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英语意群内的单词连读可以产生在辅音和元音之间,也可以产生在元音和元音之间;在产生连读的音之间,应架设协助过渡的语音桥梁,语音桥梁有[j]、[w]、[r]  相似文献   

2.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水平与语言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1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和语言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测试和四级考试成绩均未达到理想水平,语音测试中连读、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尤为薄弱;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水平与语言水平呈显著相关,尤其表现在单词发音、语句重音、连读、意群停顿、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和失去爆破等方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语音水平与语言水平的相关性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潮汕方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给以潮汕方言为母语的学生在英语语音的学习上造成困难。着重从元音、辅音、声调和连读四个角度探讨潮汕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强调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帮助学生摆脱潮汕方言对英语语音负面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以3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试的英语语音水平和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语音测试和四级听力成绩均未达到理想水平,语音测试中连读、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尤为薄弱;被试的语音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呈显著相关,尤其表现在意群停顿、单词发音、元音音素、辅音音素、连读和语句重音方面;在英语语音水平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比较英语和客家方言的元音、辅音的主要特点 ,具体分析了客家方言区学生在学习英语元音、辅音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语语音是指包括英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词句重音、连读、节奏和语调在内的英语语音体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5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发展语言技能首先要把好语音关,在小学初始阶段尤其要重视语音学习。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的语音包括元音、辅音、重音、意群、语调和节奏等。语音和语义密不可分,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普遍存在将语音教学简化为拼读规则的教学,语音沦为辅助学生记忆词汇的工具,导致语音教学出现知识本位、情境缺失、地位边缘和教学随意性大等实践问题。为此,笔者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开展了“十分钟”语音教学实践(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英语音节音位与汉语音节音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英语和汉语在音节构成与组合、音位数量与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异同。汉语音节通常是辅音加元音,英语音节的最大特点是有各种辅音群;英语单元音其音长可造成意义的区别.汉语单元音数量少,每个音要承担较多的功能;英语双元音两音相对独立,汉语双元音浑然一体;发英语三元音时气流为强-弱-强,汉语为弱-强-弱;英语辅音清浊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汉语的送气、不送气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英音节对比与英语语音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音节结构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英音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迁移到英语语音习得中,对于英语辅音及辅音群的发音、英语音节的连读、英语音节的重音难以掌握。了解和明确汉英音节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负迁移,促进英语语音习得。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客家方言的语音系统各有其独特的发音规律。本文通过比较英语和客家方言的元音、辅音的主要特点, 具体分析客家方言区学生在学习英语元音、辅音时出现的主要问题, 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 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英、汉语音变化都具有再造新词的功能。英语中的辅音、元音和重音的改变与汉语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改变都会产生词义、甚至词类不同的新词。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黏着性语音的元辅音区别性特征对口语环境下的连续语音识别影响很大。通过维吾尔语和谐语音现象下的发音规律及其规则,采用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技术和数字语音信号处理等方法,研究和谐发音现象下的元音、辅音区别特征系统,建立扩展元辅音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扩展元辅音集的连续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通过其声学模型比较研究,构建连续语音识别模型,为维吾尔语口语环境下的连续语音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辅音与元音在歌唱发声中的运用 ,辅音与元音的特征 ,说话和歌唱中咬字的异高 ,以及良好的语言习惯如何延伸到歌唱中 ,以便处理好歌唱的咬字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和笔者长期参加普通话测试积累的经验,从声母、韵母、声调、方言词汇等方面对南阳话和普通话加以分析区别,从而提供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和个别性的南阳方言现象,为研究南阳方言者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同时,也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些便利。  相似文献   

16.
詈语的使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语言学有很重要的价值。从微观的语音特征来分析汉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常见詈语词汇,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启发更多思考。汉英詈语词的声母或首字母多为爆破音、摩擦音和塞擦音,仅有几个不圆唇的元音也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音同音近角度切入力图探究《风俗通义》通假字的语音关系,笔者通过梳理、查证、认定等大量考据工作,最后从训诂角度认定了全书59个音同音近借用通假字,同时进行了声韵皆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韵皆近四个大类的分析,从而全面展示《风俗通义》的通假面貌。  相似文献   

18.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托马斯.哈代的叙事诗《针线盒》,从音韵和叙述手段两个层次揭示诗歌主题和哈代的创作思想,认为诗行结尾韵脚元音和辅音的不均衡分布揭示出哈代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此外,诗人通过选词、大量的直接引语、衔接和话轮转换这四个叙述技巧,将戏剧性植入日常琐事。  相似文献   

19.
Reading vowels in Kannada scrip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AB式拟声词及其重叠形式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式拟声词中叠韵词较多,第二个音节声母为“1”的也较多,后者可能与古代汉语的复辅音有关。这类词通过不同的方式时现实世界的声音进行模拟。AB式及其不同重叠形式的拟声词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这类词作状语时,在组配方面受到拟声词形式和VP组成成分的双重限制。这类拟声词后加“地”与否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否加“地”与拟声词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