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以"渔",是说我们教育者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下面,就具体谈谈低年级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不如启发学生有趣的学习,而有趣学习还不如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自去体会。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对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重要的一环。我在八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做法及体会给大家谈谈。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成为知识的贮藏库,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思考。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53):60-61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对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标准,老师要进一步的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更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科素养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将知识点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不如教会学生如何更加高效合理地解决数学题目,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教育家陶  相似文献   

6.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笔者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任何学校都不可能使学生学到他们终身够用的知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获取掌握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教学中,常听到不少学生发出感叹:数学难学!调查表明:导致数困生对数学感到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8.
初中英语新教材突出交际性,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教师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与其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那么如  相似文献   

10.
李秀起 《学周刊C版》2011,(3):142-14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处理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与创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创设趣味性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核心不仅是教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是否可以提升学生解题的能力,不仅是教师数学教学的能力的综合体现,更与学生的成绩息息相关。本文就数学教育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师道》2007,(6):23-2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是基础,教会学生思考是根本,教会学生创新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能力、涵养素质是目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一个成功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与践行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不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给人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学会怎样学习,这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钟常梅 《新疆教育》2013,(7):157-15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之逐渐具有自学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而且会终身受益。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思维也是培养数学良好思维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然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可或缺,教师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足够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并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达到学生学好数学,提高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知识为载体,着重于知识的开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教学也面临着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随之,小学数学课堂也将有新的面貌。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取智慧,改变教学形式、优化教学传统,将过去传统的教会学生知识为目的转化为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有效地利用新课程标准改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本文首先讲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标准,进一步阐述了如何使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根据兴趣使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18.
王跃 《学周刊C版》2014,(5):111-11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思维也是培养数学良好思维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然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可或缺.教师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足够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并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达到学生学好数学,提高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敢于质疑,敢为人先的品德,全面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知识,而且要教会如何去学习知识。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数学新的知识;教会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新的知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教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学会运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