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世大典》是元代编纂而成的一部政书,由于原书早已散佚,学界对该书史料来源与史学价值的分析探讨鲜有涉及。就现存佚文分析,该书史料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中央政府部门档案公文、元人著作与大臣献书、口头文献、前朝文献四类;其在研究元代典章制度、探讨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校勘元代史籍、分析元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家图书馆藏有明代天启刻本《天津卫屯垦条款》残卷,对研究当时天津官方的屯垦活动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其作者并不明确,本文在此对作者进行考证,认为作者是当时任天津屯田经历的赵鉴,并简单阐述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征记》是较早的地理文学著作,留存了很多文史价值较大的资料.但由于年代久远,此书早已亡佚,其内容只散见于类书、杂史、前人注释等文献著作中.对于该书的作者,学界还存有一些疑惑.通过对《北征记》的佚文进行搜罗比照,判明其作者为刘宋时代的伍缉之,又对伍缉之的生平情况以及《北征记》的亡佚时代进行探考,并论析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日藏汉籍《军林兵人宝鉴》近来经由李子雄、王茂华整理标点,公布于国内,但其对此书性质、作者与价值的判断,其实仍有可商榷之处。《军林兵人宝鉴》在性质上并非典型的军事理论著作,而是一部军事日用类书。此书成书年代虽与《施氏七书讲义》非常接近,且借用《施氏七书讲义》之序,但通过对两书版本源流的考辨和文本比对分析,可以判定该书作者并非施子美,而是由南宋至元代时期书坊商贾所编撰。该书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为学界提供了宋元军事日用类书的珍贵范例,为研究宋元兵学思想对民间层面的影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日兵学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徐学谟的《世庙识余录》依据作者的亲见亲闻对明嘉靖朝诸多史事进行了点评或驳正,虽囿于作者所处时代和学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摘引史料不规范、著录好奇诡怪之事等弊病,但该书作为晚明考据之风兴起之后一部较早的史料笔记类著作,对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前的<周礼>学研究在文字解诂、音义注疏、文献辨伪、有关名物制度的考证及对前人学术成果的总结、整理与评判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诸多微观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由于理论视野狭窄,研究方法缺乏创新,该阶段的<周礼>学研究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关于<周礼>一书的真伪、作者和著作时代等基本问题长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到相关问题的可信度,同时也使得该书的史料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同时,由于缺乏对该书主体思想等一系列问题作宏观的理论分析,制约着<周礼>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古巴比伦时期不动产经济活动研究》是国内亚述学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作者在释读原始楔形契约的基础上,对古巴比伦时期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买卖、租赁和继承等各种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该著作考察了古巴比伦时期1 200多个契约,对其中200多个契约进行了全文翻译,该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该著作采用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众多的创新观点,该著作对国内亚述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衡眉教授所著《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一书已于1992年6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约23万字,共收入了作者十多年来有关古代婚姻史方面的主要论文25篇。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既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不受传统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束缚,他充分利用各种新的研究手段和相关资料,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做了大量的史料考订工作,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作者评介陶敏先生新近出版的《全唐诗人名考证》一书,认为该书广泛占有史料,穷究史源,缜密细致地考证出《全唐诗》中大量未知人名,并纠正了书中许多人名、官名、地名等错误,以及前人和今人对《全唐诗》中人名的许多误考,是研究《全唐诗》成就最突出、学术价值最高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0.
朝鲜文人赵彻永所撰写的《续明史》一书,反映了朝鲜人的尊周思明思想、和小中华意识,该书以传抄中国的南明史料而成,其内容多有同中国史书的重复之处,故其史料价值并不算高。但它却反映了朝鲜人的尊明反清思想和小中华意识,因此该书在很多方面同中国的史学思想有所不同,体现了朝鲜民族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五夫虽为闽北边陲山区小镇,却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现存古门楼历史悠久,形制多样,装饰手法各有千秋,是古镇先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交融结晶。通过对五夫镇古门楼特征详细描述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属性。也折射出古镇先民的意识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古镇的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相较于《国史大纲》而言,钱穆所作《秦汉史》受到的关注要小得多,甚至钱穆本人对其亦一度未曾多加留意:一来此书未能终编,书中对东汉内容并无关涉,只能称为"半部"《秦汉史》;二来此书本不为读者而作,实为课堂讲义性质,故而不以史实叙述见长,而以思想文化为主脉贯通始末,对读者进行提纲挈领式的指引,其中诸多创见颇具启示性。  相似文献   

13.
《南通方言疏证》为孙锦标著述四种之一,计四卷五十类,大致以“人事”、“自然”、“生物”为序;释义主要针对《光绪通州志·方言》辨正、溯源、订补;注音包括直音、读若、反切三类;引证广泛,例证丰富;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史料价值,在南通方言史研究方面有语料价值,在语词归类、本字考订、音理分析方面有一定的瑕疵。  相似文献   

14.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是一部大型古籍目录,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对于研究清代学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著录失当之处,如作者姓名错讹、版本信息错误、同一部书重复著录等。本文对这些讹谬之处作了相应订正。  相似文献   

15.
唐初著名史家李百药奉诏修撰的《北齐书》,记载了东魏、北齐两朝44年的兴亡史。该书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观、皇朝德运观、历史盛衰观,分别体现了作者关于历史起源、历史过程、历史动力问题的认识,这既是对唐以前纪传体史书编纂传统的继承,又反映出唐初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诉求。总结李百药历史观的内涵及形成脉络,对于深化李百药史学思想研究,了解唐初政治与史学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阎伟 《培训与研究》2008,25(1):16-20
在萨特的戏剧《苍蝇》里,有大量关于"太阳"的描写。本文对"太阳"这一审美幻象的意蕴进行了历史性描叙,并试图发现《苍蝇》中的"太阳"的政治含义。结合《苍蝇》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萨特思想发展的状况,参照"太阳"幻象出现的上下文关系,本文认为,"太阳"这一隐喻,实际上象征了当时纳粹的强权统治及其统治方式——意识形态暴力。  相似文献   

17.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在著作中提出关于徐干文中盈满“齐气”。后来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觉得“齐气”为徐干的气性和文风,这又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史先河。作为史传文学,其文学性—尤其在解放后,一直为司马迁《史记》的盛名所掩盖,而对其中女性形象描写文学价值的专门研究几为空白。《汉书》是以帝室为中心撰写的,后妃作为皇室不可缺少的部分,既和许多事件相连,又有女性的特质,内容丰富。作者在选材时,紧紧围绕她们的性格、命运,通过繁简得当、在人物完整的命运轨迹中突出重点的安排,塑造了鲜明的后妃形象,体现了作者出色的材料驾驭能力,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汉书》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从越文化背景下的鲁迅成长切入,探寻鲁迅的文化之根、精神渊源及其文学创作的越文化底蕴.论著将有关“原鲁迅”的思考,从日本留学前期推前到鲁迅青少年的绍兴生活,并凸显了越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现代性价值.论著体系架构清晰,视野宏阔开放;研究注重学理,新见并呈;且展示出颇为自觉的创新意识,可贵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堪称越文化视野中对鲁迅的全面纵深透视之作.  相似文献   

20.
《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作者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南地区摇钱树资料搜集和钻研的厚积薄发之作。该书注重资料性和科学性,图文并茂,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考古篇”、“文化篇”、“宗教篇”三方面,对摇钱树的文化内涵作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