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英语》2007,(11):18
安立奎·伊格莱希亚斯是世界公认唱片最畅销的拉丁巨星。1975 年 5 月 8 日, 安立奎诞生于西班牙世界著名歌唱家胡里奥的家中, 1995 年安立奎刚满 20 岁, 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 秘密准备了 4 年的 Enrique Iglesias, 全球售出 600 万张, 其中多首单曲在美洲、欧洲、亚洲等超过 19 个国家登上流行榜榜首位置。他还获得多个国际音乐奖项, 包括: 1996 年葛莱美音乐奖最佳拉丁乐手, 1997年美国 Billboard 杂志最佳拉丁专辑, 1997 年世界音乐大奖最高销量拉丁唱片奖。  相似文献   

2.
王波 《教师博览》2012,(1):30-31
身为西班牙人,这一度是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不幸。他唯一掌握的语言是西班牙语。然而这位医学毕业生无奈地发现,母语很难让他在国际科学界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3.
王波 《大中专文苑》2011,(17):59-60
身为西班牙人,这一度是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不幸。他唯一掌握的语言是西班牙语。然而这位医学毕业生无奈地发现,母语很难让他在国际科学界发出声音。19世纪晚期,世界上重要的科学论著大多由德语或法语写成。  相似文献   

4.
传说西班牙的国王和皇后为了考察一位年青人的本事,便拿出一只鸡蛋对在场的人说:“谁能把这只鸡蛋立起来?”许多在场的人都试图立起这只鸡蛋,但都没有成功,这时有一位年青人拿起鸡蛋将它往桌上一磕,鸡蛋碎了一角,但已立住了。国王说:“这算什么本事?”这位年青人说:“在我之前,你们谁能想到这个办法?国王,你想到过吗?”国王确实没有想到过,他十分欣赏这位年青人,并同意了他提出的请求。原来,这位年青人叫哥伦布。他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少年时代,便对海洋和往返于地中海的快速商船产生浓厚兴趣。后来,他利…  相似文献   

5.
再读三毛,依然会为这位真情真性的奇女子的人和文所深深感动。给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现实汲汲功利中的人们清心净目之感。本文旨在从三毛散文内蕴去追寻其人和文和谐与相契的美。而这正是这位华人女作家熠熠于当代文学星空的光芒所在。  相似文献   

6.
凭一部《泰坦尼克号》获得奥斯卡电影音乐大奖的 James Homer(詹姆斯·霍纳)日前义为哥伦比亚三星公司今年的暑假强档新片《佐罗的面具》(The Mask Of Zorro)完成了配乐。这是一部浪漫的惊险片,描写墨西哥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故事,将于7月17日在美国上映。本片演员阵容强大,除佐罗由风流小生 AntonioBanderas(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担纲外,Anthony Hopkins(安东尼·霍普金斯)和 Catherine Zeta-Jones(凯瑟琳·泽塔琼丝)也有出色表演。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出品的这套电影原声专辑以主题歌《倾我今生》(I want to speed my lifetime lovingyou)(Will Jennings 作词,James Horner 作曲)最引人注目。这首歌的演唱者是创下澳大利亚女歌手销量之最的 Tina Arena(蒂娜·阿莱纳)和获得格兰美最佳热带拉丁音乐专辑提名的 Marc Anthony(马克·安东尼)。专辑将于7月份向全球发行。  相似文献   

7.
应炸鸡 《红蜻蜓》2022,(Z3):48-51
<正>2019年5月,西班牙《马卡报》曾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个东方面孔在被誉为世界足球中心的西班牙,成为球迷心中的英雄,成为人们欢呼的核心。他被扛在肩头,身边是欢腾的球迷。这位足球场上的战士,笑起来像腼腆的大男孩。他就是武磊。这张照片来自西班牙甲级联赛2018-2019赛季末,西班牙人俱乐部的最后一场比赛,那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胜利。在武磊加盟之前,西班牙人队徘徊在降级边缘,已经12年无缘欧联杯比赛。在这场比赛中,凭借武磊和队友的进球,西班牙人再次闯入欧联杯。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西班牙情歌王子”Julio Iglesias,自1968年意外踏入歌坛至今,所创造出之经典名曲的数量,和他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乃至英语等各种语言所演唱的专辑数量及销售总数,截止目前为止全球没有其他艺人能凌驾其上。这辉煌的成绩也让他名列“金氏世界纪录”。Julio的成功在某种层面上,除了为非英语系、尤其是拉丁语系的艺人打开了通往世界主流乐坛的门户,更重要是:他为音乐无国界、不为语言所限制的魅力作了最好的例证。个人魅力及音乐成就皆具爆发力的胡里奥,从香港到好莱坞,从斯德  相似文献   

9.
刘玉先 《留学生》2011,(1):32-33
涂光楠先生如今已是83岁高龄了.但脸上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之感。他虽头发花白,身体却健朗.眼睛里透出一种睿智之光。一个冬日清晨.我采访了这位欧美同学会的老会员。在他详细、精彩的讲述里,那些难忘而珍贵的往事一幕幕浮现于我眼前。  相似文献   

10.
大约是从1995年年底开始,雅尼(Yanni),这个音节简单易记的名字悄然在中国乐迷中流行起来,他和他的乐队演奏的那些别具一格的音像制品畅销无阻,似有席卷大江南北之势。这位音乐家和他的音乐同样具有迷人魅力的外在形象——黑色的披肩卷发,浓密的唇须也成了一种新型音乐的象征。雅尼于1957年出生于世界文明古国希腊。他自幼喜爱音乐,对音乐的感觉特别敏锐,雅尼16岁前往美国,一边在明尼苏达大学学  相似文献   

