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媛敏 《小学生》2010,(12):47-47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要求写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可这些句子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手法。例如: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归纳和分析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四类表现手法:(1)本体和喻体均清楚地出现在句子里;(2)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3)通过夸张手法来表现;(4)结合拟人修辞手法来表现,从而反映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写作中,句子顺序、句子长度的变化可以使句子的结构多样化,而比喻、拟人等常见修辞格的应用可使文章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六大题25小题,是一道令广大考生和语文教师眼睛为之一亮的好题目。这是一道仿写试题:依照下面的比喻句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要了解该试题的奥妙,我们可以参阅评分标准: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给2分;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给2分;四个比喻合理贴切,给2分;每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一个不给分。由此看来,该题和往年的试题是具有连续性的,都是考查比喻…  相似文献   

5.
复杂的比喻     
一、比喻加拟人在比喻句中添加拟人,可以使句子更生动,让事物活起来,像人一样有思想和言行。例:白杨披着浓霜,像哨兵似的站在路  相似文献   

6.
怎样提炼句子的主干湖南/潘新华什么是句子的主干呢?“主干”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枝叶”比喻事物的次要部分。“主干”与“枝叶”相对而言。一个句子在结构上起主要作用的主语、谓语、宾语三者的中心语,就是句子的主干。在句子中起修饰补充作用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归纳和分析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四类表现手法:(1)本体和喻体均清楚地出现在句子里;(2)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3)通过夸张手法来表现;(4)结合拟人修辞手法来表现,从而反映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10.勇闯四关曾爱华(南昌市羊子巷小学){活动要求}复习巩固比喻、夸张、拟人这三种修辞方法,训练学生把句子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活动准备}1.备盖有红花的优胜券若干张,2.红纸做的三角形小旗四面,分别写上1、2、3、4序号.分放在四个关卡处。3.在...  相似文献   

9.
比喻义和比喻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比喻义是该词本身由本义通过比喻而得来的意义,与它所处的句子则无比喻关系:同时.它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不用它的本义而用它约定俗成的寓义的。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们常把某些似喻非喻的句子错误地视为比喻修辞格的现象 ,本文从比喻修辞格的句式结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事物等方面 ,深入地剖析了它的特点 ,同时还将借喻与借代、拟人、双关等辞格作了比较 ,以便对比喻这种修辞格作进一步的认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 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 哺育着她的儿女。"比喻 刚刚发言完毕,拟人就念 着优美的句子笑吟吟地 登台了:  相似文献   

12.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上册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的一个句子。对于这句话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人说用了比喻、排比;有人讲用了比喻、排比、拟人。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与课文同步练习题中,说成是拟人的修辞格……这个句子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多种辞格运用到一个句子当中——"修辞的综合运用"问题。有时候在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事情叙述清楚、完整;正确使用动词;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园的一角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一。 教学目标:1.从不同角度观察树叶、花朵,并根据观察加以想象,写段通顺的话。2.大胆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2004年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衬托、通感、双关等。一、拟人诗歌鉴赏题中考查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描绘形象,表意生动。全国乙卷和北京卷都做了考查。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  相似文献   

17.
一、《综合英语》的特点 1.《综合英语》试题特点 除了一般的语音、词类转换、语法练习外,还有一些试题出自原文,有的考生认为这与能力的培养是联系不大的。而笔者认为这种题型很有价值。与课文相关的题型有:A.完形填空中B部分:试题从所学课文中选出片段,留出空处;B.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每题所提供的线索,按照课文内容,用正确的语法形式完成句子;C.就课文回答问题,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D.另外句子翻译,段落翻译。考试题型的表面似乎在于背诵,而实际上把重心已经放在了语篇上。在这种题型的指…  相似文献   

18.
比喻和拟人     
一次听青年教师讲课,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桂林的山,像老人,像骆驼,像巨象……这位教师按照教参的说法,认为这句是比喻。有些学生提出异议,认为也用了拟人手法,理由是把桂林的山当作人(老人)来写了。这位教师不能说出所以然来,只好含糊其辞...  相似文献   

19.
张宝霞 《考试》2009,(6):64-65
比喻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频频亮相。尤其是其与诗歌鉴赏的联合,一直是一个常见题型。但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判断不准的现象,将比喻误认为拟人或其他表现手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其细化分析,掌握它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学小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1.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生动准确地说明事物;2.用词严密精当,且富于变化;3.运用形象的拟人和比喻来说明事物,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