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护》是丁玲在1929年末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中篇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最初对《韦护》的解读多认为是"革命恋爱"故事,带有小资产阶级痕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韦护》并非是简单的"革命恋爱"小说,其中蕴含着丁玲独特创作风格。本文将从《韦护》入手,浅谈丁玲笔下与众不同的革命与恋爱。  相似文献   

2.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她首次将革命者形象纳入作品中,是丁玲从个人主义文学向革命文学开始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作品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为故事背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借作品中韦护与丽嘉爱情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中恋爱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之间是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在20年代"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兴盛的时代背景下,《韦护》一直以来被赋予"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的内涵,曾一度被定义为"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中的不成功之作。然而,《韦护》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是一般"革命加恋爱"作品中所不具备的,不能够将其简单地纳入"革命加恋爱"范畴中。本文将从《韦护》的文学独特性入手,进一步阐释和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从个人主义转向革命文学、"向左转"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丁玲在转型期间复杂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韦护》被认为是趋向"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创作。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同类模式的革命文学的不同之处,旨在探寻丁玲在秉持着革命战胜爱情的目的而进行写作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创作目的不同的性别化立场,借以展现丁玲在完全汇入革命的洪流前,她从创作之初坚守的女性立场在时代话语的威压下所进行的挣扎与求存。  相似文献   

5.
丁玲早期创作的《韦护》是继《莎菲女士的日子》后又一篇以描写青年男女恋爱为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描写了青年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以韦护的出走而无疾而终。这对曾经甜蜜美好令人艳羡的青年男女为何从牵手最终走向分手,既往研究一般将原因归结为革命战胜爱情,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从男主人公自身二元思想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导致这份感情中途夭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韦护》发表于1930年,在创作上,丁玲理性上追求革命至上,采取革命加恋爱模式,然而却不时流露出爱情至上的感性写作,革命沦为情感变化的依据。本文试图从作者对爱情和革命的描写以及韦护形象的塑造三个角度来说明《韦护》是披着革命外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正> 到了三十年代,丁玲的创作有了明显转变。开初,她的小说也曾“陷入恋爱与革命冲突的光赤式的阱里去了”。但不久则超越了这一台阶,呈现出崭新面貌。作为转变的起步,即是她从一九三○年起连续发表的《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一) (二)。如果说,最早的《梦珂》、《莎菲女士日记》、《在暑假中》等是丁玲在一条坎坷小道上,为“五四”高潮后一群知识女性的内心苦闷奔走呼号,那么,一九三○年先后发表的《韦护》,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韦护》中,隐含着丁玲自我女性意识的情感理知对话。小说故事文本主要叙写男性革命者在"革命"与"恋爱"冲突中的艰难选择,小说内在写作意图看似源于作者对革命者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情恋的回顾,实则,小说深层文本潜伏着丁玲对自身情伤的回味、反思以及其由个性主义向革命意识转型前的徘徊、焦虑心态等诸多复杂情愫。在面临日渐形成的遮蔽性宏大革命救亡话语的情境下,作者悄然进行着自我心灵、理性认知的对话,探求合理的自我女性意识言说,并籍此试图走出自我情恋伤悼的情感藩篱。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 3 0年代 ,由于生活中男性 (胡也频和冯雪峰 )的影响 ,丁玲的男性观发生变化。对瞿秋白有了抛弃感情偏见的重新认识 ,具体体现在她的小说《韦护》中。此后一系列的“革命 +恋爱”小说都是以男性做主角的。在具体写法上 ,丁玲倾向于男性化叙事方式。南京时期 ,她进一步尝试用男性第一人称对男性暴力和男性沉沦生活进行揭露 ,出现了“陈伯祥”这样的“多余人”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丁玲从1927年秋创作处女作《梦珂》到1986年3月14日溘然长逝,漫长的60年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和几个风风雨雨的历史时期,共写了约300万字的作品。对她的创作分期,学术界意见虽然分岐(1),可是对其“早期小说”的界说却基本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她“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12月《梦珂》问世到1929年6月发表《野草》这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小说。我们不同意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下限时间划到1929年末写的《自杀日记》(2),更不敢苟同将其下限时间延伸到“1930年左右”,把丁玲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0年春上海》也划归她“早期小说”范围(3)。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