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消费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颁布已十年,而对“王海现象”相关判决的大相径庭,使人们陷入困惑之中。“王海现象”是一种符合消法价值取向的行为,因而应受到消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他的各种行为,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起着先导作用。学生上网多数是为了追求新潮、并无明确的目的,因此,班主任要利用网上的一些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明一些污染信息的负面效应及消极影响,正确引导学生端正上网目的,学会取舍,真正把上网当成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加强心理辅导。有些学生上网纯粹是为了闲聊、寻找朋友,这就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长期沉溺其中,往往会影响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有的甚至会患上“上网瘾失衡症”等心理疾病。班主任要适时向学生介绍网络可…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教师教育行为失当现象的一种观念上的矫枉过正,“赏识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方式上的普遍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界的主流话语,且有“惟我独尊”的趋势。对体罚行为的口诛笔伐,使得“惩罚教育”也逐渐被排挤到教师们不敢靠近的雷池边缘。但根据学习原理,学生的不当行为是无可避免的。作为对违轨行为的一种处分,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我赞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相似文献   

4.
《雷雨》中,鲁侍萍的行为多次出现前后悖谬。如邂逅周朴园时她欲去还留,对自己的身份始隐终露;在周萍面前两度“失言”,母子关系险遭败露。要理解这些现象就必须探入鲁侍萍的心灵深处,把握她性格中的悖谬机理,从而更好地领悟这一性格的丰富内涵。让我们从母爱谈起。鲁侍萍最强烈的角色意识是母亲意识,长期以来大海和四凤公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师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地位不利于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达到一种自我取向的价值,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丽蓉 《早期教育》2012,(12):43-45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产生的不适应,主要源于三种差异:课程设置的差异、教师教育行为的差异和学习生活规则的差异。这三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以幼小衔接为价值取向的组织机构——社区学院,构建以培养学习者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研价值取向迷失”。是笔者对当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部分研究者意识姿态的判断。这种判断,在理论上应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能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弱智到对教育科研“改进实践,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价值取向茫然无知。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一些研究者因为对“功利”的不恰当追求,研究行为与价值取向错位,科研本质内涵虚空。这一点不仅为旁观者所察觉,而且为研究者自身所体认。可见,教育科研价值取向迷失,不是因为研究者无知,而是显而易见的“明知故犯”!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揭示:教育科研遭遇现实困境与尴尬。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育分”和“育人”相互对立,这种对立的形成主要源于对片面应试现象的普遍反感和批判。然而,从哲学的矛盾观看,作为一种事实判断的“育分”和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育人”,二者属性并不相同,无法构成对立;即便“育分”也有价值判断的成分,但其价值主体不同于“育人”的价值主体,二者也并非必然对立。因此,不能主张用“育人”取代“育分”,而是要通过“育分”实现“育人”,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持续改进考试命题技术。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的根应当生长在文本之中.不应突破文本自身价值取向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一底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就会出现偏差.产生“误读”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者如果只是一味地加以批评或者“置之不理”,就很容易挫伤学生进一步深入研读文本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尹伟在《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习惯行为体系和“命令体系”的统一体,学校纪律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体倾向,目标取向上的管理倾向,执行取向上的强化倾向和评价取向上的服从倾向等造成了对儿童个体需要的忽略。  相似文献   

11.
优绩主义(meritocracy)是现代社会进行选择与分流的基本原则,“追求成功”是现代社会及学校教育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规范。本文基于一所重点中学高三教育的经验资料,以“成功伦理”概括其凸显的育人价值取向,从高三教育对于“成功”的意义诠释、对学生相关价值观念和性情倾向的塑造、所建构的人际交往规范三个方面,呈现并辨析了案例中学对于“成功伦理”的理解与培育。在个体性竞争的选拔制度的引导下,“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已不仅是学生个人学业上的目标,更是被高三教育深刻地构建成为学生适应融入社会生活时应具备的观念共识。然而,优绩主义内在的理论悖谬使“成功伦理”有违教育的正当价值,高中应当为学生超越“成功伦理”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12.
教育管理:后现代研究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管理研究的后现代取向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管理研究要根源于教育组织的特性,要在继续关注教育管理领域“事实问题”的同时,开拓研究领域,关注其中的价值、伦理问题,要注重质性研究和多视角观照,建立起开放、多元化的方法论群落,要认识到知识或理论具有“情境性”。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教学模式”给人一种“繁荣”的印象,但当我们真正要去梳理教学模式理论框架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教学模式的“假性”繁荣现象。实际上,我国教学模式理念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这体现为:理论层面上,概念理解莫衷一是;实践层面上,实施取向无所适从。我们应从教学模式的价值和地位、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模式的实施取向实现教学模式理念的统一,从而使我国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好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价值主体性角度阐述了“学生评教”的三种价值取向:管理者取向、教师取向和学生取向,并以这三种价值取向为基准,进一步探讨了学生评教效用维度的现状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社会应用具有价值取向,人类基因组研究及应用,作为一种科学活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会显现出伦理道德的二重性: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具有“善”的价值,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具有“恶”的后果。因此,对其科学价值和造成的伦理困惑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道德调控,对于保证这一科学研究及应用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这也是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人类责任。  相似文献   

16.
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囊括了个人和社会的指向,也是人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医疗和教育     
一、医德与师德职业道德是一种比职业更重要的东西。古往今来最强调道德的莫过于医生与教师这两种职业了。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教师更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医生与教师的道德要求甚至超过了其职业要求本身。医院里规定不能收红包,而学校的乱收费较之其他部门更不能为人民大众所容忍。医生做久了,有人便会陷入这样一种俗套,在看病时,明明病人的病不重,却将病情夸大,甚至故作惊讶埋怨病人来得太迟。这样做,医生可以获得两个好处一、病人痊愈时,愈发显出其医术之高超;二、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时,他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问题直接相关;与整个国际发展趋势也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继承;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的积极回应。“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关系的关怀。它对经济、政治、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要求我们既要从“价值”角度,又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罗惠 《新疆教育》2012,(16):67-67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的根应当生长在文本之中,不应突破文本自身价值取向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一底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会出现偏差,产生“误读”现象。当遇到这种“误读”情况时,教者对学生加以批评或者“置之不理”,就会影响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当教者发现学生对文本“误读”时,应采取善待的态度,给予合理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生群体和大学阶段的特殊性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的“层次错位”现象。在分析以往对这一现象理解的偏差基础上,指出了解决“错位”问题的关键,论证了“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对已形成的科学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形成坚定的信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