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学者对科学理论中的新领域——全息学说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研究,我国学者也参与了作为一种新宇宙观的全息论的构建。全息论的基本假设是:在空间的任何一点,都有来自宇宙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和发自于各不同时间、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全息包是体现全息普遍性的功能单位。全息包虽然不能脱离开物质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质是一个信息包。部分是整体的全息包;现实是历史的全息包;个体是类的全息包。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的全息包,是这个原始的全息包分裂、演化的结果。全息论是一种新的宇宙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包括全息认识方法和控制方法,在认识和实践中都有应用。目前全息论的哲学成分还比较浓,全息论哲学也为某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路线。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本教育思想,数学教学要引领儿童超越异化学习,建立全息学习范式。全息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聚焦全人视野,运用全面方式,凸显"全人发展",教师要注意捕捉"全息元",探寻信息存在;运用关系思维,推动"全息互动";聚焦"全息体",形成枢纽结构。  相似文献   

3.
汉字全息律是根据宇宙全息统一论而发展出的一种汉字学理论,旨在对汉字的全息状况加以描写。按照汉字全息律理论,汉字的发明创造是对人与自然内在节奏与信息的全方位体认,是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能起到调节均衡宇宙的具体范围的作用,即汉字的发明是精神对物质的全息重演;在汉字的字义体系中,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而部分与部分之间包含着相同的信息,从而构成了汉字字义的全息递归结构,汉字意象的内在信息,能引起人的思维深层次的全息共振,激发人的知觉、想象、领悟的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4.
为更为全面地掌握关于光全息的当前研究现状及新问题,通过回顾全息光学的发展史,对近十年来光全息的应用研究状况进行归纳综述,结合光全息的特点,预测其潜在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叙述了光全息术的原理及其发展过程。同时就其在生产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全息干涉计量,全息存贮,显示全息和模压全息等产业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作了较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全息原理是基于全息现象抽象提炼的基本原理.全息现象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体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体系统全部信息的现象.全息理论在社会学和教育学中也得到经验性的迁移和应用.核心素养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全息认识论来看,核心素养就是人的全面素养的基本全息单元,这也意味着这种素养的全息单元可以结构性复制到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或结构中.课堂教学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最后环节,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全息认识论特点,构建全息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全息课堂依据结构、发展、重演三大原理和思维为本、知识为体、迁移为法、实践为基、素养为核、智慧为重、整体建构、全息发展八大策略构建.依据全息课堂原理和策略构建全息课堂评价方案,以评价全息课堂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息论是一种新的宇宙论,从全息论的视度来看人的认识问题,可以得出许多新的结论.认识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全息重演的演化过程.其理论的基点或理论预设是认识主、客体的同源、同构性,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认识的主客体具有相同的信息源且二者全息统一,故而彼此可以实现认识.认识的过程即是信息的双向交流或全息共振.认识的最终实现是通过全息重演进化来完成的.认知思维结构与社会思维方式的形成,既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是认识得以实现的基础,而认知思维结构与社会思维方式的最终确立,正是自然界长期重演进化的结果.认识的重演发生也就是认识论意义上认识本体向认识主客体的分化过程,是认识本体全部信息的有序化展开.  相似文献   

8.
《语言全息论》是钱冠连教授运用演绎法做的较新的研究成果,而Lakoff&Johnson近来所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越来越为国内外广大学者所接受,王寅根据其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用语言的内外两种全息状态来解释语言的体验性。通过讨论现实、认知、语言的关系,论述了语言内全息状态和语言的体验性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外全息状态的角度出发,通过讨论语言的各种性质,重点是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论述了语言的体验性与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数学全息方法及其在数学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宇宙全息律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规律,被反映到数学这种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上,形成数学科学的一种普遍规律,即数学全息律.以数学全息元为起点,利用数学全息律进行数学科研与教学的方法就是数学全息方法.利用周期研究时间函数和利用“生成元”研究数学结构等均是应用数学全息方法的生动事例;同时,数学全息方法还是促进数学创造的有力工具.数学全息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理市市售纸制用品中荧光增白剂污染的状况,为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纸质用品监督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荧光增白剂进行测定,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品质的卷筒纸荧光增白剂的含量不同,各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纸饭盒经浸泡处理后荧光增白剂的溶出率为82.38%。结论:大理市售的生活纸制用品均检出荧光增白剂,为减少荧光增白剂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加强对生活纸质用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福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为福建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原料。自唐代始,福建开始造纸。宋元时期,福建造纸业进入发展时期,为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明清两代,福建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优质的纸张行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13.
元代是绘画风格大变的年代,同时也是纸本绘画兴盛的年代,这种风尚一直影响到明清乃至现在。时代特征、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艺术本体是导致元代纸本绘画兴盛的主要原因。了解纸本这种特殊的材质绘画大兴的原因,有利于我们今天艺术文化的承传。  相似文献   

14.
对矿物纤维用于文化用纸进行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8%的矿物复合纤维后,纸张的灰分平均比原纸提高4%(900℃),其纸张的表面强度、平滑度均有所增加,而裂断强度、耐折度稍微有所下降,但仍然在质量控制指标之内,可以有效降低纸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In 1943 Kosambi published a paper titled ‘Statistics in function space’ in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This paper was the first to propose the techniqu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ten called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toda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s of that paper and Kosambi’s approach to the subject. It was only in 1967 that it began to be appreciated that the method that had gained wide currency in several fields under different names was first set out in Kosambi’s 1943 paper.  相似文献   

16.
吴三桂尸体是否为清朝政府所获,300年来多有疑惑。2010年7月,在考察贵州岑巩县之水尾镇马家寨时,听到吴氏秘传人谈过诸多有关陈圆圆梦幻中吴三桂的影子,令人生疑。不久,传出发现一座怪异墓碑。同年10月,再次考察马家寨,对于这座墓碑进行研究的结果证实,这是吴三桂的墓。为此,本文对陈圆圆梦幻中有关吴三桂尸体的行踪和吴三桂墓碑等相关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考证,结论是:墓碑是吴三桂的。本文将对这个墓碑进行考察的情况,加以如实报告。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初始脉冲下系统动力学延迟环节的响应表达式,纠正了文[1,2]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考虑了一类二维平面上的间断动力系统的周期性。由于迭代函数的不连续性,这给我们考虑其动力学性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幸的是我们采用符号动力系统的相关理论,能简化我们的运算与讨论,得到的主要结果是该系统的周期点个数的表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一元线性回归系数的相关性,导出一元线性回归系数比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指出了某些文献中有关回归系数比值不确定度评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晖 《池州师专学报》2011,(5):74-79,104
澄心堂纸,是南唐时“百金不售一枚”的特制纸。经北宋时仿制,历近千年复兴,终于走进国际市场。究竟是谁第一次将澄心堂纸仿制,至今还是一个谜。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众诗中寻觅,钩沉出:此事始终由梅尧臣策划并提供样纸,由歙州刺史潘夙组织纸匠队伍,艰辛制作而成。此文不仅提示出澄心堂纸的再生奥秘,还为当今“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的创建者们提供了蕴意深邃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