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论"以人为本"的情报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春虎 《情报杂志》2004,23(3):84-85
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观点对情报工作与实践、情报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结合情报学的现状,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并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情报观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情报学的研究重心不应由竞争情报向知识管理转移,提出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是互补融合的关系,知识管理理念提升了竞争情报的境界,指出情报学需要加强基本理论研究。以竞争情报作为核心实践领域,实现情报学“突危”。  相似文献   

3.
情报学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植惠 《情报科学》2006,24(6):801-805
本文提出了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即:建立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能转换与统一理论;研制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大集成系统;开发信息、知识、情报的测度方法,同时指出了实现情报学三大发展目标的方略。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管理及其与情报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庆芝 《情报科学》2002,20(7):673-676
论证了知识管理的产生,发展,核心及意义,并通过信息,情报和知识之间的关系,阐述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关系,说明情报学研究重心从竞争情报向知识管理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朱苏 《情报杂志》2002,21(11):51-52
从图书情报学关于知识、情报和信息的定义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西方图书情报学界的一些新观念,探讨了知识、知识管理的定义及理论,提出了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管理系统,而个性化是知识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认知观给情报科学带来的新思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认知观点给情报科学带来的新思维:认为哲学不仅能被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也可以用来分析情报科学中实际的理论;情报学认知观将用户视为产生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因此,在情报检索中需要具有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的观点;情报学与认知科学具有强烈相关性,认为分类法不是无确定性质的理论发现.而是一种为某一活动而提供支持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关于情报学研究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甄桂英 《情报杂志》2001,20(5):23-24
针对情报学理论研究中情报、情报学的概念、大情报、小情报、一般情报观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强调情报学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图书情报学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苏明 《情报杂志》2002,21(8):28-29
由于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图书情报学需要反思与批判,科学技术哲学是有力的批判工具。本文具体反思的问题为:图书情报学研究者不能正确地认识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图书情报学单向度发展;许多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图书情报事业是伟大的,但从事图书情报事业的工作却是平凡的”;图书情报学忽视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74,自引:6,他引:74  
情报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学科 ,国内外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它的定义和内涵有各种表述。综合其共同点 ,情报学是研究有效地运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情报学发源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 ,已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1 信息与情报1 1 “信息链”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知识 ?什么是情报 ?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 ,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信息”和“情报” ,英语都是“Information”。英语的Infor 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 ,“信息链”由…  相似文献   

10.
秦荣环  傅翠晓 《现代情报》2005,25(12):10-11
动态分析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情报学篇的统计方法,并对四版中出现的情报学核心期刊作了统计。通过分析得出: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分布与地区知识密集度有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引领全国情报界;情报学核心期刊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同时具有更新性,《现代情报》进入情报学核心期刊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论文的特点,从信息质量理论中提炼出有助于提高编辑初审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Strong D M等人提出的信息质量定义,演绎推理论文信息质量的定义;根据信息质量的PSP/IQ模型,结合论文的特点和初审实践,从中归纳概括论文信息质量的维度,从而形成编辑初审的"论文信息质量5维法"。[结果]提出了学术期刊论文信息质量的概念,并探究了它的5个维度,形成了相应的论文信息质量5维法作为编辑初审的一种新方法。[结论]论文信息质量5维法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为编辑初审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耀林  吴化 《现代情报》2019,39(8):10-19
[目的/意义]通过探索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的发展特征,为加深理解大数据时代人、社会与信息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为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拓宽视野。[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国内信息文化研究主要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和文化环境两方面回顾了信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从信息、技术和人的角度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的发展特征。[结果/结论]信息文化在大数据时代具有新的特点。从信息的角度看,大数据对信息文化产生影响;从技术的角度看,大数据处理运用赋予信息文化新内涵;从人的角度看,大数据时代信息文化中人的认知态度、心理倾向、行为习惯和制度取向呈现新特点。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深入发展,它对信息文化的影响将是持续、渐进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Web2.0所具有的信息资源本质属性,本文提出Web2.0信息资源和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界定Web2.0信息资源的内涵和类型,分析Web2.0信息资源的特性,并阐述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要素。在此基础上,以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结构论为主线,从技术、经济和人文三个维度阐述Web2.0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及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宁熙 《现代情报》2015,35(6):38-42
大数据既是新技术也是方法论,大数据侧重于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将大数据应用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是新形势新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新需求。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当前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和特性及其主要技术的研究,结合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探讨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中,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供技术解决参考和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浙江省区域产业集群中企业信息需求的变化及特征,探讨了当前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借鉴新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区域产业集群的科技信息服务实践,探求科技信息服务新策略,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目标宏伟、意义重大,信息服务对新农村建设有巨大促进作用。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的主要历程及信息服务内容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为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莹 《情报科学》2000,18(4):319-321
网络提供的全新的信息资源环境,既给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冲击,也给信息资源管理注入了许多新的概念与方式。文章在分析网络信息资源诸多新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董岳珂 《现代情报》2016,36(1):131-134
依据当前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定位,即数字素养、媒体素养和视觉素养的引入,结合MOOC课程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阐释了MOOC课程学习对信息素养教育新定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另外MOOC关联学习、交互学习、知识建构的课程性质开拓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视角,为信息素养的个性化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国内兄弟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最后针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给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文献信息的传播与编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the new demand for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in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expounded. By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i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rinted journals, secondary documents and academic journals (CD),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arge-scale integration and secondary edition of documentary information in journals for enhanc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vailability ratio of academic jour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