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传统乐器,二胡与其他乐器一样,主要是通过技术与情感的融合来展现审美情感,因此,想要保证二胡演奏的效果,娴熟的演奏技术和真切的情感意境必不可少。本文就二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实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二胡艺术的不断发展使移植曲目在二胡演奏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移植曲目的广泛深入,也使二胡演奏技巧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和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彼此发展的主要动力。就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巧产生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刻分析,发现移植曲目的传承与创新为二胡演奏艺术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二胡演奏风格更加多样、二胡演奏技巧更加多变,有利于二胡演奏在更大程度上贴近时代特色,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适应文艺发展的大背景、大潮流。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二胡演奏不断的吸收借鉴西方弦乐演奏技术,小提琴移植曲目在二胡演奏中应用频繁。但小提琴与我国传统乐器二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形制、发音原理方面,演奏技法以及音乐文化审美的倾向性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客观分析,合理借鉴吸取,为今后的二胡演奏以及教学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胡作为我国弓弦乐器的主要成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不仅能够演奏出悠扬的乐曲,亦能表达悲怆的情感,时而气势磅礴,时而从容和缓。想要演奏出动人的乐曲,给听众更多美的感受,就要求演奏者不仅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更要做到"音情合一",只有演奏者的真实情感通过二胡传达给听众,才能使二胡的艺术魅力得到提升。本文通过对二胡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使听众对二胡的演奏技巧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能够充分领会到二胡演奏中的真实情感,体会到二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要演奏好一首二胡乐曲,除了熟练的技巧以外,切合曲目内容的正确审美是至关重要的。审美观照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积极的审美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一枝花》这类移植作品,更需要把握好曲目的地域风格特点,了解原曲演奏乐器的特性,模仿并赋予其二胡的特点,才能在演奏中给自己和受众带来审美上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6.
二胡演奏者及研究者们正逐步将新形式的二胡演奏以推向国际舞台。为了突破、丰富与补充传统的二胡技巧与表现形式,很多二胡曲目跨越中西方题材加以移植,经过再创造,拓宽了二胡演奏手法完善了二胡的音乐表演效果。本文鉴于以上因素,从二胡传统技法谈起,探讨了西方音乐技法、其他艺术形式对二胡题材的丰富与补充,重申了二胡接受外来积极的音乐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二胡在我国民乐之中发展速度迅猛,其作品的创作进入后现代风格时期。最初二胡是以伴奏的形式运用在民间曲艺中,没有自身的独奏曲目。直到民国时期,通过二胡艺术先辈们在创作和演奏上的努力,使得二胡从伴奏乐器成为独奏乐器。与此同时,在二胡传统曲目的不足、专业二胡曲创作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二胡的独奏演出,就产生了由其它中西方器乐曲目移植改编的二胡曲目。  相似文献   

8.
《一枝花》采用鲁西南民间曲调创作出的一首极具鲁西南音乐风格的唢呐独奏曲目,改编移植为二胡曲目,至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一枝花》作为载体,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演奏技法,并结合鲁西南特有的音乐风格,总结出具备鲁西南音乐风格的二胡曲目中的各类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9.
在二胡表演艺术中,乐感、手感、气感这三者,都是二胡演奏中不可或缺的,它们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如果要在二胡表演艺术中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必须重视这“三感”的修炼。一、所谓“乐感”,是指演奏者对乐曲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准确深刻的表现。一首乐曲能否打动人的内心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对所演奏的曲目的情绪、风格的把握体现。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乐感,哪怕有高超的技术与技巧,也是很难真正感动别人的。那么“乐感”究竟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它来自于两方面因素,第一因素即先天的因素,或者说是天赋、灵气;第二个因素是后天的…  相似文献   

10.
二胡演奏逐步积淀为情感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其情感蕴藉的特点、方法以及情感释放的渠道有待加强探讨.二胡演奏的情感蕴藉相比于其他器乐形式与审美方式,更具主体性、形象性与渗透性.如何发挥情感蕴藉的基础性作用与情感释放的实际效果,关键在于提高演奏技术、创设合适情境、展开艺术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