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我国服装企业提出了较高的挑战,而为了保证服装企业能够将这一挑战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其自身就必须拥有历久弥坚的品牌文化,为此本文就服装设计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的分析及思考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服装企业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
陈芳  陈璞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74-176+188
传统的竹编工艺在服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传统竹编文化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在地方文化中具有独特意义,中国传统竹编技法、纹样以及艺术特征具有特别的个性特征、环保理念、价值内涵,传统竹编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具备强烈的应用可行性。竹编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契合性应坚持多角度创新、继承竹编文化内涵、融合现代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服装设计师打造民族服装品牌和展示中国服装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但是我国服装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忽视传统、崇洋媚外,机械复古、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服装设计师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从而使中国传统服装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雅克?德比奇等在《西方艺术史》中认为艺术是“通过打上记号而投身于世界和把世界据为己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既是艺术行为也就是符号行为的最主要的动机。设计活动的前提是为人服务,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这一点出发,服装设计活动就具有了艺术性、符号性。因此研究服装设计的符号性就十分的有意义了。服装的整体视觉效果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服装设计元素的符号语意的表现。在探讨造型元素的形态语意时必须先了解服装设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文化曾对服装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成为服装设计灵感来源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服装的审美取向与穿着方式。当今的服装设计领域里神秘的宗教艺术文化与审美法则仍然被服装设计界看作是强大的灵感库,它的背景、教义、传说等都给当今时装设计带来了设计灵感。具有神秘宗教文化情结的设计作品,往往都有着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最佳表现手段,而文化是服装的灵魂。在服装设计中,只有用艺术的眼光看服装,才能透过服装看到艺术,也才能运用创意思维得到新鲜的艺术美感,才能拓展设计思路,创造出具有丰富思想与艺术内涵的优秀服装作品。  相似文献   

7.
形与色是所有视觉艺术的本质,服装作为包装人的一种视觉设计艺术,其包装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还有精神。在服装设计中呈现精神包装"美感"的审美形态载体就是服装的造型和服装的色彩。穿梭在"形色之间"的设计创新,就是我们服装设计这门艺术始终要把握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朴素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被研究多年,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审美观之一,对艺术发展和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现代服装设计也开始了对朴素美的研究与运用。本文首先对朴素美进行了相关的概述,然后说明了朴素美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基本表现方法等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联系,最后在分析影响朴素美在服装设计中融入的服装面料因素、服装色彩因素、图案、纹饰因素等基础上,开展了朴素美在现代服装中色彩的选择与确定、面料的选择与确定等多样性实践研究,为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完美地运用朴素美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涂鸦文化的蔓延以及多元价值观的日趋成熟,服装与涂鸦艺术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设计联姻,诸多的服装品牌和设计师相继成功推出了以涂鸦为主体的消费产品和创意作品.对现代服装设计来说,涂鸦艺术不仅对其有着特殊的设计价值,也为其带来了全新的营销理念,更是影响了其产业的消费文化.对涂鸦艺术的社会背景、艺术特征及其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诸多关联进行了阐释,举例分析了涂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价值,阐述了当代服装设计中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呼吁了广大服装设计师观察生活,融入社会,创造出具有时代语境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0.
影响服装发展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因素,而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历史服装发展风格的流派中,每个历史阶段大都是以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以及哲学艺术等艺术风格进行命名的。服饰艺术的生命与各流派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