11.
拿破仑·彼拿巴,这位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帝国皇帝,其一生绚丽多彩,光芒四射:他收复土伦,进军意大利,远征埃及,战功显赫;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帝国,登上权力之巅;他连续多次击溃反法同盟,使帝国进入鼎盛时期;他两线作战——西与西班牙开仗,东与沙钱交战,使其走向穷途末路,被迫于1814年第一次退位;他在厄尔巴岛不甘寂寞,卷土重来,创造百日奇迹,但好景不长,滑铁卢一战终使他在圣赫勒拿岛度过余生。几起几落使拿破仑的一生极富戏剧性。他的成功和失败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其用人之道是一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其用人术和御人术探寻其用人特点与用人方法,从而使我们从拿破仑的人才思想中得到一点启示。 拿破仑的用人术 事业是由人去完成的。管理者之道在于用人,用人得当,则事必成;用人不当,则事必败。但管理者用人各有千秋。现来分析一下拿破仑的用人特点。 拿破仑用人最重要的特点是摒弃封建门第观念,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军队更是如此,平民出身的士兵根本无望得到升迁,当然更不能奢望将帅之衔。而拿破仑则说:“我的格言是,有能者居之,无出身之别。”’‘’在提拔军事将领时,他认为  相似文献   

12.
《少年电脑世界》2010,(9):28-29
这首经典的世界杯主题曲演绎着拉丁音乐的浪潮……《生命之杯》在世界杯之后传播甚广,成为很多足球节目用来烘托气氛的第一选用曲目。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世界》2013,(18):26-27
魏晨《登封造极》 摩登潮男魏晨最近发行了他的全新时尚音乐力作《登封造极》。这一次,首度担任专辑Co—Producer的魏晨在音乐风格上实现了大跃进,展现了自己多元化创作潜能。首波主打《封面恋人》,魏晨亲自叙写“不为人知”的神秘恋情。新的音乐打破了之前酷炫的韩国舞曲风格,开始转型尝试时下流行的众多复古节奏风格,如Funk,R&B,拉丁House及欧美情歌等多元化曲风,在新的唱片中让音乐开始舞蹈。不仅如此,他还在歌曲中加入了复古的Flamenco吉他.来做整首的最主要的元素,完美的揉入简单的电子音色,为了不失现代感,增加高频的刺激感.主歌和副歌部份也做了很明显的大层次转换氖围,从Flamenco的深红色的氛围转换到轻快明朗的浅蓝色的氛围,这种音乐性上深浅结合的氛围,也是他想表达给所有歌迷的音乐态度。  相似文献   

14.
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然而,其作品涉及的主要体裁形式就是歌剧,他的许多歌剧至今仍在歌剧舞台中占据重要位置,且佳作之多,流传之广令人称奇。这位音乐史上的巨匠,不仅创作的歌剧久演不衰,且剧中许多咏叹调曲目,被列为声乐艺术教学的重点学习曲目,本文简要剖析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英语沙龙》2007,(4):4-7
本文作者是西班牙的情歌王子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胡里奥在其逾30年的音乐生涯里,发表过76张专辑,获得2650张金唱片及白金唱片,创下全球2亿5000万张的专辑销售纪录,堪称流行音乐史上最成功的拉丁歌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肖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f小调调性的音乐都在他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出现过。f小调本身就是一个在音乐旋律中听起来很让人压抑与悲痛的调性。而肖邦采用此种调性创作音乐,光从音乐旋律感调性我们就已经听到了他内心所要表达的那种郁愤、痛楚感。使人很快的就能建立出整首作品的音乐形象感。  相似文献   

17.
张淼 《中学生天地》2014,(10):40-43
西班牙,是众多欧洲国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法国式的浪漫,也会发现如意大利人那般热爱享受生活的人民,还有几分拉丁关洲如火的热情..在这片国土上,不乏气势雄伟的哥特式教堂,也随处可见带有几分阿拉伯人血统、浓眉大眼的帅哥美女,斗牛士、番茄节、弗拉门戈、Tapas、足球……西班牙有太多太多的“关键词”。而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这片由阿拉伯人命名的土地,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音乐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金龙 《文教资料》2009,(36):71-73
音乐是人对象化的产物,它直接对应于我们的内心.这种对应在作用于我们的情感的同时,也对应于我们生理的自然欲求,在广泛的听众中产生共同的美感,这种关感即“蓄积与释放的满足感”。文章通过对20世纪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结合特别的音乐分析模式,来说明听众内心的这种快意之感。  相似文献   

19.
探险家和音乐1577年,德雷克出发进行环球探险。船并不大,那点地方光水手和士兵就够挤的了。尽管如此,德雷克还是带上了音乐家。在开饭时德雷克总要叫音乐家为他演唱。一位被德雷克俘虏的西班牙海军将官在其后来发表的日记中写道:“‘龙’(西班牙人给德雷克起的外号)吃饭喝茶都要听六弦琴音乐。”  相似文献   

20.
1828年3月初,一位意大利小提琴家来到维也纳,立刻成为音乐之都的市民们议论的中心了。这位小提琴家名叫尼克洛·帕格尼尼①,也就是被称做“小提琴魔神”的帕格尼尼。从他3月29日在维也纳宫廷剧院举行首次演奏会,到他于8月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