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传统类展品中怎样利用实寄封传统集邮类展品中选用实寄封要重视下面两点,即封上所贴邮票的珍罕性和邮票在信封上使用的难得性。邮票的珍罕性不仅指正票,还要考虑组外品和变体票(包括趣味品),因为一些难得的组外品和变体票  相似文献   

2.
订购家具,收货时看到油漆有色差,肯定要求厂商返工或更换;购买服饰用品,发现面料存在瑕疵,必定另选完好无损的。惟有集邮爱好者,见到邮票图案设计错误、票图倒印、漏色移位、漏打齿孔、刷色变异者,都会视作珍品收藏。为了增加邮集的珍罕性,有的集邮者还特意参加拍卖会,选拍适合组集展示的错票。  相似文献   

3.
在我所收集的生肖邮票中,有几套是带过桥票的。可别小看了这些只有图案、没有面值的图片,仔细欣赏一番以后,也许会使你爱不释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国应该是世界上最早在生肖邮票上出现过桥票的国家(假如还有比这更早的,请知情者提供线索)。1981年,我国在发行辛酉鸡年生肖邮票的同时,发行了世界第一本生肖邮票小本票(图1)。在这本小本票里,含有十枚生肖鸡邮票,过桥票把它们分成了两边,左边的4枚,右边6枚。过桥票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组成。最中心的圆里是一只公鸡的  相似文献   

4.
票中票,又称"邮票上的邮票",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或宣传,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印制在新发行的邮票中,其中被复制的邮票称为原票。票中票是世界上20个最受欢迎的集邮专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邮票设计错误,早即有之。有的还因此成为世界级珍贵邮票,令人向往不已。而一些票中票的主图,也会发生错误,本来是想将本国的首枚邮票或早期邮票、别国的"世界珍邮"再次展示在票中票里,可有时恰恰相反,票中票的主图不仅成不了票中珍邮,反而因缺乏邮票基本知识或一时疏忽而成为了笑柄。我们知道,1840年印制黑便士邮票整版枚数是240枚,横12枚,竖20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票中票邮迷,以在本专题邮苑中寻寻觅觅为乐。偶见加拿大2000年首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图样(编者注:请注意邮票上“镜  相似文献   

7.
黄山 《上海集邮》2005,(10):37-38,42
本专栏前几期连载了《世界各国的第一种邮票》,介绍最早发行邮票的47个国家的第一种邮票。这些邮票从发行到现在已都过去150多年,其中很多虽然印刷简陋,其貌不扬,但价格之昂,令人乍舌。痴迷的集邮者固然为之倾心,但也不会倾其家产而换之。不过,“拥有”之法还是有的,邮票发行150周年之际,大多数国家都精心设计、印制了票中票,  相似文献   

8.
裴雨 《集邮博览》2010,(11):62-63
近年来在全张票的边纸上通常印刷有该套邮票的名称,由于大多数全张票每版只有一组票名,收集难度已经超过厂铭票。这些票名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以下六种:该套邮票的名称如2009-29票名为"马连良舞台艺  相似文献   

9.
谭世光 《收藏》2009,(11):131-131
在数以千计的《掷铁饼者》邮票中,其样票和错体票发现较少,故很难收集。笔者有幸集得几枚,现介绍如下。 《掷铁饼者》邮票样票种类较多,有“票样”(即样票specimen,是新邮票分发给有关部门备案、备查验或供宣传部门用的样品),有“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还有“母样”(雕刻版邮票原版第一次打印出的邮票图样)等。  相似文献   

10.
真假样票     
几年前,北京的一位集邮者通过国外的网站买了一批"样票",由于心存疑虑,特让笔者鉴定。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实出过一些"样票",如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将邮票设计图稿制版、打印成黑色或彩色印样(图1)。另外,在选定以"龙"作为邮票图案时,也印过黑色或彩色样票,面值分别是1分银、3分银、5分银。其中有试模样票、试版样票、试色样票。这些样票有的打了齿孔,有的则无齿孔。但这些样票与这位集邮者购买的"样票"完全不同。后者提供的"样票"虽然也有1分银、3分银、5分银,形似  相似文献   

11.
近代邮票的图案丰富多采,几乎无所不包。有趣的是,某些早期邮票成了近期邮票的图案,构成所谓的“票中票”;有些实寄封也作为邮票图案,构成“票中封”。 有些国家在宣传和推行邮政编码、纪念万国邮联成立或纪念国际书信周时,发行了以信封为主图的邮票(图1、2,见封三)。但是其中的信封有时只是示意的轮廓,或者封上的邮票只是示意的色块,或者没有确切的收信人名址。这些不能算是正宗的“票中封”。正宗的“票中封”,应该是历史上确有其封。 英国泽西岛1974年为纪念万  相似文献   

12.
附票琐谈     
“附票”与“副票”在我国集邮辞书中,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 在刘广实、邵林主编的《集邮词典》里,无“副票”词目,而撰有“附票”词目,对“附票”解释为“与邮票联印,形似邮票的纸片,  相似文献   

13.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整理"红军邮"邮票时,发现有2枚直双连"红军邮"新票与其它票不同,即该票图案印刷向左移位,右面露白较宽。我把一枚"红军邮"正常票与该双连中的一枚票重合放置后,发现双连上的邮票票幅比正常票票幅宽出1mm,而且邮票左边首个上下齿异常大,也宽出1mm。正常"红军邮"票幅为26×31mm,而这两枚直双连变异票票幅则为27×31mm。除去左边大齿外,变异票和正常票的齿孔度数均为12.5度。我把自己所藏的所有"红军邮"拿出来检查后,未再发现上述变异票。  相似文献   

15.
首届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结果已揭晓。在我为《上海集邮》写的《外票"选美"好!》(本刊2002年第12期16页)中,有我的"投票"目标,与揭晓结果对照,只有2套票、张相符,命中率66%,根据活动只有中选3项邮票和3项小型张者,才能获得实寄评选纪念明信片的规则,我显然与其无缘,也不妨,  相似文献   

16.
问:最近集到原澳门邮电司的“关门票”——“澳门回顾”邮票,我注意到邮票的葡文铭记是“MACAU”、而葡文票名中的“澳门”却写作“MACAV”,“U”变成“V”不知是否属于错票。  相似文献   

17.
其实,我谈的是邮票名称,即一套邮票的名字,可以简称票题。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10,(5):47-47
本刊讯今年是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诞生170周年,为此,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于2010年4月28日举办"票中票"专题邮票展览。展览分《票中票馆藏集萃》和《黑便士与罗  相似文献   

19.
说起编年票,大多数集藏者和邮商都会无奈摇头叹息,尤其是失望的表情常常溢于言表,毕竟编年票实在太不争气,自1992年亮相之后,其总体表现就非常的糟糕,至今己发行的编年邮票中,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品种在市场上低于面值交易,而且2006年刚刚发行的编年邮票,仍然有过半数陷于打折窘状。  相似文献   

20.
样票,顾名思义便是做为样子的票品,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税票,纸币等也有样票,或称为“样张”。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7月下旬。在此以前为其印制的样票都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