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独特的历史化渊源、单向式的思维模式、独特的历史发展因素,形成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的独立、权力及平等三大观念,以及突出个人平等、独立发展和权利意识及在个人独立基础上的天伦之乐的思想意识。其中最突出的观念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平等。这种家庭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紧密相连、一脉相承的。因此在美国家庭生活中,美国人也崇尚独立性和一切靠自己的原则。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影响了美国人的爱情婚姻观,形成了以信念为基础的犹太基督教家庭、以爱情为基础的浪漫爱情家庭和以理性为基础的理性婚姻家庭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论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亲子关系的界定分析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个方面影响,并提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家庭价值观及其形成的文化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这12个字。  相似文献   

4.
黄宾 《文化市场》2002,(4):10-10
入世后的上海青少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专项调查表明,从上海正在流行的三个青少年文化时尚:“流氓兔”、“哈”一族和“哈利波特”热中.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策划、海量采访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唤起民众对于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于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怎样从家庭入手培育正确的价值观,这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凸显。  相似文献   

6.
孝道与现代青少年教育钱焕琦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为依靠的关系,都是决定家庭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相当一段时期内,家庭是一个经济实体,直接担负着物质与人口两种再生产的任务。由此,决定了人们对亲子关系的备加重...  相似文献   

7.
林长华 《寻根》2021,(2):52-53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婆媳经"被世人认为是天下最难念。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一个多数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试想,两个年龄、背景、性格、价值观诸多方面都不相同的女人,同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确立各自的位置和价值,犹如一个水井中的两只吊桶,碰撞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杂志社编辑建议我写一篇关于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方面的文章时,我脑海中首先闪现的是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林娜》里这句经典的开场白。如果国家可以比作家庭,在评判医保制度这个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是真正幸福的。而美国现行的医保制度也许让其首当其冲,成为不幸中的不幸。这也是由许多特定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影响其他成员,本文主要是关于在家庭结构的建立中,母亲、父亲和孩子在这个结构中的关系。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孩子精神结构的建立的各个阶段,父母在各个阶段的所处的位置对此的影响,同时解释了俄底普斯情结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频频曝光,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抑制校园暴力事件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它一直都被认为是影响国家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差异性,但其共性特征还是显而易见的。梳理国外青少年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家庭革命”周益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基本的经济单位。它既是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又是维系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家族制度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对封建家庭制度的批评,直到戊戌起维新时期,才在思想界开了先例。维新派...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中国人的首要节日,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要义。春节是农历新年,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反应了中国文化与大自然的密切关联:春节最为主要的活动是家庭聚会,折射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社会和谐互动的崇尚;春节的欢庆活动体现了中国人的天道与人伦与期盼天下大同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制度是教授集体管理学校行政与学术事务,大学的管理权、决定权主要在教授。这一制度产生的基础是学术自由的基本价值观。在以教授为重,以学术独立、自由为本位的理念指导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促成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模式与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是西南联大成就卓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其中,夫妻关系早于亲子关系,同时也重于亲子关系。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农村,后者却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由于传统的家庭制度是以父系单亲世系为特征的,家庭要延续发展,传宗接代、“香火”绵续便...  相似文献   

15.
韩国劳动部委托现代民意调查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父母j影视演员、体育明星对青少年职业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川南盐业百余年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因素的影响,尤以政治为甚.本文以政治价值观为视角,分析了川南盐业资本家政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川南盐业兴衰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尤其体现在中国政党的基本职能和履行其基本职能的运行模式和特点上。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与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五个方面,这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下执政党指导政府、参加政府、组织政府的职能以及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党通过履行职能来体现和实现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模式和特点,决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政党职能履行的三化建设(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三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关键在于加强党内民主和党际民主建设,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的组织化水平。这就必须从三化建设入手,建立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与价值的充分实现。是为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最能从根本上区分不同的价值观差异。国家形象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软因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吸引力源于文化的气质与形象。国家形象根本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二者在国际交往中均具有政治、文化、外交、商业等功能。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来自主客观方面的有意作为和塑造,文化吸引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具有异质文化背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革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场所,感动和教育了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在革命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如何抓住这个契机,探讨在工作中的新思路,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载体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小型纪念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伤痕"叙事由最初的病理范畴延伸到了文学、绘画、雕塑、电影等各个艺术领域。随着世界大融合和中国国门的开放,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社会,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夹缝中挣扎着发生了变化。除了与南京大屠杀、"文革"以及唐山大地震这些重大历史伤痕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外,关注青少年成长伤痕的"青春疼痛文学"开始出现。到了21世纪初,在电影中渐渐展现出了更明显、更多元的青春伤痕,产生这些伤痕的原因包括了家庭离婚率的增高、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金钱化等。本文立足于伦理学视角,分析和探究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新伤痕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