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方平 《中国教师》2005,(11):34-36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既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范例,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范式。基于此,我们坚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原则,促成读写一体:不空讲写作理论和技巧,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写作信息,师生共同能动地、创造性地将作文训练寓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之中,大幅度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一现行新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根据新课程计划,编排线索简明,序列清晰,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兼顾阅读。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  相似文献   

2.
新旧教材在体系与结构方面的不同点   编排体系不同。旧教材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等混合编排,其中“写作”、“口语交际”附在阅读单元之后,语文实践活动又附在作文训练之后,在目录页上都找不到位置;汉语知识穿插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新教材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四大块分开排列,各成体系。   单元组成不同。旧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混合编排,课文按反映生活的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组成八个单元。新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分开排列,现代文 20课,组成 4个单元,文言文 10课,组成…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特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内容与阅读、写作关系紧密,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为主,以独白型表达为主。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特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获得其独立地位,但内容减少;口语交际的指导语更有针对性;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主,交际性更强。通过对编制特点的梳理发现,人教版教材中的口语内容交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附于阅读,话题重复单一;没有凸显口语交际的特点;指导语没有针对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内容的编制与实施,需保持口语交际的独立性、序列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观目前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教材编写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人教版为代表,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5.
陈俊 《青海教育》2002,(1):44-44
一、编写形式的不同 新编教材改变传统混编形式,采取分项的方式进行编写,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分为四部分,这样编写是强调读与写远距离结合,这是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翻遍了语文教学刊物和名作,看多了名师们所谈论的热点,现在点击率最多的不是阅读就是写作,往往很少有人提到口语交际。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让孩子的阅读思维能力和作文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必须打小在口语交际的过程当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就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已实行的一到三年级口语交际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教好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中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使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这段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知老师口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会倾听、敢表达与能应对这三种能力。也告知老师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落实四个方  相似文献   

7.
一、编写形式的不同   新编教材改变传统混编形式,采取分项的方式进行编写,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分为四部分,这样编写是强调读与写远距离结合,这是一个新突破.   ……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交际行为的口语表达,在信息传播、思想交流、联络沟通、行为调节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中职语文新教学大纲把口语教学与写作合编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凸显中职语文"说"即口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山茶文化口语化校本教材,对提高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改在教材编排上的一次创新设计,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一板块的增加使高中语文教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作为独立板块已经与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比肩。  相似文献   

10.
教材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编高中语言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选文上注重文章的思想品位和文化内涵,贯彻了新大纲“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分编,重新编订了《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11.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从2000年秋季学期起,高中语文教学使用了重新修订的新大纲和新教材,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教育理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新大纲指导思想强调提出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新教材则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条线索编排,将口语交际与阅读、写作并列,突出了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这是前所未有的,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材只重视读和写的习惯做法。最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口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采取多种有益方式,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巧设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实践活动,激活口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了其思维及应变能力,扩展了语文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3.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已从阅读中独立出来。也就是说,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分编(旧教材是混在一起的),而且写作训练不是按文体,而是按照对生活的感受、感知、思考、认识的过  相似文献   

15.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外形、编排和内容“新” ;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条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 ,突出新理念 ,新教法 ,显得“活” ;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用能力 ,显得“实” ;课文篇目相对减少 ,练习题也力求精选 ,显得“精”。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就湖北省编教材七年级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来看,上下两册的l-4单元的编排是“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四大板块,确实符合《课标》精神。客观上说,这样安排自有它的科学道理,也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是无需置疑的。但如果把“综合性学习”看作一条独立的“线”而贯穿于教材始终,恐怕有失公正。作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的“综合性学习”确有它自身独具的特色。在…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及危害 1.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以阅读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课改的深化而弱化,语文教学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主。新编阅读教材精彩纷呈。但写作教材少之又少;虽然有“写作与口语交际”,但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这本教材由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计划性,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没有起到引导教师重视作文教学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无外乎两种能力,即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是吸收,写作能力是释放。就其目的而青,阅读最终是为了释放,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写作又分两个方面,即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从交际的实效性看,口语交际的频率远远高于书面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手段。“新课标”将口语表达规定到语文教材中,是对口语表达作用的真正肯定,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口语表达列入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那么,农村中学将如何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多年在农村中学执教,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下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观目前各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教材编写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人教版为代表,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一种以语文版为代表,将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分开编写.是分开编写好,还是整合在一起好,尚需要实践的检验.但是殊途同归,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设置的都需要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教材设置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职语文新教材把口语教学与写作合编,凸显口语交际的重要性。高山茶文化口语化校本教材在编制与教学实践中突显其特点,为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制与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文章以高山茶文化口语化校本教材为例,通过教材的结构、课程教学项目及学时安排、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考评机制对高山茶文化口语化教学实践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而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