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刊于1904年的《安徽俗话报》是陈独秀在安徽普及社会知识、开启民智、宣传爱国思想的阵地;诞生于1915年的《新青年》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的一面旗帜,也是当时中国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进步刊物。《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的主编均是陈独秀,比较这两个刊物创办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报人陈独秀。  相似文献   

2.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的《通信》中写道:“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后至今,史学界的大量文章和专著都以此为据,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开始时并没有针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即反对袁世凯的帝制阴谋,进行直接的鼓动”,“把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分割开来”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确的必要。首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表示这个杂志宗旨是不批评时政,是因为他所指的政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宗旨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一年后改为《新青年》)第一卷第一号的《通信》中写道:“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后至今,史学界的大量文章和专著都以此为据,认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开始时并没有针对当时人们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即反对袁世凯的帝制阴谋,进行直接的鼓动”,“把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分割开来”了。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有商确的必要。首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时表示这个杂志宗旨是不批评时政,是因为他所指的政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文学概述 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上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宣告了一个崭新文学世纪的开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1904年3月,陈独秀和房秩五、吴守一等人,深感安徽风气闭塞和宣传爱国、鼓吹革命的重要,便在安徽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在《俗话报》创办期间,我国对美关系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人民反对1904年的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另一件是在反对美国排斥华工禁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性的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相似文献   

6.
作为《庄子》内篇中最为重要的一篇,《齐物论》的枢纽地位不仅体现在篇幅最长上,而且也体现在思想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上。首先,《齐物论》含有丰富的生态文艺思想,它强调书写自然,反对人工藻饰,追求素朴的文艺观。其次,生态审美的整体性原则在《齐物论》中也得到了深度的诠释。第三,非人类中心主义亦是该篇生态思想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的文章始终贯穿着"为政治而文化"的态度,文章的"革命"色彩浓于"学术"价值。本文从"陈独秀为什么作此文?为什么陈独秀作此文?陈独秀如何作此文?"三个问题试对《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最能系统且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文艺思想的便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毛泽东同志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方式阐述了在革命时期自己的文艺观,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纠正了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使得中国文艺健康发展。其文艺思想对新时期的文艺工作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作者是李泽厚,李泽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书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是因为有关"救亡"与"启蒙"的文章很多,其中,认为反对"救亡压倒启蒙"观点居多。本文试以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角度为切入点,将先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其他文章,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鲁迅>、<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这三篇文章,借以论述李泽厚本人关于五四主要人物把重点放在启蒙和文化上的原因、启蒙如何先从属于救亡和后又如何完全为救亡所压倒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整合其他专著和论文的观点.以便探讨五四时期文化启蒙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吸收了许多近来党史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时期原则性的表述上:首先,新本中将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有三条理由:一是陈独秀从建党到大革命前期都有巨大功劳;二是长期被看做陈独秀犯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观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玄同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大将,《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之一.他发表的反对旧礼教,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化,赞助新文学的言论很多.“五四”以来许多记述新文化运动史实的文章,都是把钱玄同和陈独秀、胡适连称的.自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四卷四期),《汉文革命之讨论》(五卷五期),《罗马字与新青年》(五卷六期)等文章,提出废除汉字改用音标文字的问题,他毕生就以很大精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拟订许多步骤切实的计划,做了许多深入浅出的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多数先进知识分子以为列宁的建党原则是"中央集权制",而非民主集中制。按照"中央集权制"建党而形成的党内"集权"倾向,不仅延缓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陈独秀的家长作风。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在批判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家长作风的过程中,民主集中制被正式写进党章。但是刚刚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就在中央强力推行"左"倾政策、反对极端民主化倾向过程中,易手成为陈独秀反对"左"倾中央"官僚集中制"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1897年,陈独秀在乡试科场完成了"由选学妖孽到康、梁派"转变的心路历程。陈独秀决绝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1897年底刻印散发的《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正是这种"心理调适"的反映。此文反映出维新时期的陈独秀不仅具有积极主动的传播意识,而且具有强烈的知新主义的传播倾向以及明确的读者意识。由于种种原因,此文的传播效果是微弱的,但为其以后的报刊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陈独秀作为传媒人的生涯实际上可追溯至此。  相似文献   

15.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五四时期.新派人物陈独秀曾经和反对五四运动的旧派人物田桐等人在文艺思想方面发生过激烈的论战。为此,双方结怨很深。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其中,声援陈独秀的就有田桐.还有桐城派古文家马伯通和姚叔节等人。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一卷称《青年杂志》)有着不同的启蒙策略,由此也导致了启蒙言说方式的变迁:由面对广大底层民众知识启蒙时代的“训喻”式宣传转向了面对“新青年”思想伦理觉悟的“论争”批判式,其文字表述形式也由《安徽俗话报》时期浅近通俗的“白话”回归《新青年》时代的“文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陈独秀在对《金瓶梅》的评价中所透发出的总体文化建设的眼光和历史的局限,又通过对陈独秀、钱.玄同在《金瓶梅》中的异同比较,充分肯定了这种讨论的意义与影响。本文强调指出:不论陈独秀与钱玄同、胡适等在评论《金瓶梅》时存在着多么严重的分歧,他们以白话小说为教本推动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于陈独秀有关《金瓶梅》的评论,只有放在这一宏观文化背景下考察方能获得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在陈独秀的关心、支持下翻译、出版的。陈望道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陈独秀从北大图书馆借来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供其翻译时参照;当译稿脱手后,他又亲自审阅把关。为及时印行《共产党宣言》,陈独秀积极筹措出版经费。陈独秀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传播者,而且把《共产党宣言》作为筹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讲话》的发表有其历史针对性,但其革命的科学的原则今天依然放射着光芒。 《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艺观,并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五四”运动至1942年我国思想斗争、文艺斗争  相似文献   

20.
《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是在特殊历史时期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而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形成的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