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I0006-I0006
历时3年,上海交通大学李贻杰教授团队首创国内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近日,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科院甘子钊院士、赵忠贤院士,中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等出席研讨会和成果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正120年前,在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之际,中国近代实业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跨越三个历史时期,百廿交大在漫长的峥嵘岁月中,始终与国家兴衰相伴而行。"国家兴则交大兴,国家有难则交大有难。"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谢绳武发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也曾是这所著名学府的学子。他在最美好的年华进入上海交大,并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掌校人。  相似文献   

3.
朱继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后留校任教。任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朱继懋长期从事潜艇、潜水器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是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创建了具有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下工程学科方向,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底管线埋设等重大工程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35年前,姜学松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的一个普通家庭;35年后,他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成就卓越,引人注目。如此年轻的他,如今已经是上海交通大学日立化成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洪堡学者,在高分子领域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5.
正11月9日,教育部、中国科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承办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18—19日,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科学与社会》编辑部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会议以科学社会学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现了过去两年中我国科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设置了两场大会主题报告和四个专题分论坛,在两天的会期中,与  相似文献   

7.
1980年,何祖源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此时,距离美国康宁公司研制成功传输损耗为20dB/km的光纤不过十年,距离光纤通信首次在美国获得商用也不过三年。1980年,上海市话网开通了我国最早的光纤通信试验线路,全长1.8千米,可通120路电话,经三年试用,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参与到了这项研究中。这些是何祖源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期间了解到的,光纤技术的魅力吸引他在1984年进入同校的光纤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而今,身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相似文献   

8.
正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诚邀学术界广大研究人员、研究生参加,特别鼓励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9,(1):3
我国首座海洋深水试验池——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深水试验池目前已建设完成。由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联合主办的“2008国际深海技术研讨会”也同期在上海交大举办。  相似文献   

10.
<正>曹树基,1956年生,江西鄱阳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和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李谦 《科学中国人》2011,(13):66-67
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智能电网的建设在全球刮起一阵飓风,一位在我国的电力能源建设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多年来致力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在传统领域推陈出新,在新兴领域不断开拓。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副主任金之俭。早期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期间,金之俭师从中国高电压技术的元老级人物唐耀宗教授,唐教授发明的肾结石粉碎治疗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正汪小虎,男,1980年生,2011年初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理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与科学传播。先后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史学月刊》、《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高水平刊物发表  相似文献   

13.
正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科院数学所等机构任职,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5月7日逝世。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其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王志刚,外科学博士。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普外研究室副主任、胃肠专业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结直肠疾病诊治中心委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多学科诊治协作组主要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葛修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葛修润院士长期从事岩土力学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岩质边坡工程学科带头人,岩体工程数值分析方法成就显著,精于岩体力学设备研制,长期致力于古文化遗址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及ESI的学科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eb of Sciences及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1999~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师生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引用排名及高被引文章等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科技论文产出随时问的变化趋势、主要领域的发展状况、科研合作情况、交大物理学科在国内外的学科地位以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管理》2014,(6):82-82
李玉尚,1975年生,山东即墨市人.2004年1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4月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同年12月破格副教授.2008年8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任历史系教授、科学史博士生导师.2013年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4):305-306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通过酶反应合成、扩增目标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胡钧、樊春海等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的张治洲合作发展出一种新型PCR方法——“纳米粒子PCR”。该方法通过引入纳米领域的重要材料——纳米金粒子,  相似文献   

19.
徐光宪(1920~),汉族,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宛新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训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是胆胰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胃肠肿瘤的内镜下介入诊疗。曾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