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论文类     
谢奎金 《招生考试通讯》2010,(12):I0005-I0008
议论文是以议论的方式表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类文章。具有较高的难度.既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考生注意行文结构的安排。所以。“语言、逻辑、结构”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因素。其呈现类型大致有三种,分别是图表式、提纲式和漫画式:其行文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段式分析法     
段式分析法着眼于在阅读教材时对段落的结构模式进行理解与分析。这种分析一般表现为三种角度。第一 ,从“文体教学”的角度 ,探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段落结构模式的特点 ;第二 ,从“单篇课文”的角度 ,分析某篇课文段落结构模式的特点 ;第三 ,从“研究规律”的角度 ,集聚具有某种结构特点的段落 ,以证明这种结构的科学与实用。段式分析法的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积累带一定结构规律的语言材料。有了这种积累 ,既有助于阅读教学 ,又有助于写作指导———特别是对片断作文的指导极有好处。请看下面对层次简单的“说理段”表达规律的分析。1…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4):1-2
高考中,很多学生写议论文,由于没能掌握议论文的写法,作文分数不尽如人意。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写议论文的注意点,分别是题目、开头、主体、结尾,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三种结构模式: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  相似文献   

4.
陈广林 《考试周刊》2013,(25):49-50
议论文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本论部分主要有三种,即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选好议论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不能忽视,三者恰到好处地结合,然后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谋篇布局,就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在分析议论文时普遍存在的直接影响议论文教学效果的三个问题,从逻辑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①不能浅层地平面地分析“三要素”,应该抓住论证的立体性和网络结构;同时,对不同内容的议论文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不能把“三要素”绝对化。②议论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不能把“三段式”称为议论文的“最基本的结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论证方式(法)有严格的逻辑含义,对它不能滥用;分析论证方式(法)就是分析论证中运用的推理形式,也就是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对其进行正确分析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以较大的篇幅专门阐述了“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42—48页),“论证方法”的介绍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但“论证结构”的阐述却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兹不揣谫陋,提出三点质疑,以就教于方家同仁。一、“并列式”和“对照式”能够并列吗?该知识短文一共介绍了四种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它们是:并列式、对  相似文献   

7.
魏志霞 《考试周刊》2008,(51):45-46
无论工作还是学习,议论文写作都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要想短时间内写出比较优秀的议论文,熟悉并掌握几种结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其中,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是三种比较常见并较容易学习掌握的结构模式,对议论文写作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结构模式:并列式、正反对照式、递进式,近几年又出现了时评式。其中递进式最能显示出文章的论证深度和学生的思维品质。众所周知,递进式议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即分别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如何来构建一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思路清晰的递进式议论文,笔者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一种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方法——提问法。下面  相似文献   

9.
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之外,还得有得体的结构。结合学生平时习作训练实践,可以总结出议论文的三种结构布局方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总体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原因虽说与高考取消文体限制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源还在教学上.学生对议论文本质内涵及其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观点+举例”式议论文大行其道,其中多数作文缺乏议论文必需的逻辑力量. 关于议论文,詹姆斯·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这样定义:“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①从这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中可知逻辑性是议论文的“基石”,没有逻辑作基础的议论文不可能达到“说服读者接受观点”的目的,更不要说让读者“采取行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