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调控模式,激发了孩子们自主参与的意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爱上大课间,爱上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然而,在雨雪天由于学校操场的局限和学校体育管理的疏忽,使得课间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部分学校在遇到雨  相似文献   

3.
一、课间活动新形式大课间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新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中。它不仅可以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课间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各具特色的课间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本文通过研究影响课间活动开展的因素制定了相关的策略,并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使课间活动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在早上和课后为学生提供大约3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改变了学校传统课间长期固守的模式,增加了体育活动内容,并延长了活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放松休息和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6.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每天可以安排两个大课间活动,分别安排在上午的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二节课后,时间各为30分钟。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突出规范化和整体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校大力提倡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广大中小学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更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学校大课间活动当然应该发挥调节学生紧张学习、增强学生体质的多重作用。基于此,教育局和学校都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对于营造前所未有的体育锻炼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间,本该是孩子们放飞心灵、放松身体的时刻.然而,综观学生在课间的活动情况,有的追逐打闹,有的茫然发愣……上课了,玩得兴高采烈的这些孩子仍然满头大汗,久久不能投入到学习中来.而那些寂寞无聊地打发了课间十分钟的孩子,在课堂上则无精打采、昏沉迷茫,游离于课堂之外.我们都知道,学习要讲究动静交替,课间没有适当的活动,怎能收到劳逸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30分钟左右,与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统一管理。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学生紧张学习起调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与课间操相比,其活动规模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统一管理。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对学生紧张学习起调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的作用,是学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需要,是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课间的设置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的心理要求出发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放松精神,缓解疲劳,愉悦身心,从而为下一节课的高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间的这一时间段内,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或其他活动所表现或折射出来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气息或氛围,就被称为课间文化。课间文化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浓缩,也是学校课堂生活的延续,更是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在现代学校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科管理特指某一学科任课教师按照学科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规划教学,制定落实学生学习规范,触发、引导、监控、评价学生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收益最大化的过程及其体系,主要包括:学科规划管理、课堂管理、作业管理、考试与评价管理、学习习惯与方法管理等.这对边远或民族地区学校、薄弱学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正规活动被课业挤占时间太多,学生普遍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由此可能形成学生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潮流。另外,由于传统的课间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约束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制约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于此,2012年9  相似文献   

14.
朱红亚 《教师》2011,(12):30-30
一、问题的提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然而,在"雨雪天"由于学校操场的局限和学校体育管理的疏忽,使得课间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部分学校在遇到雨雪天时的做法是把30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变成10分钟的课间休息:只做眼保健操,看天气行事,从而造成无组织、无管理的状态。天气难以预测,雨雪一下,2-3天的室外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15.
课间十分钟是较难监控和管理的时间段,有些学校甚至在课间发生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少校长和教师都对这一时段的管理感到苦恼。如果放任不管,让学生在课间随心所欲,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如果过分限制学生活动,又不利于学生调节  相似文献   

16.
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释放学生的情绪、锻炼学生的身体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如何让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质量得到保障,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围绕大课间活动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提出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相似文献   

18.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年来新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大课间活动列入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现就如何提高大课问活动的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重要发展形式,体现了体育活动创新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九年级的毕业班学生而言,学校所开展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其学习压力,并且提升其体质与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其多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因此,针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陷入安全“恐惧症”,从而导致一些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权利的缺失。有的学校制定一套《学生课问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学生课间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操场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爬杆、篮球架、单双杆、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班主任在课间随时巡视学生在教室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