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两考分离势在必行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统考统招”制度已运行了10多年,在这个制度下,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一次进行,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次性统一录取。拨乱反正、恢复招生考试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个统考统招制度,对于全面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办好所有初中,保障高中阶段学校生源质量,减轻部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曾有过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行这一制度的10多年中,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入学率提高了近30%,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郊县农村地区。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整体改革都对中招中考制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中小学招聘教师明年将全省统招统考,湖北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收入与升学率不挂钩,海口:安全常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上海教委:教学配套消耗性材料不得向学生收费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海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在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小学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逐步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海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减少统考统测,小学低年级不得组织学校统考。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按照国家、省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各学科门类课程,科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布置学生家庭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  相似文献   

4.
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毕业考试,过去一直是采取“一律考6门”的“统考”形式。这在当时职校数量少、专业门类较集中和缺乏办职校经验的情况下,对加强职业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必要的。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各类职校由1979年的4所,发展到1987年的124所,专业设置也由4个发展到121个。特别是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需要适时调整。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如再实行普教式的“统考”,  相似文献   

5.
今年,有的公办院校为了招到生源,采取了一个新的政策,就是考生不需要参加统考统招,凡是高中、中专技校毕业的,无论往届和应届,只要愿意报读该校,就可报名进入高职院校入学,上学后的待遇与统考统招的生源完全相同.这种做法叫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质量成为各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美英等西方国家不仅增加教育投入,加大改革力度,并且加强了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2003年,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影响下,美国联邦教育部修订"国家蓝带优秀学校计划",在新计划中更加强调学生在州统一评价中的学业成绩,申报学校必须证明本校学生在州统考中有优异表现,并且表明学校能合理解释评价数据,基于评价数据改进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支持学生追求学业进步。2005年,英国教育标准局在2004年儿童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高职学院2007-2009年自主招生与统考统招学生的跟踪调查,进行素质比较,得出数据和结论,并以招生工作观念、生源素质、行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适切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自1977年重新恢复统考制度以来,培养出了大批的高质量的中等专业人才。在学校招生、分配制度方面大致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恢复统考到80年代中期,为扶持学校发展,加快人才的培养,国家对普通中专学校招生、分配采取了统招统分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校教育经费由财政无偿拨给,招生均为指令性计划,实行统招,学生毕业分配主要由学校主管部门消化。第二次是从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规模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其办学条件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国家又难以拿出足够的教育经费来…  相似文献   

9.
自1958年台北市五省开展联招以来.台湾地压高中阶段入学制度一直采用统招统考的方式。这种教育分流制度具有公开、操作公平、省时、省力、省钱等优势,它表面上满足了台湾人们对入学机会平等的诉求,但事实上窄化了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统考作为联系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承载了教育、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功能。实践表明,统考的理念全面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意识与公平竞争精神;统考扩大了农村学生和弱势群体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机会;统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跨地区流动。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俄罗斯统考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缩小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与近代中外高等教育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所开展的中外高等教育交流活动 ,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欧美各国的经验和模式 ,并形成了他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如应兼采美、法等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既要地方自治 ,又要加强中央对全国教育事业的统一管理 ;应重视和强化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大学教育应重在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并完善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和管理体系;2.改革现行的初中升学体制;3.加紧对教师进行关于素质教育的培训工作;4.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5.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6.培养学生多种意识、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7.改进教育教学方法;8.举办家长学校,转变家长的成才观念;9.加大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的现状,从社会视角、教育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探讨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多角度提出了克服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的对策,认为社会各界应从防微杜渐的认识高度对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职数学课应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模式·该模式就是创设一种情境,突出案例与问题·它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团结协助,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等实际情况,设计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我们开展创业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缓解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分为内容体系、课程结构体系和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统一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我国高校招生体系中,完全由高校自主考试录取者仅占少数,统一考试录取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高考的特殊功能、现有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本国情决定的。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需要依法行使招生自主权,兼顾招生选拔的教育效率与经济成本,坚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原则,协调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与自主选拔的关系。高考作为测量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手段,能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在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节约招生成本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关系祖国未来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的引进是对传统数学教育观念的改变,其能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在外部表现为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上 ,在内部表现为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上。大学教育的不公平处理不当 ,会引发学生对学校及社会不满的思想行为 ,进而产生种种消极影响。消除其影响 ,主要是在政策上、制度上完善 ,调节社会公平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中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措施 ,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接受能力 ,并尽可能把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及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考招生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高考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推进下一步改革,文章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重新审定高考的功能,将高考中的高中毕业考核与高校招生测试两种功能区分开来;制定法规,以法规形式对高考的性质、功能做出规定,明确高校招生测试与高中毕业考核的基本关系;重新设置高校招生测试,政府应允许高校自主设置或不设置专门的测试,自主测试的方案必须提前一年以上向社会公布,接受高中毕业考核部分的方案必须提前四年向社会公布;重新设置高中毕业考核,由政府与高中统一制定考核内容,考核应引导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反映学生全面接受教育的状况为原则,重新确定政府的责任,明确高校招生测试与高中毕业考核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