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鸟岛》描绘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条理清晰,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背诵。学习《鸟岛》一课正可以达成这一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鸟的多、鸟岛的热闹。2.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背边想象。3.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引导学生爱护身边的环境。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鸟岛画面;有关内容的电脑幻灯;鸟岛背景图。学生:各种自…  相似文献   

2.
<正>一、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创设“跟随书本去旅行,介绍大美祖国”的学习情境,明确“将旅行见闻整理编制成美丽中国画报”的学习任务。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提升核心素养。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预习、课上交流等方式,认识63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并非一无是处,评比课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多媒体的运用也并非不好,只不过让我觉得评比课与平时的教学有点脱节,评比课不要成为公开的作秀课,评比课应变得简单、有效、真实。北师大版三年级的“分一分”(也就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堂课我以玩折纸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大致流程是:玩折纸——认识分数——研究分数——再玩折纸表示分数。教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学会读、写分数,并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饱含感情地诵渎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称的来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体会蝴蝶谷的美.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学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5.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以期与同仁共同探讨。一、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1.创设学习的情境。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平均分”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课前准备:教师:计算机课件。学生: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教学过程:(一)以谈话方式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以谈话方式开课,有效组织课堂;提示学生举起右手或左手,直奔主题]1.感知左手和右手。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2.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对能力。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五十二》这个节目吗?生:看过。师:今天我们就来玩其中的一个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参加。(屏幕出示下列词语:矛盾借同学学习团结橡皮玩)(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好)生1:这个词语有两个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边比划边说)生2:老师经常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认识“蚂”、“蚁”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集”、“昆”、“野”3个生字,会写“虫”、“田”、“天”、“牛”4个汉字。2.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理解词语。3.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图文对照,读懂课文,认识9个汉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头饰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采遍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昆虫吗?(蜜蜂)犤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课一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P112—P113 例1—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2.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2”) 2.把两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1”) 3.把一个饼要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才最公平呢? 让同桌的两位同学用圆纸片代替饼实际分分看。 指名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分成的两份大小怎样?说明是怎样分的?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种新的数——分数。 二、学习新课。  相似文献   

10.
概念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淄博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主体参与型”课题实验,对概念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为概念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分化各种属性——概括形成概念——巩固运用推广”四个环节,突出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概念的巩固深化。本文将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分析,谈谈我们对概念课教学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认识24个生字。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方法:创设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郊游,(播放《郊游》)会唱的小朋友也可以轻声唱,也可以边唱边跳。师:同学们,伴随着《郊游》这首歌曲我们来到了郊外,来到了带有泥土气息的菜园里(板书:菜园里),瞧,我们教室四周有这么多蔬菜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二、自主、合作识记字、词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1)在情境中,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师:一会儿同…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初步理解寓意。3.情感目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教具:挂图、头饰、字卡等。教学过程:一、导课揭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有多大吗?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坐井观天”…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1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新笔画“竖钩”。2.理解量词“群、堆、颗”的意思,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及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新编自然课本的特点,经过不断地研究,反覆地实践,逐步探索出一种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现介绍出来,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所谓“五环节”,就是将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研讨——验证结论——实习作业”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这是一节自然课的起始部分.这一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引进新课、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些教学内容若需要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同学们,在二年级的一堂口语交际课上,老师要求每位小朋友“夸夸自己的父亲”。小朋友们挨个儿地轮下去,有的夸自己的父亲很关心自己,有的夸自己的父亲很能干,有的  相似文献   

16.
肖凯 《四川教育》2000,(10):32-3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和1)教师指出:国庆节的晚上,全国各地都要放焰火庆祝。你想去看一看吗?[多媒体演示:屏幕显现放焰火的情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数:1、2……10。教师指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10”。(板书:的认识”)二、引导探究,教学新课。1.数数。[多媒体演示:庆祝会上,小朋友10人围成一组  相似文献   

17.
比一比     
教学内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认识木字旁的字12个以上,正确书写材、休。2.学习和掌握木字旁,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初步了解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3.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及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猜字导入,揭示课题1.引出学习伙伴丁丁与冬冬。出示小篆木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认识“魂、酒、牧”3个生字,正确书写“欲、混、借”等6个生字,理解“雨纷纷、欲断魂”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清明》。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意蕴。【教学流程】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感知清明内涵任务情境:我和古人一起聊清明——今天就让我们搭乘时光机,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聊聊清明那些事儿吧!  相似文献   

20.
语言游戏4则     
一、咕噜目的: 1.学习用量词组词及即兴说话。2.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玩法: 甲乙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边双手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甲说“一头牛”。两人再绕圈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乙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