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查实践中,遇到医疗领域的案例时,使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说明书公开不充分"还是"实用性"来进行评价,应当根据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本文结合医疗领域的实际案例,进一步明确了各法条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实用性是发明和实用新型能够授予专利权的必要条件,本文阐述了其要求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有"可实践性"和"有用性"的立法本意,分析了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如何基于其立法本意正确适用实用性条款,并通过两个案例探讨了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实用性与充分公开竞合时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关于同一个案例的3种不同观点的分析,对说明书公开充分、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法律适用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说明书公开充分、实用性和创造性的技术效果的分析,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立法宗旨和释义出发,讨论了不同历史阶段下"说明书公开不充分"在电学领域实用新型审查实务中的具体适用情形,并深入剖析了出现的原因,尤其是重点对当前审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性分析和阐述,并运用个人审查经验对相关类型的申请如何撰写和答复给予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明创造的公开应当符合《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发明专利公报作为一种连续公开的出版物,其公开的内容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文从专利法第五条规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侵权责任法》《出版管理条例》两部法律法规与《专利法》的交叉适用,以患者隐私信息为例,对申请文件中存在的敏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该问题,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利益的同时,维护社会公众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专利申请文件可能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并为相关案件的审查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技巧方面详细分析了如何避免专利实质审查阶段涉及的公开不充分的问题。作者根据《专利审查指南》中明确列举的集中公开不充分情形,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出现公开不充分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尤其是申请文件违背自然规律,化学、医药及生物领域的缺少充分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说明书的公开充分,专利代理人和申请人需要避免把必要技术特征作为技术秘密隐藏起来,而导致申请文件的公开不充分,以期对专利代理人和专利申请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说明书公开充分是对说明书撰写的最低要求,本文通过对《专利审查指南》相关规定的解读,说明了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中清楚、完整和能够实现三者的关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给出了在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的判断中关于说明书撰写清楚、完整的考量。此外,结合具体案例就说明书充分公开和修改超范围的审查逻辑进行了说明,提供了说明书充分公开审查中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通过比较发票证据与正规出版物证据的区别、探寻发票证据的法律效力,以分析发票证据用于证明说明书公开充分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供给发明申请人如何利用发票证据对说明书公开不充分审查意见进行举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在说明书公开不充分审查中,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分析普通技术知识与现有技术、公知常识之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欧洲专利局对于普通技术知识的定义,并基于该定义探讨在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审查实践中疑难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对比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关于机电领域永动机类专利申请的审查方式,深入了解各国的审查特点,剖析其审查尺度、法条适用及审查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审查方式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发明专利审查实际过程,提供了四种可供借鉴的有关"公开不充分"的审查意见的答复方式。可供读者和专利申请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适用一直是业界热点问题。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些涉及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判例中提出了适用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审查基准,笔者通过对相关判例的研读,结合对当前专利法第三十三条适用状况的分析,提出应建立关于专利文件修改判断的审查原则、审查基准和判断方法三位一体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七章“10不必检索的情况”记载了“一件申请的全部主题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员对该申请不必进行检索:……(3)不具备实用性;(4)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未对该申请的主题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实现。对公开不充分和实用性的审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检索以节约程序、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实际的专利代理工作中,对于以我国专利法第26条第3款作为驳回理由的审查意见,往往答复较为困难。为了避免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不充分,代理人通常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以求将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描述的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发明还是实用新型,专利法第26条第4款都是规范其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重要法条,是审查实践中十分常用的一则法条。然而在对发明、实用新型的审查中,经常出现涉及这一法条审查不一致的情形,由此可能导致申请人对相同申请文件不同审查标准而产生质疑,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的审查实践结合相关专利法规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申请人、代理人及审查员在撰写申请文件或审批专利申请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涉及发明内容充分公开问题,审查指南中涉及这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易判,而对于发明内容因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情况造成的公开不充分没有详细说明。笔者结合专利审查实践,介绍审查中发现和处理这类问题的情形,并且对专利代理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工作,存在着从申请人的角度出发法条裁判标准不统一、审查员心证自由度较大、审查思路难以追溯还原、审查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审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来源、表现进行分析,找到实用新型专利实质性法条的审查过程为突破口,以规范审查意见和审查思路为作为研究的核心目标,从设计模型化手段建立"事实模型""法律...  相似文献   

18.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0条在审查实践中情形比较复杂,存在处理标准不统一现象。本文阐述了对该法条的理解,并探讨了申请文件附图关联交错及电子申请中文件类型提交错误等情形适用该法条时的处理方式,还对该法条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形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同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该法条时应注意的事项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审查实际的案例分析专利法第5条和第33条在审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论证该案例申请是妨害公共利益的申请,属于专利法第5条规定的不能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并依据相关证据充分论述了申请文本的修改方式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规定,为审查实践准确把握专利法的含义以及企业更为规范的申请专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依职权审查原则是在无效宣告请求审查程序中适用的一条重要原则,随着专利法2008、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和审查指南2010的实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其行政职责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该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