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的人伦观念的走势说明道德教育中人伦教育的缺失。现代的人伦教育既要向传统伦理文化汲取丰厚的思想资源,更要立足于现代的视角,针对现代性的道德问题,处理好人伦教育与培养现代的独立人格、人伦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彝族传统禁忌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文章以黔西北彝族地区曾普遍流传的传统禁忌文化为例,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其对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揭示彝族传统禁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进而提出在当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对彝族传统禁忌文化传承与发展必须持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4.
3宗法人伦制度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基本特点。它的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法人快制度具有二元对立统一性。“礼”是宗法人伦制的形式规定。“仁”是贯穿于宗法人伦之中的精神实质或思想原理。它们共同维护着宗法人伦制度。孔子对“礼”、“仁”的反思是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历史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婚姻礼仪是有关婚姻的民俗行为,具有制度性。从彝族婚俗礼与婚俗文化特征的个案来看,云南寻甸撒米落彝族的婚俗礼仪呈现出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并存现象,撒米落彝族的传统婚俗文化的保持与文化特征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相调适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人伦称呼非常复杂,首先要分清它的几个系,即:父系、母系、妻系,此外也可以另立一系,曰夫系。其中,父系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各系中最基本的。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要推源的话,汉语人伦称呼,都来自古老的家族制度,反映着汉文化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人伦称呼非常复杂,首先要分清它的几个系,即:父系、母系、妻系,此外也可以另立一系,曰夫系。其中,父系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各系中最基本的。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要推源的话,汉语人伦称呼,都来自古老的家族制度,反映着汉文化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8.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伦文化以"人之为人,别于禽兽"作为先天预设,拟亲化过程使人伦秩序外推、拓展,并作为后天的社会关系范式而具有"伦理"与"道德"相统一的本质.人伦关系与人伦结构的认知、人伦原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和个体德性的建立与示范过程,揭示了"伦序"与"人理"相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本体"与"本质"相统一的德育本质.中国人伦文化传统的德育本质及其功能,在当今的德育实践与建设中仍有创新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滇南彝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其是滇南彝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滇南彝族的一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再现了滇南彝族传统教育思想,并主要表现在辛勤劳动与坚强勇敢、积极斗争与尊敬长老、团结友爱与共同发展、为人诚实与正直善良等几个方面。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中的这些教育思想,曾对滇南彝族生存、劳作、繁衍、发展、生息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有利于促进滇南彝族地区"五个文明"建设及实施滇南彝族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饱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已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做了深刻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古代“和合”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指异质事物的多样化统一,它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支持.我国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凸显了社会的各种矛盾,为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矛盾双方的互利双赢、避免文化冲突,以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生态保护观及现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我国的生态问题尤为突出。彝族传统宗教中,蕴含着仁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环境相适应、节制欲望、适度消费等生态保护观。这些生态保护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条件,提供了建构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和客观要求。中国历史上和谐社会的种种设想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西方思想史上,真正把“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理论概念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他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倡社会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的和谐结构是和谐社会的表征。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是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的是必须进行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传统和合思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但学界有一种倾向,即外在地对待传统和合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的关系。和合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得到认可,而对和合思想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关联的探讨不够深入。未来应加强探讨和合思想的本来内涵、它与中国历史发展之间的真实关联以及和合思想将在哪些方面、以什么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整体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重要领导艺术,判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和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虽然落后于汉族,但民风淳朴、生态环境良好和社会稳定,这得益于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今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资源,对加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和谐进步又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和谐思想构成了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儒家道德思想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这两方面入手,挖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无讼”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高度概括,“无讼”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根源。“无讼”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在价值观上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