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式配价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是对动词配价理论的一个发展,在汉语方言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湘方言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以隆回方言为例》一书是国内第一次把句式配价理论应用到方言语法研究中的专著,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句式配价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配价语法理论的影响,我国的配价语法研究已开展20多年。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配价的概念、性质、确定、分类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把配价研究的范围从动词扩展到了形容词和名词,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就上述方面进行述评,力图展示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配价语法研究受西方配价语法理论的影响, 至今才20 多年。但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 对配价的概念、性质、确定、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把配价研究的范围从动词扩大到了形容词和名词,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纵观英汉配价语法研究,涉及较多的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是研究受动词支配的名词的某种性质,这就涉及到配价语法中的价语;二是研究支配一定数量名词的动词的某种性质,涉及到动词价位。本文将就配价语法中的基本问题:价和动词价位以及配价理论与题元理论相比较所显示出的局限性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配价理论动词的语法作用,讨论了动词配价的分类特征,分析了介绍了配价和运用规则。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8,(2):80-85
该文把俄语名词分为动名词和非动名词两大类,借鉴配价语法中相关动词配价理论来考察俄语名词的语义配价。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和考察可知,名词的配价比动词配价简单;动名词的语义配价与其生产动词的语义配价关系密切;普通非动名词一般不具有语义配价,只有少数类别名词具有必需配价,它们要求的题元与其词汇意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配价语法理论,从动词的性质、动元的确立与检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维吾尔语动词配价的原则和方法及维吾尔语动词配价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介绍配价语法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现有的英语动词教学方式由于受传统语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存在弊端。配价语法理论因为其自身拥有的先天的优越性,可以用于英语教学,通过对英语一价、二价、三价动词个案分析,以期对英语动词教学法的改进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动词是实词中的大类,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动词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左传》是具有代表性的上古汉语传世文献,是研究该时期语言现象的一部重要的典籍,将《左传》动词“谓”按照语义的特点,分为五类,试通过配价语法理论,从配价方式、配价数目等方面,分析语义对于该动词的支配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词中心论和配价语法的观点,对SVOC结构意义的分析要以对其中动词意义的分析为基础和出发点,本文研究发现典型SVOC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征为致使结果,配价特征为三价.此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VOC结构与其相邻句型结构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区分,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配价是配价语法理论的一部分,形容词配价的研究是对配价理论的补充。德语、俄语和汉语学者结合该语言的特点对形容词的配价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对象、层面各有不同。配价语法的研究就是为了应用,配价理论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词典编撰和机器翻译等。  相似文献   

12.
配价的研究分析理论,对于汉语语法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中,配价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刘佳婷 《学子》2013,(10):80-81
传统语法过于强调句法,忽视了语义,对动词的分析停留在句法层面。而配价语法打破了主谓核心说,从以动词为中心出发,把主语、宾语和其他成分都看作动词的附加成分,并将语义引入配价,是含有语义的句法范畴。用配价语法解释英语动词,不仅可以避免母语思维的干扰,减少二语习得中动名搭配与名动搭配的失误,而且对英语动词的教学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归纳了《史记》中出现的双宾动词,并运用配价语法理论对它们进行穷尽性的研究,从语义选择、句法结构等角度考察它们的运用情况,发现了前人研究中的纰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指出《现代汉语通论》将“告诉、回答、教、问”归入了“认定”义双宾动词的不妥,为其重新建立了“传播”义的范畴,并分析了“传播”类动词的价数,接着借鉴言语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建立“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然后考察了“传播”义动词的价数和“语义配价”框架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和“语义配价”等理论的不足.均需有待完善或引入“语用配价”等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张伟 《现代语文》2007,(4):16-18
配价语法是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的,70年代末由朱德熙先生引入我国."配价语法理论"创立之初是为了研究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价”是配价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系统地提出配价语法理论的是法国的语法学家特斯尼耶尔,他认为,“在句子结构中,动词处于中心的、领先的位置(即支配成份)。下属于动词的从属成份为配角成份(actant)和说明成份(circonstant)。  相似文献   

18.
预科汉语学习者动词配价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配价语法理论为依据,以预科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中带有偏误的动词句为研究对象,分析汉语学习者在动词和动元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并探讨动词句配价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减少动词句配价偏误产生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易经》中的动词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描写,归纳出了《易经》动词的价、向系统及其基本句式。这个价、向系统包括:一价一向动词、准一价准一向动词、二价一向动词、二价二向动词、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和三价三向动词。基本句式包括S+V;S+V+O;S+V+O1+O2;S+V+PN+O。  相似文献   

20.
配价是一种普遍语法现象,配价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从词汇意义的微观角度为句法研究提供更具理据性的方法。由于词的信息结构与句的信息结构在形式上有本质的不同,即词的信息是网络结构,句的信息是线性序列结构,因此配价分为词的语义配价和句的题元配价。句的题元配价围绕动词展开,并取决于动词的语义配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