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读懂考点 “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或是结构上的.或是表情达意上的,或是二者兼有——的关键性语句,准确、全面地解读这些句子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下面介绍几种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科文阅读     
训练点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文中特殊的句子。例如主旨句、概括句、比喻句等。阅读时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主要是这样一些句子:含意比较含蓄,利于发挥的句子;表现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比较形象生动的句子;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相似文献   

3.
汤鹏 《新高考》2011,(4):17-18
含意题,是高考阅读题考查中的常见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一种题型。其基本的提问方式是:"请理解某某句子的含意"、"怎样理解某某这句话"、"某某句子的含意是什么"、"赏析某某一句话(的含意)"等。含意题所选的句子大都是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关键句主要包括以下特征:①内涵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在文学作品阅读(特别是散文作品的阅读)版块的考查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2010年高考广东卷、北京卷、天津卷、全国卷Ⅰ、全国卷Ⅱ、重庆卷、上海卷等便直接用理解“句子的含意”设题,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当对这个考点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一个考点。所谓“重点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关键句。它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的中心或段意,且对文章结构布局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临时意义,有的还有言外之意。下面结合2011年高考实例,讲讲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认为副词"至少"表示的意义是"最低限度",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至少"有"不止"、"不仅仅"的规约含意。由于"至少"的使用与说话人紧密相关,因此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说话人自我的印记。"至少"的规约含意"不止"、"不仅仅"表现了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主观介入,表现为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肯定程度或对命题的主观认识。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包含"至少"的语料中,"至少"的用法归纳为标记和无标记用法。在这两种用法中,"至少"的主观性体现了说话人主观认识、主观解释、主观情感。  相似文献   

7.
张菊红 《考试》2014,(11):21-22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出现"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或表现手法"这样一种题型,特别是江苏、浙江的高考这一题目出现频率非常高,占分一般在6分左右。《2013江苏考试说明》:"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鉴赏评价分值也较大,很多同学都会  相似文献   

8.
金远亮 《学语文》2012,(1):44-44
正确理解句子含意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句意理解了,段意就清楚了,段意连接起来,篇章就有眉目。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中经常通过理解句意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含意”这一考点的题目在高考试题中往往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赵洁 《阅读与鉴赏》2008,(10):37-40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依据“句不离篇”的原则,其实就是考查对文章内容或者主旨的理解。要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首先,我们要分辨清楚哪些句子是重要的句子。在通常情况下,“文中的重要句子”一是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从内容上看),二是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从结构层次上看),三是写作形式上富有特色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例如结构上超常组合的句子或者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的句子,四是反复出现的句子(从出现的频率上看)。  相似文献   

10.
杨浩然 《现代语文》2014,(7):131-133
近两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围绕着一个主要话题,且该话题贴近现实、理性色彩浓厚。2012年高考作文的主要话题是"时代与价值观",2013年高考作文的主要话题是"捐助与受助"。对于这类作文题型,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主话题"式新材料作文。2012、2013年笔者有幸参加广东高考语文的阅卷工作,对这类作文的评定有一定体会,在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是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必考。但是从考生答题来看,得分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实仔细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就会发现它是有一定答题技巧的,现结合实例作具体解析。一、抓重要句子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句子,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例1】2007年山东卷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解析该句位于文末,文章或段落结尾的句子往往具有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升华主题的作用。要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就需要回答:为什么不怕冷?为什么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关键在于理解“冷”和“灯”的含意,从上文第四段“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可以看出,“冷”是指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而第三段中通过理解“荒野无灯”是“心里刮着凄冷的风”,“感到自己是无人理...  相似文献   

12.
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评价”类试题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命题规律】1.体会词句含意型。一般情况下,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词句含意的考查.重在对那些包含在文中具有指代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词语的含意深奥的句子的考查。常见命题形式有:①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某句的深刻含意;②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③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怎样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相似文献   

1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近几年《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始终不变的要求。它主要指对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所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意。笔者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潜心研究发现:在对重要句子的考查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比喻句。如何做好这一类题呢?  相似文献   

14.
【考点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属于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八大考点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中的一部分,侧重于挖掘语句的语境义,言外之意。它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考点,也是高考"长考不衰"的考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兴鸿 《教师》2011,(8):117-117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试题中必考题目之一,虽然病句类型种类繁多,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语病标志,抓住了该标志,就能快速地辨析出句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下面,就谈一谈与标志性语病词之一"和"字有关的语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近几年各地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为例,把握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从各个角度梳理句子含意理解的突破方法。把握理解的思路,整体理解文段,瞻前顾后理解,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等策略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抽丝剥茧,最终抵达句子的准确含意。这些方法既遵循文句理解的基本规律,又以学生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全面掌握这些方法或技巧无论是对应试能力还是对阅读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英语无标记主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句子结构或句子成分是否有标记或无标记,要根据句子结构或句子成分在交际中表达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即从句子基本信息方面的"nature(性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正>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里,语句类考题几乎是必考的。它出现的形式大体有以下两种: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这两种看起来很相似的题型,在答题策略、答题格式上是不是差不多呢?一、面貌相似——学生答题模糊以期中考试散文阅读《清粥》为例:1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参考答案:(1)没有经过慢工细煮,米不能与水相  相似文献   

19.
单词拼写是近几年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儿陕西卷和浙江卷)中新增的一道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句子及提示(即英语首字母或单词的中文释义)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使句子结构完整合理,意义明确。此题看似简单,考生却得分较低。其原因是:一方面考生对高考要求的词汇掌握得不够熟练,凭感觉写;另一方面考生对此题型特点不甚了解。不能正确运用该单词,以至写出来的单词形式与句子的结构不一致,不能得分。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就其解题技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必考题型,2008年高考共有11套试卷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直接考查了这一考点。面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考生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常常凭借感觉答题,以致严重丢分。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六种解读方法,希望能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准确解读重要句子含意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