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与语言有紧密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导致中西方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也为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本地区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的英语教师的重视,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让学生在比较中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胡新平 《学周刊C版》2019,(6):152-153
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发展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和潮流,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受其影响,学生的思想认知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道德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以便抓住多元文化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新机遇,迎接多元文化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更好地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隐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文化体验.并表现为具体的语言形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的部分.同时也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有其共性与差异.因此.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导致中西方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也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要克服这种障碍就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社会文化能力。本文分析我国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即讲求一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独特思想;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衍生出独特的中华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6.
色彩词是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它必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制约了色彩词的意义的演变.同时又赋予了色彩词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的色彩词的文化内涵有相同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受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比较了英汉色彩词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义,以及造成这些不同内涵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对于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语言赖以生成的情景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越丰富,理解篇章内容的能力也就越强,学习外语的信心也就越足.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英汉之间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重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9.
称谓习俗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称谓习俗中,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特异因素,显示了民族称呼的文化背景比外域要复杂得多,这有其重视传统美德的积极意义,也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相关消积成分。人际称谓与各种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人际称谓有规范化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英语教学从词汇、句法到表达无不渗透异国文化。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从分析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着手,论述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理解以及翻译准确性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一些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侗款文化是我国侗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侗款文化的核心侗款在本质上是民间法、习惯法,能够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侗族款文化虽然包含了很多积极因子,但是由于民间法、习惯法本身与现代法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两者之间存在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一切表征。当然,这种冲突与矛盾并非不能化解。如果能够有效地化解两者的矛盾冲突,则能够进一步发挥侗族款文化的积极意义,与现代法治形成互补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何鹏 《天中学刊》2014,(5):12-17
剧情相似的《铡包勉》和《安蒂纲》表现了中西法律文化在国法、人情关系问题上的不同。从法律的外在视角、内在视角、法律实施的结果、法律的分类以及社会规范的产生和归属等方面分析两部戏剧,在"遵守法律"与"法律的权威"这个问题上,中西法律文化展现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西方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然不断受到挑战和质疑,但"遵守法律即是正义"是毋庸置疑的。而在中国法观念中,"法律权威"虽获得"识别"或"承认",但"遵守法律"却未得到普遍的接受与认可。  相似文献   

13.
民法典与民法文化间存在着积极互动关系,也对我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普法活动等方面以及民法文化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克服这些消极影响,民法典内容要体现出民法保障人权、维护人性、推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品性;要弘扬民法精神,加强对民法文化等基本理念、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引领与支撑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法治文化与伦理文化是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弘扬法治精神与培育法治文化理念是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必然选择;自由、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引领着伦理文化的创新与进步,而伦理文化则以其丰富的资源与深刻的内涵支撑着法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立法的伦理形式、司法的伦理适用与守法的伦理机制是法治文化的主要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法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从是否为法律至上,是否为良法之治,是否能有效制约公权行使、保障私权实现等三个方面阐述传统法文化之于现代法文化的区别所在,以期深层次探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角度审视历史的经验与当今法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分析中国近代转型后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脱节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扩大开放、吸收中外法律文化优秀成果、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法学研究和法制教育等方面创造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反思当代法治建设的理论渊源和借鉴蓝本,透视当代中国法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以人文精神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探寻法治缺失人文精神的表征,并以此为法治改革的视域,以期弘扬21世纪法治人文精神的本有属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与体育的密切关系,需要法律的调整。有法律保证的体育社会,一定会使人类社会趋于更健康、更完美。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文以中西文化差异性来否定法治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观点,提出:在法治不足,人治有余而又迫切需要法治之时,我们应该呼唤法治而不是排挤它,更不应借口文化差异,国情不同而否定它,在法治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现象,但它如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总有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以比较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法治,兼容法治。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报告明确了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将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依法治国的历史角度出发,并在与西方法制现状及政治文化思想传统相比较的基础上,我们更容易看出中国现在依法治国症结的本质所在。文章试图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中与现代法治相悖的几种因素,以凸现文化传统历史继承性角度上依法治国的困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