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硫有多种价态,常见的有-2、0、 4、 6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怎么变化?一般有如下规律:1邻位转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一价态的硫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先直接升高或降低到相邻的价态,即按如下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2.
所谓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低价"的歧化反应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属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除了氟元素以外,卤素中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熟悉常见氧化剂和某些变价元素的常见价态,通过实例分析变价元素在歧化反应、归中反应中产物判断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多种变价元素化合价变化时,则遵循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和"上下楼梯考虑法",以横坐标表示物质类别,纵坐标表示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分析几个典型代表物间的转化,阐述产物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氯、硫、氮三种元素为代表的非金属元素相关知识,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关氯、硫、氮元素的知识内容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都存在一条共同的主线,那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抓住了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建立各物质之间广泛存在的彼此联系,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就能抓住有关问题的要害,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G^φ-N对不同元素各氧化态个体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趋势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把握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7.
概述氧化还原反应的三种认知表征形式,讨论用元素化合价升降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用性。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表征形式,并将其用作解答依据,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试题。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它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教学作如下探索。一、介绍基本概念按教材顺序介绍各个概念,接着以如下图示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三、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2.非金属元素的氧化能力,其阴离子还原能力的判断。3.同一元素在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能力。一般规律:同一元素价态越高,氧化能力越强;价态越低,还原能力越强,如氧化能力时“>时“;还原能…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特别是“氧族元素”、“卤素”、“氮族元素”及“几种重要的金属”几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地位显得更为突出.同时,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又是每年高考几乎必考的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氧族典型的元素是硫,硫元素有多种化合物,并且硫元素的化合价又多变,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认识和分析不同价态硫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学好这一知识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案情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即通过复习初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例,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些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指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再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继而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讲解  相似文献   

12.
刘颖 《理科爱好者》2004,(22):54-54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中学化学的重要反应类型,是高一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一类氧化还原反直——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相似文献   

13.
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由低到高依次是-2、0、 4、 6,这些价态以及价态之间的变化,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规律. 一、化合价与性质的对应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元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元素电势图推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并根据推断产物书写相应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对拓宽氧化还原理论在无机元素化学中的应用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发生了还原反应,本身被还原或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书写硫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往往对硫的化合价如何变,反应物如何确定,把握不住。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实例(见附表),总结了一个书写法则,介绍如下,就教于同行。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硫元素的价态。硫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存在-2、0、+4、+6四种价态。可用一个“化合价阶梯”表示之(如右图)。然后分析下列两组反应,研究在有硫元素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反应产物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在分散系判断中的应用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表达。如图1所示:二、在溶液酸碱性及pH判断中的应用在25℃的水溶液中,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强酸与强碱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稀释强酸pH增大,稀释强碱pH减小,但最大的限度是接近于7。这些知识用数轴可准确、清晰、直观地描述出来,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掌握。如图2所示: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若能发生氧化还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无机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在不同介质中、不同氧化态时表现出较大差异,其变化规律不易把握.可应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自由焓-氧化态图对其相对稳定性、歧化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趋向性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大小等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王家圣 《新高考》2006,(12):28-32
高考在氮族元素设置考点较多,其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喷泉实验、硝酸及某些硝酸盐的制备)、推断题和计算题。试题常涉及环境污染、不同价态氮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硝酸的浓度变化和氧化还原的问题)、NO_x及HNO_3的性质、气体制备(NH_3、NO、NO_2)、溶液稀释(氨水、硝酸等)。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将氮族元素有关知识作为考查理论应用和计算题的载体,在新情景中考查对这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理论依据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其微观化学本质都是通过电化学池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独立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令氧化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发生.对于原电池来说: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对于电解池来说: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就是要写出这两个半反应式,而电极反应式同样要遵循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因此只要能在给定的新情境下判断出电极参与氧化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价态变化判断并写出得失电子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