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灵活、准确地把握学情。学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情施教,灵活地组织教学,学情研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情,学案是师生互动的平台,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真实的认知点;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细观明察来了解学情,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水平,我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关注不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只有25%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有33.3%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处理课后练习的依据,有42.7%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依据。可见,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本就没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就是少数关注学生学情的教师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实现,而这些基本是属于后置性的,只有5.2%的教师能通过"课前预习检查"和"课前访谈"来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有效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学情分析,即对学习者的分析,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准确的学情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对症下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当前在小学数学领域,学情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缺乏学情分析的意识,学情分析缺乏理性认识,学情分析缺乏科学方法,缺乏动态的学情分析等。经过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学情分析的意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学情分析的动态生成,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三个方面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情分析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渐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设计时不少教师不但有了学情分析的意识,还尝试着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5.
解耀玉 《成才之路》2012,(34):89-89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必要依据之一,也是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错误分析是一个了解学情的不错选择。本文试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谈谈错误分析在了解学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面对借班上课,学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在设计教案时,通过预测分析学情;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表现分析学情;在教学结束时,通过总结回顾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出发点,能够使语文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动态的学情,不断调整教学预设,才能让"生成"精彩不断。课后,教师仍然要根据学情,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方能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反观教学实际,教师对学情的研究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9.
调控与反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始终使学生进行持续而有意义学习活动的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据此调整教学过程的方法。在本文中,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动态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才能让"生成"精彩不断。课后,教师仍然要根据学情,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方能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根据学生的学情需要确立重点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课堂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