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玲的《韦护》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恋爱生活为原型,不仅是"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读者群中,《韦护》这部小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甚至带给丁玲诸多的争议。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文艺理论范畴,从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韦护》是丁玲在1929年末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中篇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最初对《韦护》的解读多认为是"革命恋爱"故事,带有小资产阶级痕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韦护》并非是简单的"革命恋爱"小说,其中蕴含着丁玲独特创作风格。本文将从《韦护》入手,浅谈丁玲笔下与众不同的革命与恋爱。  相似文献   

3.
《韦护》是丁玲于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从个人主义转向革命文学、"向左转"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丁玲在转型期间复杂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韦护》被认为是趋向"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创作。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同类模式的革命文学的不同之处,旨在探寻丁玲在秉持着革命战胜爱情的目的而进行写作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与创作目的不同的性别化立场,借以展现丁玲在完全汇入革命的洪流前,她从创作之初坚守的女性立场在时代话语的威压下所进行的挣扎与求存。  相似文献   

4.
《韦护》发表于1930年,在创作上,丁玲理性上追求革命至上,采取革命加恋爱模式,然而却不时流露出爱情至上的感性写作,革命沦为情感变化的依据。本文试图从作者对爱情和革命的描写以及韦护形象的塑造三个角度来说明《韦护》是披着革命外衣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丁玲早期创作的《韦护》是继《莎菲女士的日子》后又一篇以描写青年男女恋爱为题材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作者好友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描写了青年韦护和丽嘉的爱情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以韦护的出走而无疾而终。这对曾经甜蜜美好令人艳羡的青年男女为何从牵手最终走向分手,既往研究一般将原因归结为革命战胜爱情,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从男主人公自身二元思想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导致这份感情中途夭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作者丁玲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自身经历,来分析时代背景等因素对作者作品中女性意识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丁玲作品《韦护》中的时代新女性特点以及女性意识的产生和在革命与爱情间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以三角或多角恋爱叙事模式著称的张资平作品多次遭遇查禁,并引起社会关注:其中《黑恋》(原名《青春》)被当作"反动刊物"查禁,《长途》则以"普罗文艺"之名而遭查禁。《黑恋》《长途》是张资平转变初期创作的作品,小说中的革命因素为多角恋爱故事穿上了一件革命的外衣,作者借由人物之口发表了对官员贪腐行为和书报审查弊病的批判。简单、粗暴的书报审查制度体现出民国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限制与自由。  相似文献   

9.
丁玲在左翼革命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主动使自己的创作能够担当起更多的社会意义。她试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来完成一种"革命话语"的表达,但是,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文本创作之间产生了裂隙,使得丁玲的爱情与革命的书写方式与其他作家的革命+恋爱小说相异:她以细腻的笔触描述爱情,追求爱情,始终坚持爱情书写并在其中表达她对爱情与革命的双重诉求,而爱情与革命的互动更使爱情有了辩证的思索过程,也有了生命的意义。这种书写因作家对爱情在生命中最美妙情感的体验与感受而情深意浓,也因之使作家的"爱情话语"悄然淹没于"革命话语"中并成为早期爱情书写范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魏爱玲 《现代语文》2007,(4):66-66,43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集中于对女性心理、情感欲望的大胆表现和女性命运的探寻。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流话语的转变,丁玲也不自觉地陷入“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创作的模式中,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识和阶级意识日益突出,性别意识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11.
《月上柳梢》是现代女作家赵清阁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作家通过"抗战加恋爱"的叙事方式将爱情书写和抗战救国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对以往"革命加恋爱"叙事模式的批判性承袭和大胆改造实验,而且与同时期陈铨的"抗战加恋爱"小说《狂飙》相比较,在主题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某些相通之处。通过对《月上柳梢》的分析,一方面我们发现赵清阁在小说创作上的匠心独运,另一方面则让我们从赵清阁与抗战文艺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处境中,重新审视抗战文艺创作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2.
"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小说创作在二十世纪的普罗文学中风靡一时,但最后受到了批评家的清算。后来的文学史,对之还多拘囿于"公式化、概念化"的定型评定。实质上,它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结构而存在,革命政治与性别政治在这个模式中结成牢靠的共谋。二者互相渗透,互相支撑,互相建构,共同支持"革命加恋爱"这一象征结构。本文拟从性别角度来审视"革命加恋爱"模式,并对这一有趣的文学现象,作一些陈述和清理,从中探究该模式的性别意蕴。  相似文献   

