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苹 《现代语文》2007,(7):17-18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及表现 (一)"音节语素化"的提出 "音节语素化"也有学者称为"语素化音节",关于它的定义,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教材上.教材第三章(P151)指出: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这种提法从总体上指出了音节语素化的实质,即音节升格为语素.但善于再思索的人可能会发生这样的疑问:音节是怎么变成语素的?"不表义的音节"具体又指哪些音节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能从此定义中得到解答,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不完备的.笔者在这里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一种语言现象.这里指明了音节语素化的动因,音节的所属范围,音节化为语素后的作用,从而给人的一种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语素化是指由只表音的音节演变为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的过程。音节固定为语素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素义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变化。本文首先明确了语素化概念及其判定标准,然后基于词义变化理论,分析了单音节、多音节以及字母语素化后语素义变化的类型,探讨了词汇语素义及语法语素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界定了"语素化"这一概念并认为并非所有外来词音节都可以语素化,只有外来词音译的部分才有可能出现语素化的现象。同时对音节语素的生成机制、完成语素化的标志以及成为语素后的语义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汉书·西域传》地名具有特殊研究价值,对这些地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音译地名何以双音节为主"、"语法结构何以双语素合成居多"的思考,而后用排列组合中的有序配置方法对汉语有效音节和语素两两组合的能产性进行了数学评估,最后得出汉代汉语复音化趋势十分明显并以双音节为主、复音化主要始于地名的命名,汉语语法组合以双语素合成为主,这种发展变化与汉语本身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无义音节语素化的形成及特点作者:孙继善原载:《语文学刊》1995年第5期主要内容:无义音节是多音节语素中的一个音节,只有读音没有意义,如“巧克力”中的“巧、克、力”就是.一般情况下,无义音节是不能构成复合词的.然而,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时却可以构成复合词.如把“美利坚”这个多音节语素中的“美”拈取下来,代表整个语素的意义,于是变为有意义的音节,并能构成“美元、美钞、美式、美籍”等合成词,有时也能单独成词,如“邓小平同志应邀访美”.这种现象就是本文所说的“无义音节语素化.”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一直是词汇系统中的活跃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系统的逐渐完善,无意义音节语素化的现象俨然已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外来词无意义音节语素化构成新词,不仅折射社会发展程度和语言发展状态,还成为促进汉语词汇不断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从音节个数的角度对外来语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单音语素这一类外来语素进行成因分析,试重新分析外来语素单音化的依据和途径,说明汉语外来语素单音化的过程;及对单音语素的记录方式做整合探讨,探究外来单音语素有哪些记录形式、字母词可否进行语素分析、字母可否记录单音语素,实现对单音化语素进行更为细致科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目前.音节语素化"现象已受到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来源于联绵词和外来词中.本文采用"无义汉字语素化"这一术语,分析了"无义汉字语素化"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音节语素化是音译外来词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的演变过程,也是汉语词汇系统内部语素生成的过程。语素化动态地再现了汉语的构词过程。汉字机制与音译词中汉字"以形表音"的运作方式之间的冲突是音译词语素化的内在动因和主要依据。语素化的实质是音译词中的汉字由"以形表音"的方式向"以形表义"的方式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连绵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拆解性,但近年来我们却发现有许多连绵词却发生了"音节语素化"的现象——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现象。而发生音节语素化的这些连绵词大多是表示动物的连绵词。  相似文献   

11.
佤语谐音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声母相同,变韵母;韵母相同或相似,变声母。从意义上看,谐音词是在词根词素的基础上表示"泛指、概称"等意义,同时还带有一些表卑的附加意义,谐音成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词汇意义。此外,形容词词素谐音词主要起强化作用,动词词素构成谐音词具有表名物意义的语法作用。谐音词在日常口语中通常连用,但在熟语、祭词等口传文学用语中,为了句式工整的需要,常常可以把词根词素和谐音成分拆开使用,但这并不改变谐音成分的依附性。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存在数量可观的借代词语,其中建立在同一语素借代义或借代用法基础上的若干个借代词语形成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的存在加速了语素借代义的产生与稳定。从借代词语间的聚合关系出发,根据对《汉语大词典》借代词语的统计,详细介绍了同素族借代词语的逻辑类别,并根据借体与本体的关联程度以及借代语素本身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影响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多少的因素,最后按照语素不同借代义或借代用法之闻的关系介绍了同素族借代词语中借代语素的语义类别。并提出同素族借代词语类聚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在探究单纯词的理据上已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对能够比单纯词提供更加丰富信息的复合词的理据却探究尚少。很多复合词的理据无法从辞书中查得。本文就对复合词的内部形式、语素义、词义和理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复合词的理据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与一般的复音词不同,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仅作为陪衬。偏义复词在结构形式上多数由意义相关、相反和相类语素构成。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偏义复词的词义重心既可以偏向前一个语素,又可以偏向后一个语素,而往往偏向贬义语素。偏义复词的形成与词义的演变、词的双音化趋势。修辞现象,化因素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客赣方言"名词+雌/雄语素"结构不表雌雄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语素 雌/雄语素”却不构成表雌雄性别的名词,这一现象在客赣方言里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这些雌雄语素本来自于指人的名词,有实词意义,与名词语素组合为新词后,起初仍保留实词意义,后来逐渐虚化为标志性语素了。这类词语从一开始并不表示雌雄,但是命名之初,雌雄语素的选择体现了人们把性别意识迁移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语言都有产生新词的方法。其中,用已有的语素作材料构成新词是最常用的构词方法。着重论述哈萨克语词缀构词法、词性转化构词法、复合构词法和重叠构词法等几种构词方法。同时,还讨论构成新词时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爱"类同素词是韩语背景学习者常混淆的一类词,主要混淆原因并非目的语词的意义相近、相通,而是母语和目的语知识的双重影响,其中以拆识复合词的影响最为严重。这启示词语偏误研究今后应多关注同类偏误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力求客观、准确地找到具体偏误原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国俗语义是指词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附加有民族的历史文化色彩,是民族性的体现。空间方位概念是在人类与外界互动中的最直接的身体体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空间方位词表达了最基本的空间概念。但英汉空间方位词在长期的使用中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拥有了自身的国俗语义。空间方位词的国俗语义的产生既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关,又受到人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在对空间方位词国俗语义的理解过程中隐喻及概念整合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各类结构的双音节词语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双音节词语轻声化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义弱化有关,不论在什么样的结构里,只要两个语素表达的意义不是同等的重要,那么弱化的一方在语音形式上就容易产生轻声现象,此外口语化程度也是导致轻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