让爸爸送你上幼儿园。”“妈妈,再见。”周和斌带着张月瑶走了。吕安蓉开始忙起来,她一边用插塑插“蛋糕”,一边自言自语:“这个大蛋糕真好,孩子一定喜欢。”忽然,她发现我在看她,便不好意思地笑了,随之手中的“活儿”也停了下来。我…  相似文献   

12.
成成和强强是两个聪明、活泼的小男孩,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游戏。可今天在玩“娃娃家”时,两人吵翻了。原来,在玩“娃娃家”时,强强做爸爸,成成做妈妈。他们一起先带娃娃玩了儿童乐园,又带娃娃去菜场买了菜。回来后,为了谁做饭的问题,争吵起来。“我是爸爸,你是妈妈,你去做饭。”“爸爸就不做饭吗?我爸爸在家就经常做饭!”“哼,做妈妈的就该做饭”“那你干什么呢”“我嘛,看  相似文献   

13.
娃娃家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每天很多幼儿出入其间,异常热闹。这时,我在思考:怎样利用游戏情境,让孩子主动积累初步的文明礼仪和社会生活常识呢?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中,我拿出一份“请柬”故意为难地说:“今天有一件事情我没有做好。这是一张马戏团的入场券,马戏团邀请娃娃家的小朋友去看演出,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请柬交到娃娃家……”“像邮递员叔叔一样送到家里去。”“你在门口喊一声,他们就能听见!”“你推开门进去就行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贡献着智慧。“行,下次邮递员可以自己打开娃娃家的门进去……”听到我的“肯定”,有的孩子急…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体检工作又要开始了。为了消除孩子们对体检的恐惧心理,我决定从“小医院”入手,进行教育。小“医院”是我班幼儿喜欢的游戏区,“医生”,更是一份抢手的职业。这不,早早地就有两位“医生”上班了。看着他们穿戴整齐后,我便与他们交谈了起来:“雪雪医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检查身体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好啊,我们去给他们检查一下。”雪雪高兴地答应着。“你们要给他们做哪些检查呢?”听了我的问题,雪雪愣了一下,忙与凯凯商量起来,很快便决定为小朋友听心脏,看牙齿,抽血。于是通知娃娃家,准备用具,“体…  相似文献   

15.
区域活动时,我看见一溯一个人站在“娃娃家”旁沉默不语。一溯有点内向,他是不是因为不敢与小朋友交往而游离集体呢?于是,我走过去,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一溯,你快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吧。”说着便想把他往“娃娃家”拉。可是,他不理会我,仍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娃娃家”里的孩子们做游戏。这是怎么回事呢?顺着他的目光,只见那些孩子有的去买菜,有的在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游戏所吸引。我再回头看,一溯正在“咯咯”地笑呢!过了一会儿,他便愉快地参与了他们的游戏。小班孩子缺乏游戏经…  相似文献   

16.
巧化争执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执和矛盾,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协商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较差。虽然老师多次教育引导幼儿:不能争抢玩具,要和小朋友商量着玩。孩子们往往前面明白道理后面就发生冲突,搞得同伴关系较为紧张。一天,佳佳和文文在“娃娃家”里玩,游戏前协商好由文文当娃娃的妈妈。不一会儿,佳佳跑过来,一把抢过文文手里的娃娃,“我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娃娃的姐姐吧!”“不行!我还没当完娃娃的妈妈呢!”“我就要当娃娃的妈妈,你去当姐姐!”两个孩子互不想让,“娃娃家”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是任由他们这样争吵…  相似文献   

17.
一次晨间分区活动中,我发觉一向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路捷小朋友,手里抱着娃娃,低着头,两眼噙着泪花,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我见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我正要问她时,她突然开口了:“老师,我不玩‘娃娃家’游戏了。‘娃娃家’的‘娃娃’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着竞大声地哭起来,哭得  相似文献   

18.
星星是一个很调皮的男孩,由于经常欺负同伴,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一次玩角色游戏时,星星一个人在教室里东游西荡,不用说,又是没找到朋友。王老师看见了,忙迎上去问:“星星,今天玩什么?”星星摇摇头说:“娃娃家的人不要我,其他地方已经有人玩了。”看看一脸无奈的星星,王老师问道:“你知道娃娃家的人为什么不欢迎你去玩吗?”星星低下头说:“我会欺负别人。”王老师  相似文献   

19.
徐兰 《早期教育》2006,(7):20-20
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我们特地制作了“洗衣机”“饮水机”“微波炉”等。但在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对“洗衣机”“饮水机”比较感兴趣,而那台“微波炉”却连着两天无人问津。今天我就以“客人”的身分参与到了娃娃家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20.
下午第二节课是活动课,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孩子们纷纷玩起了游戏,丢手帕、打沙包、贴烧饼……场上顿时热闹起来。这时,有几个男孩子跳起了“山羊”,见状,我忙来到他们旁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并顺便保护他们。有老师看,他们都比较兴奋,“山羊”一点点变高,难度也不断地加大。一会儿,只剩下几个胆大的孩子在不断地冲击新的高度。终于,做“山羊”的同学换成了班上个子最高的男生,可他们还是觉得不过瘾,纷纷嚷着要是再高一些就好了。我沉吟了一下,走到场地中间,笑吟吟地对他们说:“我来做你们的‘山羊’,欢迎吗?”孩子们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