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在电视节目制作手段采用非线性编辑方式取代传统的模拟编辑方式已大势所趋,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数字视频网络技术更是大家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数字视频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视音频数据的共享,使网络上的各个编辑站点都可以实时浏览集中存放在磁盘阵列中的视音频素材,并进行节目编辑、审看、串编等工作。双网结构的  相似文献   

2.
新余电视台为了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要求,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的信号质量及电视发射台播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工程的规范管理.实施了单纤双向视音频及数据传输系统暨发射机远程监测监控项目。  相似文献   

3.
江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面数字移动电视系统自办两套电视节目,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制作、播出,通过无线方式发射传输,支持固定和移动接收。该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系统、节目播出系统、编码复用系统、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固定/移动接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4.
李杰 《中国传媒科技》2010,(11):78-79,81
非线性音频编辑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行业视音频节目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广播电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音频编辑方式——数字非线性音频编辑。以非线性编辑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不仅仅是编辑方式的改变,从深层次上看则是音频节目制作领域观念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心播出网络概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电视台新电视中心的建设也进入倒计时读秒阶段。我能有机会参与这样大规模的全数字化电视台的建设,是难得的机遇与挑战。新中心技术系统分为视音频系统和制播网络两大部分。其中视音频系统主要负责节目生产工艺流程中系统间的视音频信号的处理与交换;制播网络部分主要负责节目生产工艺流程中系统间的视音频文件的处理与交换,同时在两者之间建立必要的连接,以实现无磁带化的节目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电视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业务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即将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报道服务,新余电视台决定构建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与现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联网,实现制播一体网。以便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编辑硬盘播出系统及音频工作站是把模拟系统中输入、输出复合视音频信号变换成视音频数字进行存储与传输,用数字信号在非线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结构(以太网)进行连接。遗憾的是,大多数县市级台单纯地把音频工作站仅用于电台,忽略了音频工作站在电视台的使用,若电视台、电台并网,将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化制作播出系统,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制作播出。  相似文献   

8.
<正> 音频技术的数字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注定是广播电台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录制和播出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同时,音频节目的共享、在线调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播出系统,可以使广播电台的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非线性编辑系统启始于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并且随着数字存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许多中小电台公司纷纷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提高其节目制作效率。本论文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分析,并结合电台实际工作需要研究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台节目制作的实际价值。非线性编辑改变了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优势的整合,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有效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多样。从具备单一节目编辑功能,到具备宇幕功能,再到具备强大的合成功能,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也慢慢摆脱了传统编辑系统对制作人员想象力的束缚,为节目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大方正自1997年开始研究开发非线性编辑系统,1999年推出第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2000、2001年推出第二、三代非线性编辑系统。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革新。作为高度集成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利用素材数据库随机检索记录,集视音频信号采集压缩。特技制作,制幕叠加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编辑制作方便,效率高,信号损失小等特点。而播出系统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向深层发展,电子采集、后期编辑、节目播出设备将以网络方式互联,实行节目数据的交互式作业方式。作为体现新技术特征的基于硬盘的播出系统,由于它良好的非线性编辑性能、多通道的编解码器、长时间的节目存储量、周详的安全考虑和灵活的网络功能,在电视播出领域的应用已成为电视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可以肯定预测基于硬盘的播出方式会逐步替代传统的磁带播出概念,成为电视节目播出的最佳方式。实现电视节目的自动播出,是电视台数字化改造最必须、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泰州台 E-net 制作播出网是全国首家整合了 E- net 制作、播出以及成熟的大型网络应用技术,是较为先进的非编技术。下面向大家作具体的介绍。一、基于软件编解码方式非编网络设计思路目前在国内使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电视台中,其非线性编辑网络结构都是基于“视音频压缩/解压缩板卡 PC 平台”的方式构架。这种构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以来,沿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新华社大力进行音像技术建设,完成了视音频编辑系统、便携视频采集系统、音频采编系统的系统建设,实现了新华社视音频系统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数字化视音频采集传输,使得记者在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把图像传回总社,音像记者对于突发事件、重大的报道也可以像文字、图片记者一样在第一时间把素材传回总社,“新华社多媒体记者”从概念变成现实。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音像新闻编辑系统,实现了收录、上载、编辑、配音、上传等新闻制作流程的数字化和音像节目/素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全…  相似文献   

15.
吴智勇 《声屏世界》2003,(11):62-63
概述电视台的数字化就是将数字、网络技术渗透到电视节目采、编、播工作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带来了节目制作质量提高、节目播出效果更好、节目保存成本更低、资料检索速度更快、设备维护费用更少、节目交流十分方便等一系列好处。电视台的数字化一般分几步走:第一步是节目制作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大多数电视台已经采用了非编系统);第二步是节目播出采用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第三步是节目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四步是摄像素材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管理。第五步是采访摄像采用硬盘数字摄像机。我台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现已完成数字硬盘…  相似文献   

16.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电视技术数字化及计算机技术在存储容量、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速度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与传统的编辑制作系统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素材编辑、特技制作、制作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信息处理容量、传送方式、节目和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还不够完美。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基于网络技术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网络已经大量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  相似文献   

17.
浅谈硬盘播出系统实际应用中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视节目的制作正从线性编辑到非线性编辑变化,而播出设备也由磁带记录方式变化为数字化硬盘记录方式。在播控系统中,传统播出系统已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电视的建设在各级电视台已经启动。就制播而言,表现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硬盘播出网络的广泛应用。因此,非编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方式成为各台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目前,非编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传输方式:1、数据传送,即将非编网的节目重新编码,通过网络传送到播出网的视频服务器;2、视音频信号传送,即将非编网与播出网通过视音频电缆相连进行传输。本台非编网采用的是大洋公司的X-edit系统,播出网采用的是格非公司的硬盘播出系统,主体均采用以太网技术搭建。两种方式究竟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电视节目的播出以及编制制作过程中,采用时间码,也就是TC码和CTL码,是作为当前进行时间技术编码的运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在播出控制和节目编辑中进行出点和入点的切入,是确定节目长短的重要依据,也是对节目长度进行统计的工具,进行素材磁带的管理和节目的编排,要利用这两种编码方式进行。本文根据时间码的特性,对电视节目编排中采用的系统介绍,进行使用,以及如何进行维护,加以分析。TC码被简称为时码,也就是时间码。它的英文缩写是他们扣的。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人来说,使用TC码是较为常见的。  相似文献   

20.
陈勇 《河北广播》2005,(6):80-83
一、引言 音频技术的数字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注定是广播电台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录制和播出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同时,音频节目的共享、在线调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播出系统,可以使广播电台的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