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璇 《考试周刊》2011,(35):233-23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双性化人格已经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幼儿时期是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本文借"伪娘"现象的热议之机来探讨有关幼儿的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在幼儿双性化教育中,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该充分发挥合力作用,在幼儿性别教育中要根据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规律,用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理想的性别模式标准来实施性别教育,促进不同性别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的性别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性别意识教育的一种教育。它包括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观,发展事宜的性别特征行为。虽然幼儿生来就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进入幼儿园后,这种习得在幼儿园环境中继续,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的一些性别要求,都会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性别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性别文化的视野透析幼儿园教育,试图探索幼儿园教育中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潘思羽 《教师》2020,(5):104-10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对幼儿的性别教育却极少关注。小班的幼儿能明确分辨出自己的性别,正处于自我中心认识性别角色阶段。由于现在许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捧在手心,备受呵护,导致许多女孩子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很多男孩子也没有该有的男子汉气概,而是多愁善感、胆小怕事。文章以淮安某幼儿园小班为例,针对第二学期小班幼儿性别角色的教育现状,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对当前幼儿园的厕所设计、教师以及家长进行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的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家园共育、加强性别角色的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但性别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文章针对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试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入手,对幼儿的家长和教师进行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研究剖析,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儿童性侵事件的不断发生,引发我们对幼儿性知识教育的思考。对幼儿进行性知识、防性侵教育主要应从幼儿园、家长两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强化国家和社会责任。幼儿园开展性知识教育,首先,应积极引导幼儿及家长科学理解性知识教育的含义,让幼儿具有性别自认能力和建立性别角色;其次,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组织各种活动,侧面进行性知识教育,培养科学的性态度,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教师要正确面对、理解班级幼儿之间发生的"性游戏",为幼儿防性侵打下坚实基础。在家庭开展性知识教育,要求家长正确面对幼儿的各种提问,掌握好性知识教育时机,坚持正面教育原则,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实时为幼儿解答疑惑。家长、幼儿园同时还要重点对幼儿开展防性侵教育,让幼儿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范措施;教会幼儿求救方法和力所能及的反抗;培养孩子生命意识和独立自理能力。国家和社会还要完善幼儿保护法律,健全"二次伤害"防范机制,学习、参考世界各国对儿童性侵案的处罚方法。只有社会、幼儿园、家庭全方位筑起防性侵的"防火墙",才能预防幼儿性侵事件发生,才能还儿童一个健康、自由、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7.
双性化人格已被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最佳性别角色模式.幼儿双性化教育应尊重幼儿的生理性别特征,遵循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期望,教育部门和幼儿园也要重视双性化教材的编写和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配合.  相似文献   

8.
性别角色是幼儿不断社会化的产物,会对其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可以弥补男女幼儿性别角色中各自的缺失,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基于幼儿园幼儿展开研究,概括了这一阶段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一般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幼儿性别角色健康发展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非参与式观察法,从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一日活动安排和师幼互动等方面收集城镇幼儿园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数据和案例。结果发现整体状况良好,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墙面的装饰、幼儿用品的选择、读物的内容、游戏角色的选择、教师和幼儿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文章据此提出在幼儿园推进性别平等教育的建议,以期消除现存的性别刻板印象,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84):167-168
在幼儿教育阶段,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具备身心机能活跃的特点,因此玩耍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赋予儿童玩耍的权利并通过玩耍实现教育目标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标。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幼儿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发育,那么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性别角色识别。性别认同偏差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幸福。文章从角色游戏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儿童性别角色识别和教师干预中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