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拖延症作为一种时代病症,很多人都主动"对号入座"成为病人这不仅仅是人们的自嘲,拖延症更像是一种对于当下精神状态的精准描述,它的背后则是这个时代所有人无法抵抗的巨大的焦虑在高速往前奔跑的中国社会面前,人们的心理未必能坚强得跟得上它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政府总是被冠上"拖延症患者"的帽子,其原因往往在于行政审批环节冗长,常常让人望穿秋水;信息发布常常拖延推迟,甚至不了了之;履行服务职责互相推诿"踢皮球"等等现象。今年是马年,一些地区设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想治一治"拖延症"。但"马上就办"不能只靠"马上就办办公室"。说到底,个人得"拖延症",吃亏的是自  相似文献   

3.
陈涛 《记者摇篮》2006,(9):21-22
从事新闻工作几年来,有两次采访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这两次采访,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感受到记者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拖延症候群无疑是庞大的,以至于"拖延症"成为跨越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群体最有共鸣感的词汇。我们被这一顽疾折磨,拖沓、焦虑,被负罪感、挫败感围绕,但如果你认为高高在上的名人肯定是效率奇高,不会如我等凡夫俗子一样拖拖拉拉,那就错了,其实有为数不少的名人也同样罹患拖延症。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画鸡蛋的达芬奇,因为自己的严重拖延症,给这个世界留下的草稿比艺术成品要多得多。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为了克服拖延,  相似文献   

5.
正在这个以某种病为个性标签的时代,人人都喜欢说自己有病,似乎没个拉风的心理毛病,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于是,我们的视野中,就大有一副"全民拖延"之势。那么怎么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拖延症,程度有多严重呢?现在让我们来严肃地了解一下拖延症。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越来越多的学生、职场人士加入了"拖延症"的队列,究竟该怎样克服这个影响工作耽误生活的问题呢?近日,悦读纪出版公司携手江苏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图书《我们都是拖拉斯基》告诉你如何终结拖延症,此书献给那些头脑聪明、性格可爱、观察敏锐、思想深刻、才华横溢,但毫无建树,被与生俱来的拖延恶习所纠缠的人们。美国权威心理学家帕梅拉·S·威格茨博士和凯文·L·佑克博士打造史上最强治愈系《我们都是拖拉斯基》。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读者如何掌握自救之法。该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中你将认识焦虑和拖延症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部分,你将学习如何改变自己,如何扭转负面的、消极的思想模式,从而改变这种模式导致的焦虑拖延症。你将发现潜伏在你习  相似文献   

7.
晚睡拖延症和起床困难症是城市人的两大痼疾,它们是城市人面对压力时的逃避心态。很明显,人类的早睡恐惧症来自对黑暗的恐惧。几乎所有人类文明中,黑暗和夜晚都代表着可怕的负面评价。美国历史频道的一套纪录片《科学幻想》中有一集《恐惧黑暗之谜》,便检索了各种黑暗中的恐怖经历。面对未知的黑暗,人类甚至想象出各种诡异的形象来说服自己那的确是一个不应该进入的世界,从狼人、吸血鬼到杰森和弗雷迪不一而足。不想睡觉,不仅仅是享乐主义的生  相似文献   

8.
正准备资料时,却在网上看视频;写报告时,却在刷微博;明明手上的事情还没做完,却一会儿泡杯咖啡,一会儿整理办公桌;每次都想整点开始干活,却一拖再拖……反正就是提不起工作兴趣,本来该完成的正事一拖再拖,不等到火烧眉毛不会动工。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很多职场人都发现自己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已成我国众多白领为自己贴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2年12月,一首名叫《拖延症之歌》的外文歌曲在国内爆红网络。这首唱出拖延症群体所有典型症状的歌曲一经上传,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全方位共鸣,甚至有人感慨自己"彻底中枪成沙漏"。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所评选出的2012年度最有价值图书中,有一本名叫《战拖有术》,该书的英文原版上线第一时间就雄踞亚马逊时间管理类畅销榜第一名。这本由美国"金牌策划"研讨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全球知名的演说家、培训家和作家杰弗瑞·考姆斯撰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记者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有11名新闻记者在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中,因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送的现金、金元宝,受到了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多少使一向神圣的新闻职业显得灰暗,然而另一组数据也同样引发笔者的思考。据总部设在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2004年1月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2003年全球共有36名记者因工作的缘故被枪杀,与上一年19人相比数字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是伊拉克战争造成了13名记者被打死,占了总数的1/3强。据法新社报道,伊拉克之外的地区,很多记者死于蓄意的谋杀,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他们批评性报道招致的报复,其中在菲律宾有5名记者…  相似文献   

11.
谢雪梅 《传媒观察》2006,(10):54-55
记这个职业是有弹性的职业,成为什么样的记,弹性很大:学型的,斗士型的,活动家型的,混日子型的等等。一种职业做久了,在惯性的圈子里游刃有余,容易麻木。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保持敏锐的眼光,保持记应有的痛感,对于一名记很重要,它能提醒自己时刻清醒,有利于个体的前行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那么,什么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在社会责任方面都面临了怎样的争议?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形象,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通过视、听、触等感官感觉对某一社会角色产生的整体印象.电视新闻记者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担负党政喉舌,群众声音的角色.人们对记者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不是单个人物存在.因此,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责任重大,新闻记者的言谈举止和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受众对电视台甚至社会舆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前些天,我在参加江苏省第二期新闻高级人才培训班时,财有人谈及当今记者存在着“浮躁”的现象,也颇有同感。这里,不妨试着来给这“浮躁症”号个脉。 症状 浮躁从词义上解释是轻浮急躁,也往往泛指人们思想和工作作风的不踏实。应当说这是目前的一种社会综合  相似文献   

15.
“做一个优秀的记者要保持恒久激情,不竭动力”。这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常说的话。每次听到,我都细细体味。总结自己的记者从业经历,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坚定地走下去,和我的激情和动力是密不可分的。之所以有这么恒久的激情,是因为多年来忠实于客观,忠实于真理,忠诚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事业的沉积。这些年来,虽然身负压力,经历曲折甚至风险,但是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动力,一种激情。  相似文献   

16.
电视现场报道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报道形式,出镜记者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电视现场报道的特殊性,探讨出镜记者在电视现场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肯定了记者出现在现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赵建科 《新闻窗》2005,(1):48-48
我创作的长篇小说《望子成龙》去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省内外同行和读者的关注。这部小说是我在长期报道高考招生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新闻报道向文学作品延伸的一次尝试。回顾小说的创作,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新闻记者能够在报道社会热点问题中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上蔡之行,距今快30年了。那是我很难忘的一次采访。此后多年,我结下了浓浓的“上蔡情结”;上蔡人也把我这个普通的记,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拖延症并非严肃意义上的医学名词,而是对于都市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的描述。但它精准地概括了这个愈发严重的现象。这个群体也开始了某种互助与“自救”。  相似文献   

20.
李亚新 《新闻知识》2004,(12):69-70
一张报纸要想征服读主要靠内容,所谓“内容为王”。纵观近几年的报纸竞争,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竞争形式:自然竞争和策划竞争。自然竞争就是顺其自然地非策划式竞争。这种方式对于记来说,就是社会生活中发生什么新闻,就报什么新闻,以突发事件为主,以群众的自然报料为主。记一般不需要做太多的思考,只要具有新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