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     
名家名篇(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屋舍·俨然故·患有所不辟也舍·鱼而取熊掌者…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第1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4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相似文献   

3.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相似文献   

4.
(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10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相似文献   

6.
教学《鱼我所欲也》,一开始就要碰到“亦”字。前三个“亦”可解作“也(是)”,而“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中的“亦”字,却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解作“也(是)”的。因为这个句子和后面两句组成了一个二重复句,总的关系是因果;但在原因的部分又夹了一个转折关系,即“所欲有甚于生者”。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四册《鱼我所欲也》一文,教学时,一开始就要碰到“亦”字。前三个“亦”一般都解作“也(是)”,而“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中的“亦”很不好讲,课文以及一般的古文选本都未注释此字。从文意上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所 古汉语的“所”,常见的用法是和及物动词或动词词组结合在一起,构成“所”字词组,这个“所”字词组具有名词的性质,它能象名词那样作各种句子成分。这是掌握“所”字的语法作用的关键。 (一)“所”和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的“所”字词组。 ①“所十动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二章》 2.所见皆死牛也。 《订鬼》 3.临丧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孟子二章》 6.此予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相似文献   

9.
鱼与熊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用此比喻来说明"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后人则多引用为普适性的取舍原则.要"鱼"还是要"熊掌",的确是人们经常不得不作出选择的难题,"得兼"自然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一)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第1~10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文献   

11.
一、“故不为苟得也。”课本注;“[苟得]苟且有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笔者认为,上文是就“所欲”方面以“生”和“义”作对比来说明“舍生取义”这个道理的,所以“苟得”应注为“苟且得到生命(之事)”。二、“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课本对其中的“是故”未注,其他资料多作“所以”。其实,此“是故”是承上文解说原因的(上文先讲了结果),相当于“这是因为”。“是”,此,这,指代上文。“故”,因为。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课本对“由是”未注,《教参》解作“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由是”应注作“靠这种手段”。“由”,介词,以,用,靠。  相似文献   

12.
(一)“[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苟,苟且,解释是不错的,但把“得”后面省略的说成“利益”,不确。原句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这句不言利,而是讲如何对待“生”,全段也是围绕“舍生取义”展开的,怎能解释为“只为求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8分)善于舍弃①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时善于舍弃。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鱼和熊掌中做出选择,即使仅得到鱼,也是一种成功;如果哪一个都不愿舍弃,盲目地追求鱼和熊掌“二者得兼”,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那才是悲剧。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亦我所欲”的“亦”我们一接触《鱼我所欲也》章,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就是“亦”。开头的三个“亦”,都可作“也(是)”讲;一到“生亦我所欲”的“亦”,要按“也(是)”讲就再也无法讲通了。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前三个“亦”都是表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类同关系,它在一个分句中,说明它和另一个分句是并列的;而“生亦我所欲”,却和下一分句构成另一种关系。揣摩“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意思,可知它的前面省略了转折连词。而  相似文献   

15.
鱼与熊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用此比喻来说明“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后人则多引用为普适性的取舍原则。要“鱼”还是要“熊掌”,的确是人们经常不得不作出选择的难题,“得兼”自然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强调要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其实就是要求四者“得兼”的意思,但毋庸讳言的是,在实践中却每每陷于“不可得兼”的尴尬。扩大规模是否要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提高质量是否要以控制规模为前提,似乎一直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发展远程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尽可能多的公民…  相似文献   

16.
题目:设f(x)一‘:产+酝,且!(了(一l)镇2,2簇f(l)镇j,求f(一2)的取值范围. 不少杂志匕曾载文剖析了解这道常见题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但在介绍其正确解法时,方法就显得比较单一,其实这道题的巧妙解法还是不少的,一卜面我们就来列举几种. 解法}:’:‘,一})一f(一l),。+b一f(l),初一Zb一f(一2), 可得方程组 fa一b一f(一l)=Oa+b一f(l)一O初一2b一f(一2)二O,它可视为。、乙、:的齐次线性方程组,且:二l,故有非零解,则系数行列式的值为零.所以一l一f(一1) 1一f(1)二2一f(一2) “3J(一l)十f(l), 下面同解法卜 以上三种解法,实质_h都是在先寻找出…  相似文献   

17.
1.1①鱼,我所欲也,||②熊掌,亦我所欲也,|③二者不可得兼,||④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二重复句,共有四个分句.①②与③④是总分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与④是假设关系,可是没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2)“所欲”是动宾关系,“所”是代词,但是具体指代的内容随上下文而异.在第①分句里,“所”代“鱼”字,在第二分句里,“所”代“熊掌”.3)本章是论说文体裁,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可是下笔伊始就打了个比方,从“鱼”与“熊掌”入题,说到当“二者不可得兼”时,便只好“舍鱼有取熊掌”.这种打比方的写法,是《孟子》常用的辞格之一.  相似文献   

18.
①鱼,我所欲也,‖②熊掌,亦我所欲也,③二者不可得兼,‖④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第三分句以下跟它前面可以有个转折连词。第一部分是并列复句,第二部分是条件复句。上古文言一般接近口语,因此关联词语用得很少甚至常常不用,本句是凭借逻辑关系的连缀,只有一个关联词语“亦”。 (2)“我所欲”意思等于“我欲者”,是偏正词组。结构形式上“所”在动词前面,“者”在动词后面,“所”字的作用在于使有关的动词成为名词性的词组,或者在于化主谓词组(我欲)为偏正词组(我所欲)。又,“所”字结构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跟“的”字结构对应,参看后面的译文。“二者”译成现代汉语是“两样东西”,“者”字代替物,又,“所欲”等于“欲者”,这是就“所”、“者”跟动词结合来说的,如果把动词换成数词就不是这样了,“二者”决不能说成“所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偏正词组作为一个名词谓语,“者”字代替事。 (3)“可”与“得”同义复用,修辞上起强调作用。但是,“可”与“得”用法又有区别:“可”表被动,如“孺子可教也”,是“孺子可  相似文献   

19.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颐每小题5分,共60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设集合凡卜l,o,l},Q二{y!y=eosx声:尸},则pn口二() (A)11,0,1}.(B)旧,l}.(C){0}.(D){l}. (理)集合A二fxlxZ刁=()}刀二{xl。一2二0},若A uB二A,则实数a的值为() (A)1.(B)一1.(C)一l或1.(D)一l或0或1. 2.(文)已知函数f(x)在R上可导,且f(x)=x 42x·了‘(l),则f(一1)与f(l)的大小关系是() (A)f(一1)=f(l).(B)f(一l)识l). (C)f(一l)>f(l).(D)不能确定.一}abl (理)定义运算}-一卜耐一bc,则符合条件}。d}…:了…=4 2i~:为、,(A)3 1.…  相似文献   

20.
关于周期函数,我们有以下熟知的定义: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实函数.若存在非零数l,使得对Ax有f(x l)=f(x),则称f(x)为周期函数,l为一个周期。周知,一个周期函数未必有最小正周期,因此有必要探求周期函数存在最小正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