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温志学 《知识窗》2009,(9X):43-43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学习,关键是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师紧紧抓住这个相等关系来教学,引导学生写出分析式,并根据分析式上下对齐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还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来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非常重视符号感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符号化思想。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呢?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中理解符号;2、创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符号;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主建构符号化思想。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农村孩子憨厚、淳朴,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为了克服初一新生对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1、接地系统的分类: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按照IEC60364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对地的关系。T-直接接地;I-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相连。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的关系,T-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教学内容中都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解决的问题。分析此类问题"难"的原因,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动脑筋创设有助学生理解、加快知识掌握,简化数量关系的情境,让难点化解,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就是数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来加深对"数"的理解,用"形"来表示"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可以通过"数"来加深对"形"的了解,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在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数学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因而,培养小学生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崭新的任务。其有效策略有:通过观察建立数感;通过体验使小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表示生活中的数,形成数感;通过操作强化数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小学生能够把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并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深化数感。  相似文献   

8.
数字的用处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学生的考号、学号、身份证号等,都是由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得来的,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字,不仅能对数学产生兴趣,自觉认识数字,还能将数学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数在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数学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因而,培养小学生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崭新的任务.其有效策略有:通过观察建立数感;通过体验使小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表示生活中的数,形成数感;通过操作强化数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小学生能够把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并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深化数感.  相似文献   

10.
孙壮 《科学中国人》2014,(3S):216-217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货币银行学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针对该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郑华 《科教文汇》2011,(5):101-102
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在实施中应以创设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手段,凸现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微生物学课程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及网络教学模式特点,阐述了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思,分析了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该模式能有效实现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等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加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漠,课堂气氛总是难以活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把数学故事或数学人物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来源文化背景,从而改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数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范敏 《科教文汇》2014,(29):69-70
“优生学”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包括的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传统“优生学”的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完善“优生学”的教学,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如何在传统教学中融入有效教学。笔者从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开展充分的教学准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现充满热情的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崔艳 《科教文汇》2014,(28):42-44
由于高等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加之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淡漠,课堂气氛总是难以活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把数学故事或数学人物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来源文化背景,从而改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数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探究结合并授的方式设计"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教学,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两个生物学概念的教学融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明晰并巩固以上两个概念,以期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刘海舟  钟慧 《科教文汇》2012,(25):124-125
本文以具体的课文为例,探索将包天仁教授所创立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4P模式),分为准备、呈现、操练和产出四个阶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病案教学法"是法医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进而提高法医病理学教学质量。我们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采用了"病案教学法",提出"病案教学法"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及意义,以利于法医病理学教师对"病案教学"法开展深入的研究,为培养高素质的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石油学院地球物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地球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着教材与石油行业联系不紧密、学生数理基础不牢、教学实例过于老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地球物理学基础》课程建设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教学中实施,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