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成办医院就诊的32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2个月。按Cabasset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研究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3.75%;参照组优1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75.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直效果良好,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与恢复,减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纵行小切口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20例,行纵行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观察术中失血量,术后复查胸X线片观察肋骨复位情况,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失血量150-300.0ml.术后复查胸X线片内固定确切,对位对线良好,术后第2天患者可离床活动,疼痛刺激轻。结论:纵行小切口胸膜外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针灸结合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8例颈椎病患者,经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的方式将8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病例各为44例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针灸和牵引治疗法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合应用针灸与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时,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传统组42例,采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微创组42例,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对术后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电导经皮透药治疗骨折患者疼痛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效果的初步评价。方法:选取一家医院同期的骨折患者96名,随即将这96名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52例、实验组44例,对于44名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来减轻骨折痛苦,剩余的52例管擦组则采用超声电导经皮透药的治疗方法来降低骨折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结论:在本次实验中,经过超声电导经皮透药资料骨折患者疼痛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由于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的疼痛部位,相比于传统治疗骨折疼痛的方式,该方式用药量仅为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且对于患者的创伤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应用到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广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3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应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剥离病灶,手术平均时间为(55±4)min。术中所有患者的手术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应用金属夹夹闭的方法止血;有2例患者出现延迟性出血,行氩气刀电凝止血;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显示,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绒毛状腺瘤8例、增生性息肉6例、类癌6例。结论:ESD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3)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60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观察组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显微手术夹闭疗法应用在后交通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应用到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广基结直肠息肉的患者3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应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剥离病灶,手术平均时间为(55±4)min。术中所有患者的手术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应用金属夹夹闭的方法止血;有2例患者出现延迟性出血,行氩气刀电凝止血;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显示,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绒毛状腺瘤8例、增生性息肉6例、类癌6例。结论:ESD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与研究急腹症患者在进行全麻手术苏醒期应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60名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急腹症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都运用完全相同的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部麻醉。在手术结束之前,给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罗哌卡因手术切口皮下的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局部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苏醒期的疼痛情况和烦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刚刚苏醒时的VAS评分比在进行局部麻醉前明显降低(p0.001),跟同期对照组的VAS评分相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由此可见,实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96.0%vs73.00%,p0.05)。实验组患者在苏醒时出现疼痛和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全麻手术结束之前,再给患者进行手术切口皮下的局部浸润麻醉,能增加麻醉的效果,使患者在苏醒期的情绪更加稳定,提高患者的手术后安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