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教好中等师范学校有关《小学自然教学法》,笔者就最近两年版小学课本《自然》1—3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觉察到自然常识课本内容中涉及到不少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为帮助中师《自然教学法》教师熟悉小学自然教材,采集动植物标本,安排好课堂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很多城市的自然教学也将由《自然》改为《科学》。我市小学要等2004年秋才开始使用《科学》教材,在《自然》与《科学》教材进行转变前的这一年多,我们并不是等待着两种课本的简单更换,而是提前与课改同步进行,用新的理念指导自然教学,用新的课堂实践去迎接科学课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东晋末年一批古灵宝经中 ,《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和《灵宝威仪经诀上》是两部对中古道教科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道经。《三元威仪自然真经》除少部分内容收录在《正统道藏》外 ,其余大部分已经散佚。《灵宝威仪经诀上》则完全散佚 ,然而敦煌文书和南北朝至唐宋道书则保存了这两部经典的大量佚文。本文考察了两部经典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历史上的流传 ,并指出学术界往往把唐宋道书对《三元威仪自然真经》的征引误作唐宋材料来使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二年级着重培养说明能力。初中语文第四册为此安排了两个说明文单元,这两个单元都是重点单元。列入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并附有知识短文《说明的方法》。上述四篇课文在内容上可分两种类型。前两篇介绍地理知识,后两篇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前者着重用打比方、举事例和归类法,讲清科学道理,启发读者树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后者  相似文献   

5.
《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的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教师用书里介绍了两种实  相似文献   

6.
《自然教学实践与指导》 (以下简称《指导》 )一书对自然学科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小学自然教学实际,对自然教学的有关理论、实践作了较完整的介绍,特别是对自然学科教与学的关系和自然教学规律作了详尽的论述。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我省选用的教材、教学实际情况和考核大纲的要求,在认真学习《自然教学实践与指导》的同时,还要学好《小学自然教法综述》 (以下简称《综述》 )。为了准确地把握两本教材的精神,真正搞好自然学科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自然学科的…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小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1.《小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下称《目录》)中,有些仪器编号与其解释不符。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兴乃、罗栋国等编著的《小学自然实验大全》的解释,《目录》中每种仪器的  相似文献   

8.
熊丙奇 《教育》2011,(5):43
向来重视国际期刊的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不知对两份国际顶级期刊最近刊发的两篇有关中国的文章做如何之想——1月12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线版头条刊文《中国科研,发表还是灭亡》(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文章说,《自然》杂志从多种渠道设法探知,在调查涉及  相似文献   

9.
随着洛克研究的深入展开,曾经备受冷落的《政府论上篇》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政府论上篇》不仅不是无足轻重的批判性论述,而且这部文献的整体结构体现了洛克对自然状态的深刻洞见;自然状态具有两种含义——个人之间的自然状态和国家之间的自然状态。这一洞见为解读《政府论下篇》提供了恰当的线索。洛克在残留的《上篇》中更多地致力于阐述个人之间的自然状态。《下篇》偏重于自由义,《上篇》则偏重于平等义,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在此意义上,《上篇》的研究是完整理解洛克政治哲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白鲸》和《老人与海》被认为是美国描写海洋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海洋,得出两部作品都通过海洋反映人与自然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并暗含麦尔维尔和海明威都强调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编写,包括导语、课例、“语园地一”三部分内容。课例安排了《观潮》、《鸟的天堂》两篇精读课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两篇略读课。  相似文献   

12.
对意象的巧妙运用是《苔丝》和《觉醒》两部小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使用了一些类似的自然意象,但由于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作者视角,这些自然意象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选取鸟、太阳、花、季节这几项自然意象为例。分析比较这些自然意象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女性现。揭示这两部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黑兹尔飓风》和《美洲红鹮》中体现了作家对自然的双重性态度。阿特伍德把表现自然的破坏力、自然的治愈力以及保护自然的思想融入这两个故事,实现了不同作品中生态内涵的有机互补,体现了其生态思想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14.
正朋友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一天,我在欣赏他的藏品时,发现他收藏了两份民国时期小学五年级的《自然考试试卷》和《公民考试试卷》。在《自然考试试卷》上,有这样几道考题:一、稻分为哪几种,有什么用途?二、常吃的蔬菜分为哪几大类?每类举出两种来;三、常吃水果有什么好处?在《公民考试试卷》  相似文献   

15.
"儒家以艺术道德为教育工具,道家以自然理想化为艺术题材",是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两句话。笔者以上古先秦两汉的主要音乐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史料为据,从中剖析、论证、揭示了《简史》所描绘的这些观点。认为这两句话及儒道互补礼乐与自然一体,恰恰就是《简史》所体现的音乐观念。  相似文献   

16.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篇名文同样写贬谪,同样是遭受打击激荡出来的回声,范仲淹比欧阳修表现得更旷达超脱些。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已五十七岁,晚年后对一己之升降荣辱得失就看得淡了,而对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事业则看得重了,自然胸襟博大;而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才三十九岁,正当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年龄,对这一次贬谪他自然十分在意,所受的打击自然格外沉重,反应自然较为消极。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其内容包括古诗《草》、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植物妈妈有办法》,阅读课文《动物过冬》以及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读《小学自然教学》第五期《农村——自然教学的沃土》和《农村自然课也能结硕果》两文后,我觉得很受启发。农村地域辽阔、植物繁茂,一草一木都是研究对象,一事一物都有研究价值,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路,将学生带入科学的圣殿。  相似文献   

19.
一《史记》中有《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两篇文章专论经济。从这两篇文章来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有三大理论支柱。先秦诸子所提出的自然人性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第一理论支柱。先秦诸子在探讨平治天下的方略时,注意从人的自然本性、生理心理需求入手,去构建全部的理论大厦。他们认识到所谓治国实质上是治人问题,离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诗选》收录了英国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08首诗歌,其中无题诗有29首,达到总数的1/4以上。无题诗名曰"无题",实则较某些"有题"诗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华兹华斯"鸽舍时代"的经典无题诗《无题·虹》的主题由"讴歌童心"与"赞美自然"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可以概括为永生的信息存在于童心与自然之中。"讴歌童心"源自《致蝴蝶》、《麻雀窝》;"赞美自然"源自《廷腾寺》、《水仙》等诗作。从虹与童心、虹与自然以及虹与永生多维度解析《无题·虹》的主题,以期为华兹华斯系列无题诗的解析拓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