13.
《重逢》,是丁玲领导西战团时期为了进行抗日文艺宣传而急急挥就的独幕话剧。它通常被放置在丁玲不特擅长的戏剧创作序列而长期不甚被研究者们注意。然而,《重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抗日宣传作品,而是富于浓郁文学意味的“女性革命”文学创作。本文结合丁玲的回忆录《魍魉世界》,尝试分析革命女性隐秘的“囚困经验”如何被充分调动、融于女性文学生命的抒写中,这使《重逢》成为了真实呈现革命女性生命困境的革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正> 到了三十年代,丁玲的创作有了明显转变。开初,她的小说也曾“陷入恋爱与革命冲突的光赤式的阱里去了”。但不久则超越了这一台阶,呈现出崭新面貌。作为转变的起步,即是她从一九三○年起连续发表的《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一) (二)。如果说,最早的《梦珂》、《莎菲女士日记》、《在暑假中》等是丁玲在一条坎坷小道上,为“五四”高潮后一群知识女性的内心苦闷奔走呼号,那么,一九三○年先后发表的《韦护》,  相似文献   

15.
《红豆》继承了左翼文学的阶级性的部分特点,一方面,秉承了“革命加恋爱”的小说模式,最终爱情为革命服务,爱情服务于革命的形势需要。除此之外,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使得作家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另外一方面,它继承了当时的革命历史小说的特点,不可否认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它和《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和余永泽的故事情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6.
1927年至1930年,左翼文坛出现了一批"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小说。这种模式的背后隐含着爱情小说常见的三种模式,本文试图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定的时代环境背景及作家独特创作心理三方面探讨"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17.
丁玲从1927年秋创作处女作《梦珂》到1986年3月14日溘然长逝,漫长的60年创作生涯,跨越了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和几个风风雨雨的历史时期,共写了约300万字的作品。对她的创作分期,学术界意见虽然分岐(1),可是对其“早期小说”的界说却基本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她“早期小说”,是指她从1927年12月《梦珂》问世到1929年6月发表《野草》这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小说。我们不同意将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下限时间划到1929年末写的《自杀日记》(2),更不敢苟同将其下限时间延伸到“1930年左右”,把丁玲1930年创作的《韦护》和《一九三0年春上海》也划归她“早期小说”范围(3)。  相似文献   

18.
在小说《韦护》中,隐含着丁玲自我女性意识的情感理知对话。小说故事文本主要叙写男性革命者在"革命"与"恋爱"冲突中的艰难选择,小说内在写作意图看似源于作者对革命者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情恋的回顾,实则,小说深层文本潜伏着丁玲对自身情伤的回味、反思以及其由个性主义向革命意识转型前的徘徊、焦虑心态等诸多复杂情愫。在面临日渐形成的遮蔽性宏大革命救亡话语的情境下,作者悄然进行着自我心灵、理性认知的对话,探求合理的自我女性意识言说,并籍此试图走出自我情恋伤悼的情感藩篱。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普罗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革命救亡的浪潮冲击着女性书写的性别意识,与政治化的革命书写性比,女性的情爱已经变得不值一提。"莎菲"的决绝完成了丁玲跨时代的强力反叛,紧随其后的"革命加恋爱"将个体的解放无可选择地置放于群体解放的浪潮之中。丁玲的革命加恋爱的女性书写表现了女性视角下的生命感受和独特的性别体验,其对当下女性创作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革命加恋爱"小说创作风潮的始作俑者,蒋光慈这位作家所得到的评价一直不高。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因为研究者未能将其小说置放在其相对应的脉络进行解读。本文意在论证,蒋光慈最成功的作品《冲出云围的月亮》,乃是对茅盾《蚀》的《追求》所作出的逆写。只要一离开这个独特的情境,就无法理解这部小说的价值,乃是一种回应后革命语境的策略性书写。而这种逆写之所以成为可能,乃缘于蒋光慈对苏俄的新写实主义及未来主义的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