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几十年的春秋,埋首教案,驻足课堂,默默无闻。别无所求,是什么给了教师永不衰竭的原动力呢?不是别的,正是对学生深沉真挚地爱——师爱。师爱是纯洁的、高尚的、伟大的,师爱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立志进取,师爱能使学生像天使般的快乐成长;师爱也能使失足的学生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因此,人们说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经武 《班主任》2000,(1):18-19
热爱学生,既是教师师德高尚的表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和手段。可怎样去爱学生,让师爱充分发挥其教育效益呢?在我们教坛流行的许多师爱观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一些师爱观念尽管流行,却没有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它们是颇值得商榷和推敲的。  相似文献   

4.
师爱是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为师爱,教育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与诗意;因为师爱,校园里荡漾着真情与智慧。然而健康的师爱有双翼——爱生与爱己,只有双翼均健康的师爱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一、爱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人民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爱,而爱的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即师爱。那么,教师应如何把握正确的师爱呢?一、正确的师爱应是无私的  相似文献   

6.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7.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师爱,作为教师人格中最闪光的部分,它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如果教师缺乏爱心,师生关系冷漠,双方心理隔阂严重,学生不仅不会接受教育,而且还会对教师的爱心(即使是正确的要求)产生“抗药性”。于是,表扬,被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被学生认为是整人。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具备真正的爱生之情,教育才是有效的。对学生的爱,除了具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具有科学的方法。一、要调整视角差不能用老眼…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10.
初任教师由于实践智慧的缺乏,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师爱时,对于"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师爱""怎么样给予学生师爱""何时给予学生师爱"产生了种种困惑,陷入了诸多困境之中,进而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引导初任教师尽快走出师爱困境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更快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初任教师要厘清师爱的本质特征,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清师爱的教育价值,有效发挥师爱的作用,要学会师爱的正确表达,科学的践行师爱。  相似文献   

11.
师爱之道     
所谓师爱,简言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崇高职业道德的体现。可以这样说,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教不好学生,也当不好教师。那么,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师爱之道呢?  相似文献   

12.
师爱这里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高尚思想情感的突出表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它既能促使教师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的一种美德。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因为不理解师爱的真正含义,不懂得师爱的具体要求,爱不得“法”,爱不得当,以至教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工作想做好,师爱要先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班级如家,家中有爱;班规是绳,约束是爱;教师的信任、课堂教育更是爱。  相似文献   

14.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15.
走出师爱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萍 《班主任》2004,(5):17-18
师爱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但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注意方式,不讲究艺术,步入了师爱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无私的、纯洁的爱,这种爱应受到世人的尊敬。但师爱不是一句口号,师爱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式不对,也会让师爱蒙尘。一、爱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一次颁奖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了解学生,师爱就是盲目的。记得在那次班会上,我宣布要对成绩优异的同学进  相似文献   

18.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9.
石志中 《教书育人》2000,(21):31-32
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也称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突出表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倡导师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对少年儿童几乎倾注了全身心的爱,他提出“对儿童要有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的基础”。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师爱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它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又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师爱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关系着年轻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衡量每位教师师德的重要标准之一。师爱的内容无比丰富,从根本上分析,它来自教师的“敬业”和“爱生”。 “敬业”是师爱的先决条件。 师爱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对自己职责的忠诚。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他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