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国际组织是世界权力博弈的平台,也是多种声音竞争的场域。近年来,“Z世代”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为世界事务贡献中国青年力量。“Z世代”的国际观是未来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之一,参与国际组织的中国“Z世代”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拥抱开放世界,同时也将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进行了展示。【方法】本研究在梳理总结“Z世代”国际观的基础上,辅以主流媒体对“Z世代”的报道分析和对部分在国际组织任职的“Z世代”代表的访谈。【结果】进一步探索国际组织中的“Z世代”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结论】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中国“Z世代”具有基于现代化中国国情的国族身份共识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观,从“去圈层化”对外交流、全球推广“中国方案”、共建中国Z世代精英群像三个方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入国际视野,逐步成为全球议题。  相似文献   

2.
高菲 《新闻战线》2022,(12):71-73
“云象北迁”事件过去将近两年了,但国内外传播学界对其的讨论和研究仍在继续。网民、自媒体和国际媒体的关注度是体现新闻事件国际传播价值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目前存在过分倚重“国家队”,对民间传播重视不够;主题鲜明,但真实感偏弱;严肃有余,趣味不足;孤立报道多,追踪报道少等误区,将来要扬长避短,实现从“要国际传播”到“国际要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彭袅婷 《新闻世界》2013,(8):346-347
当今世界的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东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丈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是国内政治,但从新闻传播意义上讲,全国“两会”早就打破国界,走向了国际。这不仅是国内传播,也是国际传播,而且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已经同步化,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的界限模糊化。  相似文献   

5.
国家领导人的国际演讲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官方话语。文章以习近平主席2013年3月至6月出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刚果、墨西哥四国的国际演讲为对象,结合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演讲的反映进行了话语策略分析。研究表明,习近平的演讲成功地运用了“讲故事”、“不含糊”、“亲民化”、“巧引典”等话语策略,大大增强了演讲效果。他切合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立场,为官方话语在国际演讲中的表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读者对国际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党报国际新闻版作为主流媒体阵地,是读者了解世界的权威性窗口。新形势下,笔者以为,确立“关注风云世界、坚持以我为主”的编辑思想,不失为遵循“三贴近”原则,进一步提升党报国际新闻版宣传质量与实效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传播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解读国际汉语教师的特点、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的构成,认为“传播学及跨文化传播学基础”“语言及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的模式与策略”等是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构成的三大部分,从而对现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以实践为基础,提出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石诗  建良  洪波 《新闻前哨》2008,(12):25-27
作为主流媒体阵地,党报国际新闻版是读者了解世界的权威性窗口。新形势下确立“关注风云世界、坚持国家利益、坚持以我为主”的编辑思想,是进一步提升党报国际新闻版宣传质量与实效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吴雷 《现代传播》2024,(2):57-65
百年变局之下“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交织博弈,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组,也将带来国际传播秩序深度调整。既往西式全球化本质上是“盎格鲁—撒克逊”霸权逻辑,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现实基础就在于对西式全球化的全面超越。随着全球权力结构“东升西降”态势演变,中国有望引领“新型全球化”进程,并成为推进国际传播秩序重构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在全球变革下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提供了行动框架和实践平台,有望为构建权力结构更加均衡的国际传播新秩序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0.
IFLA"国际书目控制与国际机读目录"计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柯平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3,11(5):18-23,29
<正>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在其章程中明确指出:“其宗旨是促进图书馆事业所有领域,包括书目、情报、服务、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国际了解、协作、讨论、研究和发展”。书目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该组织1927年成立以来的重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该组织建立并实施了“国际书目控制与国际机读目录”计划(UBCIM),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宏伟计划对于世界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介绍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曾嘉 《军事记者》2012,(8):39-40
无论国内传播还是国际传播.我军力图树立的形象都是“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和“威武之师”。但在国际传播中.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新闻媒介所塑造的我军形象与我军的实际往往并不相符。造成这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误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媒体所在国与其所报道的对象之间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因此.我军形象在国际传播中要被“认同”便显得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张桂珍未来学家们发明了“地球村"的概念,用以说明各国间的相互联系。这其中国际传播担任了重要角色。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交流,即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24-I0025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每年“两会”之前推出,是“两会”之前举行的重要会议平台,论坛汇聚国内外政府、企业、学界带头人,探讨不同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14.
“对话范式”是近年来指导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范式。然而伴随海外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传统“对话理论”面临社会网络关系盲区下的对象偏离和叙事错位困境。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海外社交媒体场域,结合数博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实践,提出国际传播“对话范式”应基于海外社交媒体网络社会关系情境,引入“互动关系”“议题参与关系”和“权力关系”三大社会网络关系线索进行对话重构,以促进国际传播真正“对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郭镇之 《现代传播》2002,(3):122-123
由全国百所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的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4月 13日、 1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国际会议以“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为研讨的中心 ,目的是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 ,促进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并推动“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学科的建设。通过研讨会 ,也希望发现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推动中国学者采用能与国际传播学研究“接轨”的途径和方法 ,将中国的国际传播和文化传播研究推向世界。一、强大的与会学者阵容在研究国际传播方…  相似文献   

16.
国际报道的服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报道是我党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越来越重视国际报道,使它成为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信息来源渠道。但是,目前的国际报道存在着轻服务性的倾向,有的过分追求猎奇,忽视了政治、社会效应,有的甚至以揭外国领导人的“伤疤”为乐,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国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阿联酋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在其首都阿布扎比举办的国际书展也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地区文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2017年,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阿布扎比国际书展.在国际重要书展上举办中国主宾国活动,是近年来中国出版业开展对外出版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汉语国际推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属“汉语国际推广”方略研究范畴,阐释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内涵,回顾并评述了“十五”以来“汉语国际推广”重大项目的得失,探讨如何让汉语更快更顺畅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夏康健 《传媒》2023,(9):57-59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系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别于以往的“体系”概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不仅强调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组织与协作,更强调各种国际传播理念、国际传播手段的融合。体系化将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媒体集群、国际话语权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如何解释目前国际通讯流通不平衡的状况、原因,国外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部分学者,提出了传播帝国主义理论。这个理论在当代国外传播学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什么是传播帝国主义的理论呢?概括地说,它有两个重点,一是以佛兰克为代表的,主张用“依附理论”解释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现象;一是以施勒父子为首的一派,强调“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