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181-182
<正>为感谢编委、审稿人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刊》的重要贡献,以及表彰优秀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刊》启动了“2022年度优秀编委”“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和“2021年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现公布名单如下,并将颁发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开展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发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3):403-407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截至2022年已举办17届。2021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310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均是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封二-封二
正2021年7月29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刊》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每3年评选1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新闻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经严格评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共评出期刊奖20种,期刊奖提名奖40种。《中国科学院院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高端智库类期刊。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刊》致力于智库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多元化传播平台,形成了纸刊、论坛、新媒体、科技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活动"获奖名单揭晓。由学校主办的《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技术与创新管理》获评"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正刊100%获奖,占煤炭行业获奖期刊总数的18%,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日前揭晓。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本次评选活动的新闻来源由《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共同推荐,通过初评,从184项推荐新闻中遴选出30项候选新闻。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新闻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  相似文献   

7.
《情报杂志》2013,(1):208
为鼓励更多的作者在本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我刊将开展年度优秀作者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作者颁发证书及奖金。本次评选对象为2009年在我刊正刊发表论文的作者,以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论文转载量等三项评价指标为评价依据,数据统计期间为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2004年度选题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0—22日召开,来自我院机关各专业局、职能局,各分院以及合肥物质科学院和《院刊》编辑部的近30位通讯编辑、编辑参加了研讨会。院党组副书记、《院刊》主编郭传杰,院办公厅主任蒋协助,《院刊》编委、广州分院院长陈勇,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京芳,《院刊》编委樊洪业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院刊》执行副主编王兴东主持。郭传杰主编致开幕词。郭传杰首先对各领域的通讯编辑多年来对《院刊》工作的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并重申了《院刊…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4):666-671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2022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期刊编辑部共同推荐多项科学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皆是在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0,(1)
<正>1月8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以下简称科普图书榜)年度榜单发布会在京举行。榜单共有71种科普图书入选,经过多轮评审和公众投票,10种科普图书脱颖而出,入选2019年科普图书榜年度榜单0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等为入榜图书出版方代表颁发证书,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和"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评审委员会评委代表、《科学世界》杂志社社长安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出席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的出版,是中国心理学界的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2012年,应《中国科学院院刊》之邀,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国内部分优秀专家,编撰了"心理学学科体系与方法论"专辑。专辑发表之后,受到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特别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热情欢迎。在此基础上"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应运而生。该书系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担任"文库"的总主编。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2):177-177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结果,《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获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西安科技大学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183-183
本刊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3):373-379
<正>"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截至2019年已举办14届。本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共推荐了353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须是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由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杨柳春(女)通过了2015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特此公示。本刊监督举报电话:010-68597111,82614939;新闻出版总署监督举报电话:010-83138953;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监督举报电话:010-64081164。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08,(6):28-29
<正>一、"学会之星"的评选依据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综合统计年度报表》(以下简称《年度报表》);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学会部的调节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杨柳春(女)通过了2016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特此公示。本刊监督举报电话:010-68597911,82614939;新闻出版总署监督举报电话:010-83138953;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监督举报电话:010-64081164。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15,(3):53-58
2014年,各全国学会以优秀单位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部署,充分发挥全国学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动员优势,围绕新时期"普什么、怎么普"的关键问题,探索创新、攻坚克难,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便捷传播,不断提高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做出了新的贡献。中国科协科普部在广泛考核的基础上,评选出62个"2014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从本期起,本刊将逐一进行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6):660-660
正2018年5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务副主编张涛,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主编汪克强,以及副主编李国杰、郭华东、谭铁牛、杨柳春等近30位编委参加会议。会议由汪克强主持。会上,张涛阐述并强调了2017年编委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主编白春礼对《院刊》的定位要求以及对《院刊》工作和编委的各项要求,并代表白春礼向新聘任的编委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2012,(2):79-81,119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明显加快,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全社会对基础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研究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跃升期。2001—2010年基础研究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2010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际科学论文总量已达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论文总被引用数达到了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09年上升了1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科学家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综合性期刊和各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显著增加。我们通过分析这几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结果发现,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产生,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开展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依据《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办法》的要求,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初评,从233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1项候选进展。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进展送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根据返回票数的统计结果,评选出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