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再次拿起这本《城南旧事》,细细聆听,小英子稚气的声音再次传过来,传过来……《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将我带入了城南,带入了那淡淡的文字和悠悠的岁月里。书中的一切——缓缓走过的骆驼队,脖铃"铛、铛"地响,妞儿含着泪花说:"我找我亲爹亲  相似文献   

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由弘—法师填词的《骊歌》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而《城南旧事》的原著是台湾女作家赫海音(1918-2001),电影中那个“英子”就是小时候的林海音。不久前,北京市政协  相似文献   

3.
二十年前,一部名为《城南旧事》的电影广为中国电影迷们所称道。“小英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现在,小说《城南旧事》的节选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已走进了初中课本。其平凡质朴的内容,难以释怀的形象,清爽明快的语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啃书吧     
推荐理由《城南旧事》———回忆原来可以这样美故事内容:《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带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讲述了6岁的小姑娘英子的童年往事。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邻居住着“疯”女人秀贞,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小桂子。后来大学生被抓了,小桂子也下落不明。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其实就是小桂子。秀贞与女儿相认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她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了居。她在附近的荒园中…  相似文献   

5.
<正>《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祖母级文学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曾被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  相似文献   

6.
一、内容简介 《城南旧事》所呈现的是一个传统、朴实的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社会。主人公小女孩英子跟随爸妈从台湾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英子就在这条胡同里开始了她无忧无虑的生活,也结识了一个个“朋友”。  相似文献   

7.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时空》2014,(10):32-32
如果你已经上六年级了,那一定还记得《童年冬阳骆驼队》里那个可爱的小英子吧。是的,今天你读到的这个"小英子"就是那个"小英子"。这些有趣的童年故事都来自于同一个作者的同一部作品《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曾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9.
<正>冬日里响着清脆铃铛声的骆驼队、有着离奇身世的小桂子、蹲在草丛里心事重重的人……合上书,这些画面仍然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最近,我读了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以主人公英子的口吻讲述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  相似文献   

10.
袁合鹏 《师道》2006,(7):1-1
又一次在静静的深夜里看《城南旧事》,也又一次陶醉在《送别》的旋律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穿过时空去看这部20年前的电影,仍旧沉浸在感动中,英子可爱的面孔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老北京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中。英子带着太多的疑惑静静地离开了北京的老胡同,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不断地触动着英子,伴随着她金色的童年。成长中伴随着不断的失去和不断的寻找,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朋友家人师长也渐渐成为我们的回忆。可我们是…  相似文献   

11.
吴晓路 《辅导员》2011,(35):56-5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以及她和朋友或亲人离别时的情景。林海音出生于台湾,童年在北京城南居住,大家都叫她英子,她长大后非常怀念童年生活,就写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让读者  相似文献   

12.
我,我轻轻翻开那本封面坚硬的《城南旧事》,指尖触及淡黄色软和的纸张,思绪就被故事情节牵走了。追随着故事主人公英子成长的脚印,一抹淡淡的红晕悄然爬上我的脸庞。《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用心镌刻下的一部永恒。全书五章,各有千秋。它的语言朴素得就像是一个女孩子在向你娓娓叙述她从幼稚到成  相似文献   

1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同学们,你会唱电影《城南旧事》中这首美丽而略带忧伤的主题歌吗?这部电影是根据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该小说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4.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长大了 初读《城南旧事》,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时朦胧而真切地感受着英子的喜乐、忧伤与迷惘.时隔几年,作为一名初中生,闲暇之余,再拾《城南旧事》,异样的版本,异样的解读.那个淳朴的英子,她淡淡的思念与忧愁,伴着夹竹桃落花的清香,在心头久久萦绕,无尽思索,无法遗忘.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书中描写的是她的童年生活,是她对北京风土人情的回顾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本书也是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城南旧事》以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的视角展开叙述,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章。  相似文献   

16.
<正>罅隙的阳光,穿过窗外的大树,投进我的手心,暖暖的。一旁是已翻到最后一页的《城南旧事》。哦,我似乎看到了天真的英子,忆起了那段最好的时光……记忆沿着掌心的纹路细细裁剪,所有的碎片都铺成了一条直线。20世纪20年代,英子一家迁到了北京,英子用好奇和可贵的天真,去帮助关心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并找到了她失散多年的  相似文献   

17.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全书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小女孩英子的自述,描写知识分子、城市平民、农民等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种种生活。《爸》文通过“我”(即英子)对成长历程的回忆和感受表现爸爸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揭示  相似文献   

18.
老师的提问     
我们小学的班主任曲老师,酷似《城南旧事》里小英子的老师。每日到校,总要我们整整齐齐坐好,然后抑扬顿挫地问“:昨天放学回家,有没有问候父母辛苦?有没有做家务?作业做完了吗?今天有没有笑着和父母道再见……”  相似文献   

19.
老师的提问     
我们小学的班主任曲老师,酷似《城南旧事》里小英子的老师。每日到校,总要我们整整齐齐坐好,抑扬顿挫地问:“昨天放学回家,有没有问父母辛苦?有没有做家务?作业做完了吗?今天有没有笑着和父母再见……”  相似文献   

20.
丁剑书 《新读写》2010,(10):60-60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她七岁到十三岁在北京城南居住时的岁月写下的回忆录,文风质朴无华。林海音以她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那一清如水的文字,像柔软的手指扣动我的,心弦,泠冷的琴声将我带回那个充满沧桑古朴气息的北京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