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一: (片断一)老师引入教学:“上节课认识了塑料的哪些知识?哪些地方用到了塑料用品?”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接着老师又问:“为什么下雨天要穿塑料胶鞋?为什么洗碗时要戴上塑料手套呢?”(师边问边展示她手中的橡胶手套)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我妈妈就是用它来搞卫生的。”“我家里也有这种手套。”“可以防水啊。”一个小男孩边叫边晃悠着他手中的橡胶手套。老师一听,对小男孩说:“你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做实验来研究一下塑料还有什么特点。”师转身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2.
学习的智慧     
一个学生诚惶诚恐地来请教他的老师:“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学生想了想,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我在一所省重点中学担任心理教师,曾多次为学生的顽劣辗转反侧,也曾为学生的点滴进步欣喜若狂,也曾为自己的无能为力黯然伤心。由于咨询的进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心理咨询要带领学生进入怎样的境界?心理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脱离他认为的所谓的“苦海”?  相似文献   

4.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5.
我的几句心里话本想初三毕业后继续上高中的我,却成为一名职高学生,这是我所没想到的。当时心里非常伤心,情绪十分低落。一时很难转过弯来,认为自己这一生就只能这么碌碌无为的度过了。每当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上高中?”的时候,我无言以对,心里不知是酸?是涩?...  相似文献   

6.
"我的课堂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会写我上的哪一堂课?学生会怎样描写、评价我呢?是否会被我分析文章时的滔滔不绝、头头是道所折服?还是会对我精心制作的生动优美的自认为还透着点灵气的课件所惊叹?还是会被我丰富的面部表情与形象的肢体语言所打动……"在批阅学生作文《记最难忘的一堂课》之前、之中,笔者的脑海中不断地翻腾着这些想法,甚至可以说是期望。  相似文献   

7.
米祈 《成长》2006,(7):69-70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学校也是所重点大学,可是我被查出来是乙肝携带者,医生说要想清除病毒是不可能的!乙肝和乙肝携带者有什么不同呢?携带者会变成患者吗?  相似文献   

8.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安徽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秀丽神奇。教学时,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让学生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体会“奇石”的“奇”之前,我一改以往按课文写作先后顺序学习的习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问:课文写了哪些奇石?你最喜欢哪一块?然后与学生一起先学习他所感兴趣的石头部分,之后再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块?”再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李超 《现代教学》2014,(1):56-57
同一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大相径庭。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为此,我在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学生心理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理解学生学习心理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学教育》2005,(10):12-12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快下课时,教授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名女生走上台来。  相似文献   

11.
[习作目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把自己的所见、所做、所感、所想写下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习作指导过程] 一、漫谈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受过委屈吗?你有非常快乐的时候吗?你了解自己吗?你有什么愿望没得到满足吗?你敢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 2.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自由说,激发表达欲望。 二、描述激思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童年时曾经有个什么小小的愿望吗?(深情回忆)我真想有双雨靴!那时,我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下雨天,路旁草上沾满雨水,路面到处是水坑。我穿着…  相似文献   

12.
老师为了使学生们充分理解什么是慈善,说道:“如果我看到有人用力抽打毛驴,便去加以阻止,我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美德?”“兄弟般的友爱。”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兄弟般的友爱  相似文献   

13.
章平 《班主任之友》2008,(12):27-28
《诗经》有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训,有教导、训诫的意思。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条合适的班训就如指挥棒指引着学生努力进取,如春雨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道德心灵。那么,制定什么样的班训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制定班训的过程中应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班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力量?且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4.
请多多关心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本栏编辑辛振镒编辑同志:我参加工作十一年来,特别是到职业中学工作五年来,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总在我的脑海里久久索绕:一所中学,尤其是职业中学,应当怎样安排好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我了解过几十所职业中学。其中大部分学校在办学上...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接手毕业班时,我总在想同一个问题,我能为学生做点什么?高三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人生只能走一回,顺利高考是每一个学生所求:借鉴他人成功经验,踏实走好每一步,需要老师的指导。能够在不同阶段及时有效地指导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最实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夏日情怀     
花红柳绿,蝉噪蛙鸣,又是一个怡人的夏日,我已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了,在人生短暂的时间里,不知不觉已过了十三年,回顾往年所经历的,我又获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崔洪勇 《新疆教育》2013,(10):107-107
“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一直是我从教多年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由于数学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机械的,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厌倦。怎样使数学摆脱枯燥这条“旧尾巴”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快快乐乐地学呢?这是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过的问题。在此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学会听课     
在一所农村小学听了第八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执教的是一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课后与他交谈,我问:“揭题时,你怎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艇’的前面加了个‘威尼斯’,问学生为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如果要我来回答,说真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呀。怪不得学生们东一句,西一句,都不着边际。我觉得这个问题导向性不明……”  相似文献   

19.
教师调查二     
笔者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作了一个调查,题目为“我们喜欢老师怎样做?”下面的内容都是学生们的自述,我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一阅。  相似文献   

20.
清水无香 《成长》2006,(3):13-14
我在本市的一所大专教语文。学生们都愿意上我的课,特别是爱听我国讲际形势,讲中国与日本、美国的恩怨。学生很少有喜欢上课的,但学生都非常喜欢我,他们特别愿意上我的课。为什么?因为我敢于讲真话。我给他们讲民族大义,让他们懂得我们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