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入注目。根据新颁布的2004年的高考《考试说明》,2006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赋分作了调整。由6分提高到了8分。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我们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我们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2.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省市试卷的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多样。研究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思路、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方式等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掌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这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之一,因此被规定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古诗鉴赏就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鉴赏题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增加了难度。古诗鉴赏中难度比较大的是表现手法的鉴  相似文献   

4.
桑进林 《高中生》2010,(3):12-13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当今高考的重点,相信同学们接触到的古诗鉴赏方法不少。本期文章从题材类型的角度,选取了四类诗歌来介绍鉴赏方法,希望能从一个较新的角度帮助同学们备战高考古诗鉴赏题。  相似文献   

5.
2002年起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考虑到题型的初始改变,全国卷中的古诗鉴赏两年来都是一诗一题两问,共6分,难度不大。但从前几年的全国卷以及上海、北京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古诗鉴赏中的比较阅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一、备考策略——大处着眼,把握内容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古诗鉴赏题异彩纷呈,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但学生这道题的得分均偏低,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无从下手作答。笔者根据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和高考古诗鉴赏阅卷的感受,认为高考古诗鉴赏还是有章可循的。高考古诗鉴赏,应在反复默读的基础上,首先读懂并概括出该诗创造的意境(或景、事)、抒发的感情(主题)。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从大处上把握古诗的内容。我们知道,古代诗歌虽然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古诗鉴赏题的不断改革,现阶段创新型的主观表述题已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客观判断题,而在此基础上古诗鉴赏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相应的教师和学生的古诗鉴赏素养也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随之出现的问题便是鉴赏术语使用的混乱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古诗鉴赏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考古诗鉴赏术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笔者就其鉴赏术语的统一性,浅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文章从分析古诗的思想感情入手,就古诗中忧伤、愁苦、悲愤、怨恨的思想感情作了分类并列举了若干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进行分析,旨在从感性和理性上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  相似文献   

10.
一、回顾与研究文学鉴赏,是一门广阔而弥深的学问,而古诗鉴赏又是文学鉴赏的重中之重。综观十多年的高考诗词鉴赏题,我们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总是跟随着诗的形象、意境,并被其吸引和感染,因而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反应。高考古诗鉴赏应积极挖掘古诗蕴藏的丰富深厚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品味古诗中真善美的人心、人情和人性,学会运用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古诗文的思想情感内蕴。"诗言志,文传情",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重点考查对象。近年高考古诗鉴赏设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鉴赏是历年高考必考题之一,但考生该题的得分一直不理想,于是多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热衷于对答题模式、名词术语等的死记硬背,以致出现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殊不知读懂古诗才是鉴赏的前提。但纵观历年高考中的古诗,在理解上大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难点,于是破译这些难点便成了读懂古诗的关键。因此,在做古诗文鉴赏题时,一定要想方设法、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06年各省市古诗鉴赏高考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研究试题的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陔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涛鉴赏命题的角度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摸清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纵观2006年17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起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考虑到题型的初始改变,全国卷中的古诗鉴赏两年来都是一诗一题两问,共6分,难度不大。但从前几年的全国卷以及上海、北京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古诗鉴赏中的比较阅读不容忽视。那么,古诗鉴赏中的比较阅读,应注意什么呢? 一、要注重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如2003年上海卷中,(唐)杜牧《过华清宫》与(宋)杜常《题华  相似文献   

16.
虽然2020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人们对于高考语文试题的讨论热度渐退,但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过程中,高考试卷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精研覃思。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的古诗释义即是问题之一。读完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古诗鉴赏题及诗歌注释,笔者就感觉诗歌迷雾重重,令人生疑。  相似文献   

17.
古诗鉴赏历来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其试题也成了高考试卷中的爬坡题。如何攻克这个难点,全面准确地鉴赏古诗呢?考生不妨来个“三问”。一问写了什么——意象和意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新鲜出炉,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依然是高考古代诗歌考查的热点。但在教学中,古诗鉴赏的难点基本滞留于理解层面,因而古诗鉴赏自然成了考生语文成绩的一道分水岭。面对灵活多变的古诗题,押题和记背模板的方式已难适应当下的高考形式,唯有教会学生看懂诗歌才能从根源上走出古诗答题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中,古诗鉴赏题再次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高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始于1994年,其后每年必考,从没间断,到今年正好延续了整整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