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教育力由教育活动发挥的教育作用力和人类其他活动发挥的教育影响力构成。教育活动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双减"政策正是对教育活动内部两种力量的协调和纠偏。"双减"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实践中应避免弱化甚至取代其他教育力量的误区,明确强化的方向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强化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影响力。从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视角出发,"强化"这种力量与构建社会教育力的张力就在于把学校教育的作用力视为构建社会教育力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引领"和"融合"两种力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和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394名城市流动儿童进行测查,发现:流动儿童在自我放纵性图式上存在性别差异;流动儿童的不信任感和自我放纵性图式、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无助感、自我放纵性、不信任感、自我放弃感等图式对学业拖延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些表明,高年级学生的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相对而言比较严重,且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其学业拖延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图式作为人的心智结构,既是个人基于过往经验学习新知、适应环境乃至安置自我与世界交往的依凭,又是个体认知与行为刻板化风格、陈旧观念和偏见与成见产生的原因。图式与个体人格存在关联,但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特定文化与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图式具有共性,即集体心智结构,它会以外在力量对个体心智结构产生固化效应。学校教育教学既是利用图式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智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一个由考试与选拔制度主导的教育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集体心智结构的功利取向往往会强化个体图式的固化与封闭,从而失去它必要的弹性。这极不利于开发创新品质所需要的才智与智慧,抑制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突破当前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在于实现由集体性、无差别的教育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数字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鲁兴树 《江苏教育》2022,(74):77-78
学校教育是极具复杂性的存在,学校变革应追求“有机”的变革,借助和发挥“有机”的力量。“有机”蕴含着道德的力量、内在的力量、开放的力量、整体的力量、过程的力量。学校要发挥“有机”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开发自组织力量,完善制度,应对挑战,发掘潜能。  相似文献   

5.
刘长海 《中国德育》2007,(12):30-33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全体成员对本校发展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共有的理解与选择,是学校日常运作、组织发展的基石。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够凝聚力量,指引学校文化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增强学校竞争力与活力。学校核心价值观可以沿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路径生成,并且需要借助广泛宣传、制度配置而扎根学校生活,发挥切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创设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有利于学校组织发展的学校自组织机制。学校的公共性决定了管理学校的实际权力属于民众。学校理事会形成的社会力量为学校变革提供了社会依据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学校中,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和学生数量的差距,个别学校进行整合,将师资力量进行有效化利用,是每个学校以及每个地区所需要考虑的。学校重新进行布局调整和整合,将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学校质量、优化师资力量等方面为前提,进行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变革发展需要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以往的学校更多依赖于单一的外驱力,学校发展力量不平衡;内驱力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培育和利用。学校内驱力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力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人本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表明:强大的学校文化力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及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变革发展需要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以往的学校更多依赖于单一的外驱力.学校发展力量不平衡;内驱力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加强培育和利用.学校内驱力形成最关键的就是学校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体育教师是全面健身的指导力量,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储备库。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汇融与全民健身,肩负着实施全民健身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范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薄弱学校的改革被各国广泛关注。各国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来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革。其中美国薄弱学校改革是由政府和民间团体两种力量共同推进的一场改革,在这其中由民间力量发起的跃进学校项目弥补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革中的不足,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校建筑是教育的场所,是师生学习与交流的空间,学校所建构的景观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文化性。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经诙谐地道出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建造了大楼,大楼也塑造了我们。学校建筑文化的影响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学校领导对学校建筑所建构的教育环境缺乏一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标志着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创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时代的来临.具有变革力量的学校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对把握这一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彼得·圣吉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具有理论的前瞻性,方法和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学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学校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分析,认为学习型学校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并提出构建学习型学校的策略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活动与治理活动是学校改进的基本内容。教育教学群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管理群体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力量,治理群体是治理活动的主体力量;先治理群体,再管理群体,后教育教学群体,是学校改进的空间次序。从相对重要性的角度讲,治理群体在学校改进中要起到引领作用,管理群体在学校改进中要起到示范作用。在专家团队中培养热诚者,在工作团队中梯次推进,是学校改进的群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曙光 《文教资料》2006,(8):101-102
当前,学校组织正处于一个多变和复杂的环境之中,学校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要求学校必须不断加以调整,以增强自身的适应和发展能力。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增强学校内在自生力量,实施目标建构、人员发展以及环境创新等发展策略来构建学习型学校是学校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熊琪 《文教资料》2011,(28):112-113
培智学校的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校长在培智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担任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发挥校长的作用和力量,促进培智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就是学校的一校之魂,决定着学校的兴亡。现将自己几年来的管理经验与大家交流,以期共勉。一、率先垂范,树立威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首先  相似文献   

19.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在高品质学校建设过程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出发,着力构建"卓越七中万达共同体"。围绕"同心、同向、同行",从本源和思想、格局和方向、策略和实践三个维度,形成"六力",实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实现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科研水平。高品质学校建设应注重"共同体"的构建,促进"六力"的发展,从第一推动力(本源)、浑厚内驱力(思想)、核心领导力(格局)、相互作用力(方向)、探索创新力(策略)、持续发展力(实践)等方面不断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云燕 《教师》2010,(5):33-34
学校仪式是一种学校文化,而且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中的一种。它可以达到凝聚人心,产生目标与行为趋同的目的,让目睹仪式的每个人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净化.产生一种行动的力量,具有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