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秋白为中国左翼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它的艺思想对“左联”作家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而且,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为他参与对“左联”的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的三年时间里,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首先,作为党内首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对纠正“左联”时期相当一部分左翼作家中存在的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机械等同起来的“左”倾错误,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其次,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以及他参与起草的“左联”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创办的刊物,扩大了左翼文学的阵地,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使“左联”逐渐摆脱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标志着“左联”的“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二日,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我们在整理、编写“左联”史料过程中,搞了一些有关的文献资料。现分别撰成短文数篇,献给“左联”五十年周,并供现代文学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左联”时期诗剧凸现阶级意识,有强烈的时代感。主要作家有柯仲平、何其芳、张白衣等,此外,还有朱湘、黄震遐等创作的诗剧。这一时期的诗剧在艺术上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北斗》是左联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星空上的北斗星。丁玲于危难之际受命主编《北斗》,她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左联及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倡导作家深入生活写大众。对纠正当时左联的“关门主义”,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六、“左联”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等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结果。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左联理论纲领,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左联”以鲁迅为旗帜,掀起了一场左翼文艺运动。它的主要成绩在于,建立了各种研究会,主要是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出版了数十种机关刊物,热心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推动革命文艺的繁荣;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开展文艺思想战线上的斗争,展开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建立中国的革命文艺理论;加入了国际作家联盟,使中国的左翼文艺运动与国际进步文艺界得以相互支持和声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周文为例,从一个角度——左联作家的被生产模式这个角度来研究左联作家的成名及其背后的各种机制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涉及周文的创作。作家的被生产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左联团体的需求及内在的势力要求、现代媒体的运用及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市场机制和时代环境各种因素的介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周文看左联作家的被生产模式--兼论周文的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周为例,从一个角度--左联作家的被生产模式这个角度来研究左联作家的成名及其背后的各种机制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涉及周的创作。作家的被生产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左联团体的需求及内在的势力要求、现代媒体的运用及读的接受心理、以及市场机制和时代环境各种因素的介入,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学术界对“左联”的历史评价、新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方向、创作成果、重大论争以及历史资料的一些考证情况,分别作了回溯、分析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文学史上,发表柔石《二月》的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值“革命文学”论争进入尾声、左联成立前夕,是文坛比较微妙的阶段。在当时创作题材普遍“政治化”之时,柔石与一些作家却依然沿着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路子走下去,成就出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如《二月》、《倪焕之》、《黄金》、《莎菲女士的日记》等等,远离  相似文献   

11.
一、文艺战线统战运动的经过“九一八”后,我国发生的新的政治形势给革命文艺运动提出了抗日救国的新任务。“左联”一九三一年曾在《文学导报》上公布关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把“在文学的领域内,加紧反帝国主义的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在“左联”的具体组织下,许多作家参加了抗日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地创作了许多抗日题材的文艺作品,当时,以抗日为题材的话剧、电影、歌曲非常流行,在群众中曾产生很大的政治影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的三月二日,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成立的日子。“左联”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嗣后北方“左联”亦在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北平(即今北京)成立,武汉、天津,日本东京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分盟、支部或小组。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在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抗击了封建、买办和资产阶级反动文艺的逆  相似文献   

13.
“左联”的内部刊物《秘书处消息》第一期(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五日左联秘书处出版)里,刊载了一则一九三二年三月九日秘书处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左联’改组的决议”的消息。该决议共通过了八项议案,其中第五项规定了在左联秘书处下设立三个委员会,即创作批评委员会(创委),大众文艺委员会(众委)和国际联络委员会(联委),并提出了各委员会的具体任务。“创委”的任务是在文艺大众化的方针之下进行:①自己创作的任务及题材的规划;②自己创作的批评;③外界新出创作的批评;④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及创作方法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左联研究界,戴望舒作为或曾经作为左联作家的身份从未得到充分认可。戴望舒曾被冯雪峰引上左倾之路,参加左联是他的无产阶级革命倾向最明显的表现。参加左联前后,他阅读、研究、创作、翻译、传播了大量革命著译。但在行动上,他与左联不即不离甚至没有了下文。他更加关注的与其说是革命文学,还不如说是文学革命。他本来同情左翼思潮,但他在诗歌艺术追求上与左翼理论家背道而驰,在受到左联诸公的辱骂后,不惜与他们笔战,最后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5.
肖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而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她于20世纪30年代初登上文坛,深受鲁迅等左联作家及其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这使她的创作既有对现实主义的自觉靠拢和遵从,也有个人主观性的“疏放和越轨”。本文以现实主义为基本的参照框架,探讨肖红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左联”时期革命文艺在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三个连续的短篇,创作于1932年来——1933年初。这一时期,茅盾总结了由《蚀》——《虹》、《路》、《三人行》以及左联初期他创作的历史题材小  相似文献   

17.
丰子恺是一个大众文艺的热心提倡者。在20世纪30年代“左联”发起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中,他虽然没有发表多少文章参加讨论,但从20年代起到抗战初期,他不但在理论上积极提倡,而且在漫画和随笔的创作中实践着文艺大众化。由于丰子恺同“左联”距离较远,其思想体系、文艺观点同大多数左翼作家有较大区别,也由于他关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向不为人们所注意。研究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历史,不应遗忘丰子恺。  相似文献   

18.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善于刻画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家。浏览柔石的全部创作,可以看出这样两个明显的特色: 第一,他从1923年8月开始文学创作到1931年2月牺牲,在短短八年的创作生涯中,知识分子题材是贯穿他创作过程始终的。而且他笔下那些各具特色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由于对旧世界的严重怀疑和不满,对理想世界的狂热追求,因而他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新文学史上,作家马子华是创作甚丰、影响颇大的重要作家之一。三十年代在上海他曾加入过“左联”,同鲁迅、胡风、周扬、田间、艾芜等著名作家有过较多的接触。在上海主编过大型进步文艺刊物《文学丛报》,并在此期间发表过许多作品。如中篇小说《颠沛》,短篇小说集《笔伐集》、《路线》,长诗《骊山之夜》,新诗集《坍塌的古城》。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中篇小说《他的子民们》,在文艺界引起了反响。子华先生在一篇回忆“左联”时期的文章中写道:“当我的长篇小说《他的子民们》出版以后,茅盾先生在《文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国,二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倡无产阶级文艺,三十年代“左联”成立,无产阶级文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无产阶级文艺真正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在创作上进行大规模的实践还是在毛泽东《讲话》发表之后的四十年代。毛泽东《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创作原则,而在创作上实践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杰出的代表性作家就是赵树理,正是由于赵树理卓有成效地实践了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